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实录》对“反间计”之错误记载辨析
2008年11月11日 13:54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清太宗实录》之错误记载辨析

据《满文老档》和《清太宗实录》,后金于十一月二十九放归两个太监,十一月只有二十九天,第二天十二月初一,崇祯就逮捕了袁崇焕。后金认为,这是他们计谋的巨大胜利。

“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满文老档》962页)

“先是。获明太监二人。令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监守之。至是还兵。高鸿中。鲍承先。遵上所授密计。坐近二太监。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时杨太监者。佯卧窃听。悉记其言。○庚戌。纵杨太监归。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锦州总兵祖大寿大惊。率所部奔锦州。掠夺民物。毁山海关而出。○时围困燕京。统兵诸贝勒大臣。俱请攻城。上曰。朕承天眷佑。攻固可以必得。但有所虑者。坚城之下。倘失我一二良将劲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朕视将卒。如贤子然。朕闻子贤。父母虽无积蓄。终能成立。子不肖。虽有积蓄。不能守也。惟善抚我军。蓄养精锐。以之从征。蒙天眷佑。自无敌于天下矣。遂止弗攻。

十二月。辛亥朔。大军西趋良乡。经海子而南。”(《清太宗实录》卷五81~82页)

这段文字不长,只有三百余字,由反间计写到袁崇焕被处死。先看后半部分记载袁崇焕下狱到处死,及其后续事件的段落:“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大军西趋良乡。经海子而南。”这段文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时序反复跳跃,忽前忽后,可以说是前后颠倒,混乱不堪。

该段文字认为,太监被放归的第二天皇帝即捉拿袁崇焕并凌迟之,此举导致祖大寿逃奔锦州。实际袁崇焕定罪是次年八月,中间经过了八个月的审判,而祖大寿率辽兵东溃是十二月初四,远远早于袁崇焕之死。紧接着祖大寿溃逃,又写当时后金围困北京城,因不欲折损良将而未攻城。观看那段请求攻城的文字,没有丝毫提到明朝城外的援军,显然默认是援军已溃散不在城外,即祖大寿溃逃之后,也就是说,这段文字意指祖大寿溃逃一度导致后金兵将意图攻城,由于皇太极的仁慈才没有进攻。但事实是后金已于十二月初一转奔良乡劫掠,十二月初四在良乡,比祖大寿离开京师还要早,并无当时围困北京之事,更不可能“统兵诸贝勒大臣,俱请攻城”。

“甲寅(十二月初四)……辽兵东溃。辽兵素感袁崇焕。满桂与祖大寿又互相疑。大寿辄率兵归宁远。远近大骇。”(《国榷》5506页)

“十二月初一日,大军起行,西趋良乡,行猎南苑。遂渡运河,至良乡城东山岗驻营。是夜,招城主知县降,不从。初二日卯刻,正蓝旗先登,即克其城。尽诛军士。收养之生员六人。

是日,遣石廷柱、龙什,招降房山县知县,遂引生员三人见汗。

是日,纵略良乡城周围,俘获甚多。

初三日,遣自房山县城来降生员三人还其城,命石廷柱送之。

是日,出略,越宿而还。

初四日,先是,遣蒙古两旗兵堵截明运炮兵。至是,遣人来奏汗,攻取固安县,尽歼其军士。

……

初七日,由固安县选美女二十,进献于汗。而汗均赐与诸贝勒。”(《满文老档》963页)

后金在祖大寿溃逃之际正在良乡抢掠,连《满文老档》都情不自禁地说“纵略……俘获甚多”,直到十二月初七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还“由固安县选美女二十,进献于汗”,其后的十二月十一,皇太极祭祀金太祖,(《满文老档》966页)仍无归意,大军起行是十二月十六,“十六日,大军自良乡县起行,趋北京城。”(《满文老档》967页),十六日后金经北京城之后,也没有攻城的记录,而是在京师附近散掠一番,经通州至蓟州回师,二十六日至通州。可见祖大寿之逃根本于京城安危毫无影响,后金因为缺乏攻城的工具和能力,所以并无攻城的计划,在京畿和良乡、固安都是以抢掠为目的。可知《清太宗实录》所载“时围困燕京,统兵诸贝勒大臣,俱请攻城。上曰:朕承天眷佑,攻固可以必得,但有所虑者,坚城之下,倘失我一二良将劲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蒙天眷佑,自无敌于天下矣。”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乃是无视事实的主观臆造,其目的不必猜测,其结果则是夸大祖大寿东溃的负面影响以及塑造皇太极的正面形象——以上是用写小说的笔法来完成的。

整段记载中事件的前后顺序错乱,由此硬造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因果关系。将太监所说的话当作凌迟袁崇焕的原因,将凌迟袁崇焕作为祖大寿溃逃的诱因,由此又捏造出一个小插曲塑造皇太极的形象,有意无意地回避、忽略、扭曲事实,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直接的说这不是历史,而是政治文书。其写法比笔记小说还不如,乃是直接以欺骗为目的,毫无廉耻。

再看关于杨太监的记录:“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是何时听闻,听谁所闻?连明朝自己的史料都没有专门指出“杨太监”告状的记录,后金用了两个字“后闻”,便将传言风闻硬当作真实结果,毫无根据,指鹿为马。据“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则听到传闻是凌迟袁崇焕之后,也就是崇祯三年。整个事件清清楚楚,就是后金宣称自己放归两个太监,事后发觉袁崇焕被处死,于是认定反间计起了作用,并由此推得明朝君臣中反间计,自毁长城,根本不顾明朝的法律制度。

不论《清太宗实录》如何试图将“反间计”与袁崇焕之死挂钩,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后金宣称的反间计与袁崇焕为何而死是两回事,未必不相关,更未必相关。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后金根本就没有施什么反间计,反间计之说是后来造谣。根据《清太宗实录》之中“时围困燕京……遂止弗攻。”整段的116字虚构情节来看,与之紧邻的同一件事的叙述,“先是。获明太监二人……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145字中也未必没有浮词虚饰。更何况其中还有“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的模糊描写,有“时杨太监者。佯卧窃听。悉记其言”的上帝视角,有“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的传言风闻,有“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的主观臆测。《清太宗实录》成书比事发晚了一百年,却比当时记录的《满文老档》多出诸多细节性的描述,中间又无参考其他资料的痕迹,这本身是个奇怪的现象,虽不表示史料一定有错,然而这些描写之中究竟有哪些可信,更是否有虚饰和虚构,还有待仔细的分析。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长平长恨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