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
2009年04月29日 22:52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而面对以上诸种问题,两人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基本上都遵循着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即从乡村入手,最后解决整个中国问题。更重要的是,两人就中国问题解决的步骤,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梁漱溟也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主义,经济上达成社会主义的新中国。[(32)]而且,双方都承认,这种社会的出现,必须是在中国实现独立、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所谓差异,主要表现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走什么道路来解决中国问题。毛、梁二人的观点是明显对立的。一个主张革命,一个主张改良。毛泽东始终坚持在打烂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他认为旧世界的一切都不合理,都应该打倒、推翻,从而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梁漱溟却始终认为中国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一种循序渐进的改良,才是正确的方式和道路。他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好比一棵大树,近几十年来外面有许多力量来摧毁它,因而这棵大树便渐就焦枯了。先是从叶梢上慢慢地焦枯下来,而枝条,而主干,终而至于树根;现在这树根也将要枯烂了!此刻还是将朽烂而未朽烂,……趁这老根还未完全枯烂的时候,必须赶快想法子从根上救治它,树根活了,然后再从根上生出新芽来,慢慢地再加以培养扶植,才能再长成一棵大树。”[(33)]

历史似乎总是为成功者阐释一切,以说明其科学或正确,这应该是对的。但对不成功者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没有成功的东西一概加以排斥和否定,使许多于我们今天尚有借鉴意义的东西被淹没和遗忘,这也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作者认为,半个世纪以前梁漱溟关于中国社会改造的理论和主张,应该重新定位和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梁漱溟的理论实质上是在为封建主义张目,梁是孔家店人。[(34)]其实这与历史事实是不符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梁漱溟就曾公开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所从事的乡村建设,“根本不同意封建社会,资本社会这类公式范畴,加于中国社会史上。”[(35)]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时指出:他“实质上是想避免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中国的历史”[(36)]。这只说对了一部分,最根本的在于梁漱溟的思想、理论、实践同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相距甚远,其艰苦的探索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时广东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