蒋介石与史迪威冲突始末
2009年03月05日 10:02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当时美国亦意识到缅甸的重要性,认为:“如果缅甸失守,我方整个局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将面临严重的危险。”[17]因此,美国积极赞助中国派兵入缅作战。但英国却认为美国这样做是“牺牲英国而增进美国利益的努力”[18],反对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强调只能在中缅边境上布防。

为此,宋美龄曾对美国代表麦克卢尔吐露不满:“一旦缅甸沦陷,深盼史书明载,中国愿出兵协助,英方却之。”[19]

2,英人让中国远征军贻误战机。英国多次强调中国军队不宜过早入缅布防,并在实际行动上加以阻挠,至1942年1月下旬,中国只有一团的兵力进入缅境,余皆聚集滇缅边境。这使中国军队丧失了从容部属的有利时机。由于“集中于战场之时机过晚,无法发挥全力,自始至终战场均呈被动之态势,虽官兵奋勇用命,率难挽救危局。”[20]。

3,英军作战不力,不守诺言。第一次缅甸战役中,英军的行动计划不到迫不得已绝不通知中方(求援时通知的倒很及时),也“拒绝我方(中方)派遣联络参谋于其师旅司令部。”[21]多数英军未经战斗便退往印度,英军单方面撤离作战区域后,中国军队仍在坚持自己战斗的局面,从而造成军事行动上极大的盲目性,损失惨重。这样,使联合作战方针多不能实施,造成该次会战的失利。

战后,入缅指挥作战的中国军官普遍认为:如果中国11个师一开始就布防缅甸,完全可能使在缅甸部队集结为一个更有效、更紧凑的战斗集群,而不致分散在广阔的地域内作战,造成通讯困难,配合无力,从而导致全线溃败的局面[22]。

当然,缅甸会战的失败,并非仅仅英国方面的原因,也有中美英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国军个别将领(如罗卓英)的失职及日军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等原因。史迪威把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蒋,显然是不客观的,这里难免夹杂着个人私怨。史氏不顾中国军队兵员、装备等皆不占优势及远程作战后勤补给困难等实际情况,而一味坚持反攻的做法,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惜一切代价(这个代价是大量中国军人的生命而非美国的)拖住日军以减轻英美在亚洲战场的压力。蒋出于对英军的不满,为避免中国军队孤军作战造成更大损失而下令撤退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

史氏在远征军撤退期间弃军逃奔的表现,在美国经过媒体宣扬而受到吹捧,但其本人还算自知:“我们从缅甸逃出来,这是个奇耻大辱”[23]。站在中国利益上讲,史氏则是罔顾中国军人死活的不负责任行为。且逃奔前,并未对作为其上司的蒋“有一请示或直接汇报(蒋与史本约有特用密本,平时接直接通电)”[24]。此种做法,置上司及军令于何地耶?难怪俩月后(1942年7月),蒋即致电宋子文,称史氏“在缅甸战败后,言行无常,似有神经病状态,望其在华尽职,恐非所能”[25],希望美国将其召回。

(二)整训上的矛盾

缅甸失陷后,史迪威继续坚持努力实现为中国建立一支约100个满员师的军队的目标。到1943年9月底,史迪威拟定了整编中国全部军队的计划。在整训部队的过程中,出现受训部队不能按时到达及缺员等情况,史氏皆归咎于蒋。他认为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害怕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万一落到他的竞争对手或其他派系的手里,威胁到他的权威和地位。史氏在向史汀生的报告中建议,美国应该明确向中国表示:中国如果不接受整编计划,将失去美国的援助。这样,中国必定会慎重考虑。

史迪威企图利用租借物资作为交换条件的作法,引起蒋的反感,于是宋子文在华盛顿开始试探要求调回史(也有其他原因,下面会谈到)。

三,在援华物资问题和对待中共及其军队态度上的矛盾

(一)在援华物资问题上的矛盾。当初蒋请罗斯福派美国人来华出任自己的参谋长,其目的是在他和美国决策层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争取租借法案物资就是参谋长的主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史氏之所为并未让蒋满意。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