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困顿的民生
2009年03月02日 12:10书摘 】 【打印已有评论0

通货膨胀的危机(1939-1945)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突出地表现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三者恶性循环,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跌落。

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的前25年内,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大。有时反而出现了通货(银根)紧缩、物价下跌的反常现象。但是,抗战爆发后,到40年代开始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急。

1939年以后,中国各地(无论是敌占区或是大后方)发生了持续十年之久的通货膨胀危机,表现为:物价指数迅猛上升;对金银和英磅美金等外钞的兑换率大幅度跌落;出现紧缺物品和外汇的黑市。

国民政府推行“战时财政”,逐渐形成了以通货膨胀(增大法币发行量)为手段平衡财政收支、弥补赤字的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供应军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引自《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编》第二册第441页)

抗战初期的两年内,通货膨胀较慢、物价上涨还不算特别不严重。

但是从1940年以后,局势迅速恶化。物价上涨的幅度明显超过法币发行增加的幅度。1939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05 %,物价指数升为355 %;1940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560 %,物价指数猛升为1276 %,而薪金、工资的相应调整远远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三者差距日益扩大,国统区的通货膨胀陷入恶性膨胀阶段。

1940年,国民政府又大规模征兵,三年内每年征兵 50万人,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直接影响生产。同时,在各省修建军事基地,运输军需物资,大大增加了军费,并使消费品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从1939年到1941年,政府总支出增长3.5倍以上,其中国防开支占国民政府总支出的73 %;政府入不敷出,赤字惊人。1941年,政府收入仅占支出的13 %,(支出100.03亿元,收人13.10亿元);赤字达86.93亿元,巨额赤字只有靠发行钞票(通货)来弥补。到1941年12月,法币发行额达到151亿元,使得批发物价比1939年12月上涨6倍。

除了政府对于货币的过量需求外,流通过程出现了大量投机活动。面对物价飞涨,投机者纷纷囤积工业原料及其它商品,转手倒卖就可牟取暴利;民众家里普遍储存粮食和其他消费品,把手中货币换成实物以保存价值。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加剧了供求矛盾,物价进一步上涨,造成恶性循环。

在缩小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国统区,挤压着过量的法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这迫使国民党政府改变以法币为收支单位建立的财政预算,税收中以征收实物代替征收法币。社会上也开始采用粮食或“生活费指数”为薪金、工资的计算标准。甚至恢复(半明半暗地)使用银圆。

大后方工薪阶层生活下降

在四川成都地区,从1940年1月到1942年6月的两年半中,职工平均工资增长2-4倍,而一般物价上涨10倍,大米上涨35倍,一般每月伙食费用由4元提高到100元。……

国民党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和扩充军费的办法,已不能再依靠发行公债,而只有依靠银行垫款--大量增加法币发行量。到1945年8月,法币发行量已经达到8年前(1937年7月)的300倍,约为52亿元。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陈 雷 戴建兵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