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某种意义上是全球美国化
2009年09月22日 09:18搜狐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仅只是食衣住行的物质,还包括育乐的文化价值和观念,在全球化的运作下,都成为统一的商品,渗透了我的24小时,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在准备这个题目时,一直在思索,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全球化”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我的早点,往往是牛奶、面包,涂奶油果酱。

若是在国际的饭店里,你面临的选择,基本上不是欧式就是美式。边吃早点边读报。看你人在哪个城市,先读当地的报纸,可能是香港《明报》,可能是台北《中国时报》,可能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或是《法兰克福汇报》,但是有几份国际的报纸是不管你在哪里都会找来看的,譬如《国际先驱论坛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或者听BBC的广播,看CNN的电视报道。

用完早餐,进到浴室冲凉;洗发精的品牌——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香港台北纽约,大概都是同样那几个国际品牌。连卫生纸都是。坐在梳妆台前,发现你的化妆品,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你用的品牌都是那几样: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我是对名牌衣服没有感觉的人,如果讲究穿品牌服饰的话,那么衣橱一打开,入眼也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法文、意大利文、英文。

连城市的样子都一致了

食跟衣是这样了,那么住、行、育、乐呢?

住,一个Ikea的家具就把每一个公寓,不管是在墨西哥还是上海、是赫尔辛基还是洛杉矶,都“统一”了。出门坐车,别说是汽车就那几个固定的选择,连不同城市的地铁都是几个品牌公司的产品。别说家具、汽车等等商品已经全球统一,连城市的样子都一致了。所谓街道家具——马路边的路灯、公车站牌、广告设置、人行道设计等等,都变成了全球企业的产品。都市的景观和建筑,透过国际竞标,由少数全球化的建筑师与开发商运作,造成面貌相似的大城市。

食衣住行如此,育与乐就不一样吗?我在吃了欧式早点之后,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驶过法国公司设计的街道,到了一个英国建筑师建造的美术馆大楼,去看一个新的当代艺术展。 很可能是一个多媒体的影音展,用录像机、照相机所摄下的现代感十足的光怪陆离的人生影像。很有意思,但是如果这种展看多了——譬如你已经看过多次的意大利威尼斯展、巴西圣保罗展、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德国卡赛尔展、韩国光州展等等,你会有一个疑问:尽管艺术家不同、地理位置和国家文化不同,怎么“现代”的解释却大同小异、似曾相识?

看完展览之后,也许还有时间进了书店。这个书店一进门的地方大概就摆着《哈利·波特》,在香港和台北是繁体中文版,到北京和新加坡是简体中文版。如果是在马德里,会看到西班牙版。在柏林,会看到德文版。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文字,反正都是哈利·波特。

跟你到天涯海角

晚上,很可能去看个电影。要避开好莱坞的全球产品可不容易;《铁达尼号》或者奥斯卡印记的《卧虎藏龙》在马来西亚的乡下或是伦敦的市区里都看得见,有如麦当劳的标准菜单,“全球同步”。如果不想看电影,留在家里懒惰地看电视,会看到什么呢?我最近搬到香港,电视一打开,刚看见片头,孩子就说:“这个电视节目我知道。”同样的电视节目,美国制片的,在德国放映是德语,在西班牙放映是西班牙语,到了香港就是用粤语发音。人可以到天涯海角,全球统一了的食衣住行育乐跟着你到天涯海角。

睡不着吗?想吃一颗安眠药,你会发现,连安眠药也是全球一致的。头疼的吗?止痛药也是全球一致的。养鱼吗?你喂鱼的饲料来自一个国际连锁商。要快递东西到外国去吗?DHL或是Federal Express,不管你是在北京、台北、法兰克福,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发生了法律纠纷吗?需要人寿保险吗?国际连锁的律师事务所、全球连线的保险公司,正等在你门口。

不仅只是食衣住行的物质,还包括育乐的文化价值和观念,在全球化的运作下,都成为统一的商品,渗透了我的24小时,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在100年前梁启超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谈所谓的“西学东渐”。西方的影响刚刚来到门口,人们要决定的是究竟我应该敞开门来,让它全部进来呢,还是只露出一条小小的缝,让某些东西一点点进来。在100年后的今天,所谓“西学”,已经不是一个“渐”不“渐”的问题,它已经从大门、窗子,地下水道,从门缝里头全面侵入,已经从纯粹的思想跟抽象的理论层次,深入到生活里头成为你呼吸的世界,渗透到最具体的生活内容跟细节之中了。

99%是西方的影响

然而什么是“全球化”呢?这个词其实是有问题的。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渗透到我的24小时生活细节里来的,难道是印度或埃及或阿拉伯的影响吗?不是的,仔细看这24小时的内容,代表“全球化”的东西中,其实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讲物质的品牌而言吧,其中又有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来的东西。所以对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高比例是一种“美化”的过程。

因为全球化其实挟带了大量的美国化,所以许多欧洲人对全球化也是戒慎恐惧的。激进者甚至于诉诸暴力,对他们认为象征全球化的符号——星巴克、元首高峰会议、麦当劳等等,进行抗争。人们所忧虑的,一方面是资源的垄断——韩国甚至有农民以自杀来凸显全球化所带来的本土产业问题;一方面是价值的垄断,因为价值被包装成为商品,随着跨国企业的操作,似乎威胁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当德国的某一家报纸因为经营不善而可能被英国报业集团收购时,德国总理亲自出面斡旋,为的是不让外资进入本国文化的领域,报纸塑造舆论、传播价值,更是文化的敏感神经。

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全球化”第一次发生“戒心”是在1975年刚到美国时。在台湾读大学时,教英语的美国教师会要求每一个学生选一个英文名字,因为她可记不得几十个中文名字。于是一整班的学生都变成了Dick, Tom, Harry;我的名字叫Shirley。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1975年   美国化   当代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