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青年历史发明家”袁腾飞

 
 

当前,一位名叫袁腾飞的中学老师凭借炒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并请上百家讲坛大讲“两宋风云”,随后出书数本,短短一年间,红遍全中国,似乎是个横空出世的草根历史学者。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袁腾飞讲史,漏洞百出,不要説高校里的历史学家,也不要説民间颇有声望的业余历史爱好者,就是稍有涉猎的学生,也能看出袁腾飞的口中笔下是如何的错误百出。

 
 

加入收藏夹 rss订阅 进入历史首页

一问袁腾飞:您说杨业死在“昊天塔”,您这是讲史还是摆摊说书?

敢问袁老师,您所言的昊天塔是什么东西?您能解释一下吗?还有,您觉得戏说之言也可信之?什么是正史,什么是戏说。袁老师,您是否知道呢?

袁老师语:杨业兵败被俘,关在昊天塔,绝食殉国而死。

西路军这边潘美、杨业他们出去之后,幽云十六州占了山西四个州,应该说是大捷。但辽军主力是骑兵,等东边的战场一平定就迅速回师西线,然后西路军的补给跟不上,潘美只能后撤,杨业就打掩护。最后西路军可能逃了一部分,杨家将全军覆没,杨业兵败被俘,关在昊天塔,绝食殉国而死。

 

还好,只是“胡说”昊天塔,没有“戏讲”李陵碑

事实上,杨业根本不是死在什么昊天塔,那完全是戏说之言罢了。《宋史·杨业传》有所记载:“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这么一说,杨业根本没有死于昊天塔。这或许是袁老师将戏说当作正史来说的一次低级错误。如果袁老师您能够多多了解一下宋史,看看人物列传。那么,相信袁老师也就不会将戏说与正史混为一谈了。更不会发明出如此雷人的说法。

 

最牛历史老师走上了不该胡说的讲坛

最牛历史教师的无奈与坚持

他教过的学生更是对他极为佩服,为他建了“百度”贴吧,蜂拥到“袁腾飞吧”里的粉丝们对自己的偶像极其拥护,甚至不允许任何人说袁腾飞不好。有了这些“猛料”,在媒体的渲染下,袁腾飞不“火”也不行。2009年,就连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也伸来橄榄枝,即将播出袁腾飞的“两宋风云”系列讲座。 [详细]

二问袁腾飞:擅自夸大宋军数量,您是否具备基本的军事常识?

敢问,袁老师,这三川口之战,宋军真的有十万人吗?袁老师不知道是如何考证的宋军兵力数量?

袁老师语:三川口之战宋军是10万人,全军覆没,三统帅都被活捉了

只不过宋不怕,我们有的是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三川口之战宋军是10万人,全军覆没,三统帅都被活捉了。好水川之战宋军也是10万人,全军覆没,主帅任福战死。

 

袁老师是对数字没概念还是信口胡说?

袁老师不知道是如何考证的宋军兵力数量。不过,咱家到是从《长编》中卷一二六,康定元年正月。《九朝编年备要》卷十一。《宋史》卷三二五,《刘平传》。卷二八八,《范雍传》、魏泰《东轩笔录》卷九中都以两万人马为主。所以,咱家颇为好奇,袁老师所考究的十万宋军究竟是如何考究而来的呢?莫非又是袁老师自己发明出来的?还有,好水川之战,袁老师不仅又一次考究错误兵力,而且又来了句全军覆没,究竟是不是袁老师考证的那样呢?这一次,宋军的战斗的总兵力达到一万八千,阵亡数目则有5种重要史料可以证明。

 

西夏王朝的“独立战争”

元昊设伏三川口

元昊侦知宋鄜延路守军寡弱,集兵数万,大举攻宋延州。进兵前,先使人请和,麻痹宋军,随即乘隙突入,以声东击西之计,明攻保安军,暗袭金明寨,直抵延州。宋环庆、鄜延副都部署刘平率军自庆州赴援。元昊设伏三川口,围城打援,大败宋援军。

宋军兵败好水川

元昊率兵l0万自折薹进发,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附近山谷,遣一部分兵至怀远城,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集兵数万,令环庆副都部署任福统率出击。任福等为夏军所诱,尾随追击,中伏大败,丧师万余。

三问袁腾飞:赵构未得圣旨就招兵买马?这是您发明的历史吗?

敢问袁老师,不错,赵构确实打算第二次前往金营,也确实被老百姓拦下了。但是,拦下之后呢?就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招兵买马?

袁老师语:赵构主动请缨去金营议和,走到半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招兵买马

结果赵构就被放回去了。金军二次南下,赵构主动请缨去金营议和,走到半路,被人拦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招兵买马,起兵勤王,招来军队也不去勤王。等到东京一陷落,宋徽宗和他儿子全被俘,他是唯一仅存的皇子,于是大臣就劝他正大位,他才继的皇帝位。

 

康王是受命招兵买马,袁老师擅自修改了历史

事实上,《宋史》第二十三《钦宗本纪》上面写的很明确“己酉,遣冯澥、曹辅与宗室仲温、士讠布使金军请和。命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速领兵入卫。”这则说明什么?康王赵构并非以自己名义招兵买马,而是经过他老哥宋钦宗的首肯才以兵马元帅自居,从而招兵买马组建勤王之师的。如果,这还不能证明袁老师在此犯下的错误,那么,咱家这里还有两条无可辩驳的依据,分别出自《宋史》卷二十四《高宗本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以上三条史料都说明康王赵构是并非是自己招兵买马,故此,袁老师此处的错误,实在给人一种满口胡说的感觉。

 

由“靖康”到“建炎”

北宋亡国后6000女俘的悲惨遭遇

在一般人的眼中,战争仿佛只是男人们的事,女人们则可以远离战场,在后方承受相思之苦以及可能有的功名和不幸。但是,在男权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人们决没有如此轻松,她们经常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或战利品,往往承受着比男人更多更沉痛的苦难。

金人点名要赵构前去金营,只因他才气过人

完颜宗望见这个少年英气俊朗,完全不像其他宋朝使者那样低三下四,直不起腰,便另眼相看。使金期间,张邦昌每日阴沉着脸,如丧考妣,而赵构却“意气闲暇”,跟走亲戚或散心一样,还不时向人了解北方的风土人情。这让完颜宗望很奇怪:遭人鄙视的宋朝王室个个懦弱无能,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英才呢?

四问袁腾飞:八字军10万被您说成70万,敢情您有撒豆成兵之能啊!

敢问袁老师,袁老师这七十多万人马的概念是从何而来?是你创造出来的吗?

袁老师语:义军里面最著名的是八字军,据说,结营联寨100多处,发展到70多万人。

义军里面最著名的是八字军,据说,结营联寨100多处,发展到70多万人。当然他毕竟是人民武装,跟正规军可能还有差距。八字军的70多万人,每个人在脸上刺着八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脸上刺字就是毁容了,不要脸了,而金国人最怕跟不要脸的打仗。这帮人太厉害了,脸都不要,只要杀金贼。

 

八字军只有十余万人马,七十万之说不过袁老师信口雌黄

《宋史•王彦传》:“金人以为大军至,率数万众薄彦垒,围之数匝。彦以众寡不敌,溃围出。诸将散归,彦独保共城西山,遣腹心结两河豪杰,图再举。金人购求彦急,彦虑变,夜寝屡迁。其部曲觉之,相率刺面,作“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无他意。彦益感励,抚爱士卒,与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皆附之,众十余万,绵亘数百里,皆受彦约束。金人患之,召其首领,俾以大兵破彦垒。”上面明明只写着十余万人马,而袁老师又何故将十余万改为七十多万呢?如果觉得这条史料还不够充实,那么,请再看《三朝北盟会编》198《卷王彦行状》。

 

莫道大宋无男儿

八字军奋起抗金

抗击金军的起义军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有农民、逃兵、小商人、小工匠、还有和尚和道士。因为金军总是欺负他们,所以他们也起来反对金军。这时候,参加起义军的人很多很多。他们打仗很勇敢,金军非常害怕。在众多的起义军当中,太行山的八字军最厉害。

临死不忘收复失地的抗金名将宗泽

宗泽自知将要与世长辞,他想到出师计划终成泡影,祖国河山沦为异族铁蹄之下,不禁泪水盈眶,叹息不已,吟起了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他没有留给家人片言只语,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死而后已的心声!终年七十岁。

五问袁腾飞:岳家军不姓赵所以可怕,那为啥还能有张家军,韩家军……

敢问袁老师,岳飞何时有了二十万人马?能够有张家军、韩家军、刘家军,为什么不能有岳家军?

袁老师语:岳飞的部队居然被称为“岳家军”,你不是“赵家军”这个就太可怕了

现在岳飞的部队居然被称为“岳家军”,你不是“赵家军”这个就太可怕了,两家人能好吗。而且岳飞的部队“岳家军”占了宋军几乎一半,宋军当时40万,“岳家军”就占了20万,要造反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特别是高宗皇帝在南渡初期经历过多次的武将造反兵变,比如郦琼叛变,带4万多人投降伪齐,所以他对武将不相信更是根深蒂固。

 

岳飞入狱后说:“吾尝统十万军,今日乃知狱吏之贵也!”

岳家军,本是南宋初年的一种来自民间的称呼。然而,分隶属于张俊的,则是张家军、分隶属于韩世忠的,则是韩家军、分隶属于刘光世的,则是刘家军、分隶属于杨沂中的,则是杨家军。那么,请问袁老师,这高宗赵构的禁卫部队都姓杨了,他怎么不急呢?而后,袁老师所谓岳家军有了二十万人马?咱家就觉得万分奇怪。岳飞何时有了二十万人马?这不胡说八道吗?!岳飞何来二十万人马?不知道袁老师是否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出处呢?这史料又是从何而来?咱家斗胆给袁老师亮出几条史料来看看,也不知道是咱家没摸过史料,还是袁老师没摸过史料?

 

岳飞何许人 岂能乱抹黑?

岳飞:誓期尽瘁,不知有家。

这话是何人所说?可能提起尽忠报国、岳家军诸位多少会有些印象,当然这句话就是岳飞所说。其实大体来说,历史上的岳飞被掩盖的太多了,所以给不少人留下印象是一个死板的人,一个愚忠的人,一个被吹起来的人。山人我在此给岳少保正名。不求他成为千古一将,但求将其还原成一个带有真实感情色彩的民族英雄!

岳飞听从母命,背刺尽忠报国

在当时北宋与南宋交替的年代,战火纷飞,狼烟似起。岳飞为国尽忠,从戎报国。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岳飞太傻,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才是正确之路。可岳飞却并没有这样做,其关键的决定者是其母姚氏,支持岳飞从戎报国为国尽忠。

六问袁腾飞:颠倒史实时间顺序,您是不懂史料还是对岳飞别有用心?

敢问袁老师,诸多史料表明岳飞是辞职在先,而建议立储在后,您是如何将两者混为一谈的?

袁老师语:他跟皇上说,早立太子,皇上非常不高兴,岳飞一想,你不听我的,爷不玩了。

岳飞这个人可能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不太懂得跟君主打交道。有才能的人往往脾气比较大,岳飞脾气就比较大,有一次上朝,他跟皇上说,早立太子,东宫虚悬不好。皇上还不到30岁呢,春秋正盛,着什么急立太子?皇上非常不高兴,说这种事不是你应该说的,你武将不该管这个,宰相都不管这事你管得着吗,打你的仗去。岳飞一听,你不听我的,爷不玩了。皇上就派人请他,对不起我说错了你回来吧,一次两次老干这个,皇上可不是生气了吗?

 

岳飞辞职在先,建议立储在后

岳飞的建议立储时间则是绍兴八年,《鄂王行实编年》卷五系于绍兴八年秋(按为九月岳飞入觐之时)。更何况,《续资治通鉴》卷118赵构与岳飞对话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而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记载:“起复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以亲兵赴行在翌日内殿引对飞密奏,请正建国公皇子之位人无知者及对风动纸摇飞声战不能句。上谕曰:“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飞色落而退,参谋官薛弼继进。上语之故且曰:“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由此看来,岳飞是辞职在先,而建议立储在后。袁老师把这个次序搞颠倒了。

岳飞早年不济,发妻改嫁

母爱是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如果说刘氏带走岳云、岳雷而改嫁他处,这点或许还有转还的余地,不过刘氏她并没有这么作,反而是抛下家人不管,放下自己骨肉而不顾。刘氏的做法是令山人无语。战乱或许真真正正的威胁到了刘氏,但作为一个母亲,做出这种事情怎能不叫人寒心呢?当岳飞从军之中得知此事后,其心中的苦又有多少人知道?

虽然名扬天下,岳飞仍然坚持粗茶淡饭

记得曾经李娃买了一件绸衣穿上,那个年龄的女人怎可能不爱美呢?作为一方统帅的夫人,穿一件绸衣又有何妨?成百上千件也是无妨的。但岳飞不愿意看到自己所爱之人穿上绸衣,或许是因为他知道北方的皇族们正在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岳飞希望自己的妻子不要贪图享乐。这本是一个非常霸道的条款,可李娃最终答应自己的丈夫,从此以后也不再穿绸衣了。而且虽然岳飞扬名天下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是可以过得,但岳飞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是吃着粗茶淡饭。

七问袁腾飞:灭金之战宋军只是给人送粮?抹杀他人战功,罪可杀头!

敢问袁老师,您是否读过宋史?如果没读过最多是水平不够,但如果读过,那么咱家实在为孟老爷子感到悲哀。

袁老师语:当然灭金的时候宋军主要给人送粮,就干点这个。

当时灭金的时候宋军主要给人送粮,就干点这个。攻金最后一役在蔡州,金国末代皇帝哀宗完颜守绪上吊自杀。完颜守绪自杀前告诉宦官,说我死之后你把我的遗体烧掉以免被敌人侮辱,然后才自缢殉国。

 

孟珙在灭金之战中战功显赫,是不能抹杀的

《孟珙传》:“……珙下令诸军衔枚,分运云梯布城下。己酉,珙帅师向南门,至金字楼,列云梯,令诸将闻鼓则进,马义先登。赵荣继之,万众竞登,大战城上,降其丞相乌古论栲栳,杀其元帅兀林达及偏裨二百人。门西开,招倴盏入,江海执其参政张天纲以归。珙问守绪所在,天纲曰:“城危时即取宝玉置小室,环以草,号泣自经,曰‘死便火我’,烟焰未绝。”珙与倴盏分守绪骨,得金谥宝、玉带、金银印牌有差。还军襄阳,特授武功郎、主管侍卫马军行司公事。擢建康府都统制兼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

 

两宋本多名将 灭金也曾建功

联蒙灭金,孟珙战功显赫

宋将孟珙先后在光化、吕堰打败进犯的金军,乘胜进攻金将武仙的据点顺阳,再次大败金军,武仙带领残部逃出马蹬山。邓州、顺阳等地纷纷降宋。7月,孟珙进攻马蹬山,俘降金兵七万,武仙狼狈逃窜,接着又攻占唐州,彻底粉碎了金军逃往四川的阴谋。

大宋名将如云,并非软弱无能

要说起宋朝真正的一流名将,恐怕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我先列举几个名字,如果你全部知道的话,那说明你已经对宋史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李继隆、曹玮、张亢、王韶、种谔、章楶、种师道、宗泽、岳飞、吴玠、虞允文、毕再遇、孟珙、余玠、王坚……

   

很幸运,不少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被袁腾飞华丽的包装所蒙蔽。然而,假若没有人站出来批判袁腾飞,那么该有多少不明真相的人会被他误导?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似这等境界,若说当世无人能及,似乎有些绝对,但镁光灯聚焦下某些“学术明星”分明并非如此。

   
 

凤凰网历史频道汇总制作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