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鸿德:无雕琢的脚印(第二章)
2009年05月06日 17:11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进了黑龙江,才看见什么是荒漠

天蒙蒙亮了,列车到了沈阳,不知是进了东北,还是因为是早晨,7月中旬,寒气依然袭人。

睡了一夜的年轻人,揉揉眼睛,争先恐后的向车下跑去,抢占为数不多的水龙头,洗脸刷牙,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车站上也是一片欢腾。听说后边打架了,后来才知道,不知是谁把一个叫何宁的脑袋打破了。

列车不停的向北开去,四平,长春,哈尔滨。一派北国风光,长春果然名不虚传,站台上停满了解放汽车。到了哈尔滨,听说得停挺长时间,大家纷纷下车,甚至有的人跑到车站外边去买西瓜,忽然又听说,不知那个学校的又跟别人打架了,反正这批人里边,各色人等都有,好人,坏人,本份人;小偷,流氓,红卫兵;今后在一起摸爬滚打,还真得留点神呢。 我这个人不喜欢热闹,那儿也没去,串联的时候,到了杭州,连西湖都没去,到了哈尔滨也没见见哈尔滨的市容,以后再补吧。

忽然传来一阵掌声,于是走过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也不知是什么人,跟着大家鼓掌,后来才知道是什么黑龙江省委书记之类的东西,车箱里人不多,掌声稀稀拉拉,很不热烈。记得在牡丹江,鸡西等地还有秧歌队欢迎我们,盛情可佳,不过舞姿却令人作呕。在列车上我还认识了列车员陈良怀,因为我们这趟是知青专列,找不到列车员,临时找到他们这批国际列车的列车员代班,他们是跑北京--莫斯科的,正赶上休假,跑一趟莫斯科要半个月,休息半个月,他们都是党员,待人和蔼可亲,我那时候要改造自己,帮助大家扫地,送开水。文娱活动我也是积极分子,跟陈良怀还交上了朋友,到达目的地时我还送给他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像。

车过牡丹江,窗外景物截然不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一眼望去看不见一点人烟,车也开得很慢,顿时,大家的心就凉了半截,啊,这就是北大荒,名不虚传,和想象中的整齐的营房,拖拉机的轰鸣一片麦浪滚滚的景象相距太远了。

这时喧闹的车箱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人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这里离家太远了,一路上忘了忧愁,沉醉于欢乐,浪漫的年青人第一次看到了现实。

这里决不是想象中的天堂,浪漫的年代已成历史。

火车到了虎林,一部分人开始下车,据说是八一学校的和一0一中的分到了850农场。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整齐的楼房,高高的白杨树,有了一点城市的味道。一个可能是先来几天的女生,向她的同学介绍着这里的情况,王炳铮坐在旁边,跃跃欲试的样子。

车过虎林,往前越走越荒凉,已经开进在地图上没标铁路的地方了。

迎春站,多么浪漫的名字

"迎春"站,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子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刘一新"不知是谁大叫一声,我赶忙伸出头,紧紧的拉住他的手,在这能见着老朋友,感觉就是不一样。真高兴啊,我亲爱的朋友,这里才是我真正要来的地方啊。

刘一新告诉我崔乃泉分到了副畜队,他分在六队,分在六队我们学校的还有:惠晓鸿,郭行,张家平,王树贵,赵华,阎滨,于军,张平,林红等。他问我分在那个队,我说分在了四队,他说四队条件最好,但是六队风景最美,他拼命拉我去六队,我胆小,左右为难,真不时如何是好。

我们开始搬行李,刘一新和六队的孙成荣硬是把我和寿延生的行李搬到了六队的车上。

车站举行了欢迎仪式,管乐队奏起"东方红",听说是853的乐队,我在十九中担任过乐队指挥,853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各队开始点名,我又跑到四队前点了一了卯,领了一包饼干,看见那种粗糙的饼干,很多人都没领,领了的也有好多人给仍了。刘一新怕我被人发现,让我上了分场的彩车。看来,他在这里已经有了一些市场。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我们的车才发动,一路上什么也看不见,只记得除了翻山就是过沟,看不见村庄,看不见灯光,一片黑呼呼。

啊。终于前边发现了一片灯火,还看见了三层高的楼房,新来的人一片欢呼,咳。北京人不会如此不开眼吧,只有两天的时间,好象与城市已经恍如隔世。一座三层楼竟使得如此激动。有人说那是852农场,与我们场紧挨着,长篇小说"大甸风云"写的就是852,而"雁飞塞北"就写的是我们853。闻名于世的"雁窝岛"就在我们853,俗话说"住友谊,吃密山,艰苦奋斗853"友谊农场是苏联人给建造的,建场早,条件好,密山气候好,可以吃到优良的"朝鲜米"而853是王震手下的王牌,是边建设边生活的典范,当年开荒当年打粮,东北农垦总局的样板单位。写小说,拍电影,都找853。这样的单位才是革命的大熔炉呵。

过了852汽车在前边拐了一个大弯,有人说那就是我们853的2分场,旁边就是四队,我应该去的队,正巧那天停电,看不清轮廓,下了几个人,汽车一直开到六队,那儿已经挤满了很多人,我们刚跳下车,人们就一拥而上,给我们每人  前挂上毛主席象章,跳起了东北盛行的"忠字舞"我们站成两排,例行的讲话和欢迎仪式。把行李搬到一个特大房间以后,有人就领着我们到食堂吃饭了,可能一路上尽吃了些苹果,面包,奶油糖,一吃到带咸味的菜,觉得非常香甜。打饭的叫朱宜安,一双天真纯净的大眼睛。她是海淀中学的,她哥哥朱宜武是我们19中高三的,朱宜安听说后来做到了兵团的副司令.

吃过饭,我们来到了刘一新的宿舍,低矮的茅棚,昏暗的煤油灯,睡了五个人,赵华,阎滨也来了,大家开怀畅谈,有些虽然不认识,将来都是一家人,也都无拘无束了。

谈了很晚,回到大宿舍,别人都睡了,我们衣服也没脱,靠着行李就睡着了。

明天就开始了北大荒的生活,梦里也"不知身是客"了。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毛鸿德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