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军政治:朝鲜外交的底气来源 金正日视之为宝
2009年07月27日 14:52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这些年来,朝鲜,这个神秘的国度,总是会让国际预言家们大跌眼镜;金正日,这位国际舞台上特立独行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更是常常让他们迷惑不解。

比如,人们不能理解,朝鲜每年的GDP仅400亿美元,连美国13.7万亿美元的零头都不到,为什么敢于“以超强硬对强硬”的姿态和美国掰腕子?

比如,预言家已经不止一次地预言会朝鲜慑服于美国的军事压力,但她为什么至今不肯低下高傲的头?

再比如,不少预言家都断言朝鲜无法度过这个冬天,但一个又一个冬天过去了,为什么朝鲜仍然坚如磐石?

一个最新的例子是,朝鲜的“超强硬”终于又让美国的“强硬”显得硬度不够:根据六方会谈所达成的协议,今年6月26日,朝鲜提交了有关核计划的申报书,美国也于当日启动了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的程序。但后来美国又节外生枝,不肯除名了。针对美国的态度,朝鲜旋即宣布停止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跟着又着手恢复宁边核设施。几天之后,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匆匆跨过“三八线”访问了朝鲜,希尔离开平壤后不久,美国就宣布将朝鲜从“支恐”名单中除名并立即生效。

这次交手,朝鲜可谓既赢了面子又赢了里子,而美国,却有一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狼狈,如果不是金融海啸吸引了国际舆论的注意力,这件事还不知会被媒体炒成什么样子。

美国在和朝鲜打交道的过程中,作出这样的妥协并不是第一次。实际上,美国和一个被自己列入“支恐国家”名单,并加了种种恶谥如“暴政前哨国”、“流氓国家”、“邪恶轴心国”的国家坐下来谈判,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妥协,美国向来是只愿意用经济制裁,甚至大炮和导弹来同这样的国家进行谈判的。

不仅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即便是在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上,朝鲜也往往表现出了针锋相对,毫不示弱的风格。1999年5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特使佩里访问了平壤,在他动身前,美国刻意加强了对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的轰炸力度,使之达到了开始轰炸以来最激烈的程度,无疑,美国此举这是对朝鲜的一种警告和威胁,好比到别人家去做客之前,先掏出手枪对空鸣枪一样,无赖而又霸气。

金正日随即还以颜色,朝中社很快报道了他视察朝鲜人民军“近卫汉城金策第四步兵师”的消息——和过去报道视察消息时只公布部队代号不同,这次破例地公开了被视察部队的正式番号,这样一来,世界舆论界和军事界都开始关心“第四步兵师”的来历了。

原来,在朝鲜战争初期,第四步兵师是在汉城战役和大田战役等许多战役中,以英勇善战而闻名的钢铁部队,是全歼了包括师长迪安少将在内的美第二十四师的英雄部队。金正日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回答了美国的鸣枪警告,决不让美国在心理上占上风。联想到正是在1999年5月,作为核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无端被炸,中国却选择了唾面自干的策略,不禁让人感慨系之。

人们不禁要问,朝鲜能够推行这种“毫不妥协的富有原则性”的外交,其背后的实力、“底气”,究竟来自何方呢?

一般的观察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只愿意从地缘政治环境的角度去寻找原因。但地缘政治环境说到底仅仅是一种外因,况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不好:俄罗斯自顾不暇,中国韬光养晦。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利的地缘政治格局才使得朝鲜把实现对美外交的突破,看作是一件紧迫的事。

如果外因不是主要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到朝鲜的内政中去寻找内因。

遗憾的是,今天人们在评价朝鲜的内政时,往往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偏见,满足于给她贴上“专制”、“封闭”、“贫困”等标签,而根本不愿意做任何冷静、客观的分析。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一点上,倒是朝鲜的老冤家美国的看法更加实事求是。佩里在访问了平壤后发表了《佩里报告》,指出:跟巴格达或贝尔格莱德不同,平壤不能用武力屈服,应该用和平方法解决美朝关系。

在我看来,朝鲜之所以能够在外交上保持“超强硬”,就内因而言,朝鲜推行的“先军政治”实在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朝鲜敢于实行“毫不妥协的富有原则性”外交的真正原因。

“先军政治”的诞生,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以及金日成主席去世后的朝鲜国内形势是分不开的——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朝鲜发现自己在国际上处境简直可以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形容。没有人相信朝鲜能够长久撑下去,许多西方政客断言朝鲜很快将出现改变甚至剧变。但是,金正日否定了这种论调,他说:“不要期待我有什么变化。”“社会主义,保住它就是胜利,抛弃它就是灭亡。”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郭松民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