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知青潘亮:过去,未来共斟酌
2009年01月20日 15:59 】 【打印

知青的苦难各有不同。对我而言,1969年,小学时就随父母下放到农村,行前是激动和憧憬,3年多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当地的贫困、落后和"脏、乱、差"。插队劳动近4年,现在想来,最难忘的并非苦、累、饿与寂寞、茫然,而是一次"双抢"中一条称为"竹叶青"的剧毒蛇曾紧贴着我的脖子后游了过去,好在这条蛇兄当时正忙于吞食一只大青蛙,险些要了我一条小命,迄今一提到插队就联想到这事,仍感毛骨悚然……人的思维有时就这么简单地固定在一个瞬间场景上。

 

 

看了不少老插回忆插队期间苦和累的文章,鄙人很不以为然。我个人认为,福建大部分地方的知青在全国而言,境遇相对还算平稳的,个别人遭遇的特殊命运、特殊苦难与特殊经历不在此论。在那年月,福建各地农村还是把知青群体当回事的,至少生存与温饱基本能解决,这是很关键的。据我观察,知青群体当时并未将劳动生产上的辛苦太放心上,主要痛苦在精神层面上,对前途的忧虑与担忧占多。有的知青,插队时间很短,甚至根本没在农村住多久,或仅仅参加过一次双抢劳动,30多年过去了,如今硬要憋出一篇回忆双抢如何如何劳累的文章,作为曾是知青之一,很难引发共鸣。此类事告诉后代们,可能也难被理喻,下一代当今面临的难题可能要比我们当年一次辛苦简单的体力劳动要复杂得多。年青人参加几天劳动就记上一辈子,那么,第二故乡那些老乡世代为农,迄今仍然贫苦,又向谁说?

50年代至60年代初自愿上山下乡的一大批"自愿兵",可谓福建最老的一批"知青",他们经历令人感叹!他们经受的苦难,以及当今诸多政策尚光顾不到已是暮年的他们,太悲!1969年老知青由于占了多数,又是伟大领袖号召下响应出动的,如今自认为是知青群体的主流派,是知青的代表性标志性群体,其实不然。我辈属70年代后知青族,则又不同,我们离城的心态与动机与前者已大不相同,大多是被动或被迫被驱逐出城的,上山下乡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往事如烟,旧事重提,意义已不大,流逝的悲喜属于昨天,老知青如何面对今天,筹划明天的养老,可能是现实和急迫的。

1974年,响应插队落户一辈子的伟大号召,行前赶紧到西湖公园照张相,作为对家乡的永久怀念(2人为顺昌仁寿上白知青,表兄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潘亮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