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下:袁崇焕的关宁军打赢了后金?
2008年11月10日 14:52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从资料上看,《辽师入卫纪事》是认为满桂败得彻彻底底,但没有说原因与战斗情况;《国榷》则记载“城上发大砲。误伤桂兵殆尽”,应该算是一个因素;《烈皇小识》则描述得很详细,历历在目。“從城上望之,如黑雲萬朵,挾迅風而馳須臾已過。滿桂身帶重傷,血染征袍……”《烈皇小识》是记载文秉自己的回忆和一些当事人的追述,“年來屏跡深山間,有客相過從,詢及舊事,尚有一二仿佛胸臆間。竊恐失此不傳,後悔無及。又承同志或一人一事相示,因纂抄成冊,名曰烈皇小識”(《烈皇小识·自序》)正因为如此,《烈皇小识》所采事迹甚至可以详细到一言一行,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因为年深日久记忆模糊而可能有误记。己巳之变期间,文秉之父文震孟在京师为日讲官,身临其境,应该熟知当时发生的事情。

二十二日“开德胜门瓮城。休满桂余兵”(《国榷》5504),证明城上对此战有所了解,而且对满桂的战斗持认可的态度,从侧面可证《烈皇小识》的说法。

关宁军与后金的战斗则有些争议,据《辽师入卫纪事》,战斗的过程是这样的:

“二十日早,报奴大队分六股西来,公传令开营迎敌。先遣都司戴承恩择战地于广渠门,余随行间。……而公正在布阵,其祖帅正兵镇南面,寄将王承等列西北,公与余劄正西,阙东而以待敌。

奴拥众直突东南角,我兵奋力殊死战,奴奔北,见前处有承胤等兵,方立马无措,若承胤等合力向前,则奴已大创,不意承胤等乃徙阵南避,翻致奴众复回,径闯西面。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获免。■一巨酋背黄旗者,■向余,亦以夜役高得富射贼落马。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得南面大兵复合,贼始却。我兵亦倍奋砍杀,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直追贼至运河边。贼忙迫拥渡,冰陷,渰没者无数。此一战也,自午至酉,麋战三时,杀贼千计,内伤东奴伪六王子,暨西虏名酋都令。我兵亦伤亡数百。盖九边尚首虏,每以争割首级误事。公深鉴陋规,于未战之先,与诸将士约,惟尽歼为期,不许割级,故将士得一意剿杀,以获此胜。是晚收兵,直至二鼓方毕。”(《辽师入卫纪事》)

由于没有其他类似的记载,后来多种史料对这场战斗都是直录《辽师入卫纪事》,比如《国榷》、《崇祯实录》等,在此不再摘录。

左翼莽古尔泰等率兵攻击关宁军,所带仅止护军与蒙古兵。“莽古尔泰等,未率大军同行,止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清实录》)他们事先约定从一处突入,而阿巴泰等没有遵守,过程中当是造成了一些不大的损失,因为事后皇太极过问这件事,命众议罪,却又赦免阿巴泰。也就是后金记载中的“因约我军入隘口,宜趋右偏,不趋右偏,而由正路入者,罪与避敌同。比入隘口,豪格独趋右偏,败其伏兵,追杀至城壕。余三贝勒不趋右偏,由正路入,击败敌兵,亦追杀至城壕”;和明朝记载的“奴拥众直突东南角,我兵奋力殊死战,奴奔北,见前处有承胤等兵,方立马无措,若承胤等合力向前,则奴已大创,不意承胤等乃徙阵南避,翻致奴众复回,径闯西面”;这两条记录说的是同一件事,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关宁军自己也出了状况,有人被打得搬了家,后金的损失会较为严重——这大概也就是后来要议阿巴泰罪的原因。

阿巴泰的失误则因为王承胤避敌而减轻不少,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此战后金人数或者是护军和蒙古兵共二千,或者是护军若干,蒙古兵二千,与关宁军的九千相差悬殊。一般认为结果是互有杀伤,事后双方都说自己把对方追杀到运河(城壕),《辽师入卫纪事》认为获胜,《明史》评之为“杀伤相当”。

这场战斗除了关宁军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队兵,《满文老档》记载,“又有敌兵一队,距离城稍远,屯树林内,遂令左翼蒙古各旗往击。额驸恩格德尔、贝勒巴克,率扎鲁特、喀尔喀部落诸贝勒兵,不俟整队徐行,骤马而进,与敌兵接战,遂败归。巴克什吴讷格、及外藩扎鲁特部落贝勒色本、马尼、突入迎战,始击败敌兵。”树林里的这队兵和关宁军列阵的记录对不上,不知是何方军队。

而辽师入卫纪事所说“杀敌千计”肯定是有夸张,抛开当时习惯性的自称“杀伤数千”、“杀死无数”等之外,没有首级斩获也是个重要证据。因为阵地是明军的阵地,后金撤退之后,如有杀伤一定会留下部分尸体。即使战斗过程中不割首级,战斗过后收拾战场亦应有收获。既然一个首级也没有割到,说明杀伤不多。

关宁军究竟是胜了还是败了,《崇祯遗录》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兵屯畿南,一战败绩,复召诘曰,尔擅杀大帅,以今日又不能扞御,恢复之言何在。”说明袁军的战斗并没有使人满意的战果,甚至有人描述为“一战败绩”。直接从《辽师入卫纪事》和《满文老档》上看,袁军并没有占到很多便宜,因为王承胤避敌,错失良机,并不是《辽师入卫纪事》所宣扬的如此大胜。

长期以来,这场战斗的胜负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莫衷一是,然而其中仍有被忽略的细节。袁崇焕在随后的召对中表现古怪,张扬敌人势大,甚至说“达子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烈皇小识》卷二)。袁崇焕统领强大的关宁军,又刚获大捷,应该是振奋人心、意气风发的时候,又怎么会说这样耸人听闻、自坠威风的话?如果袁崇焕取得了足以安定人心的捷报,必不至此。这是战斗的直接指挥者,第一当事人袁崇焕在战后的意见,足可参考。

“及入对,先以危言耸侍臣,冀朝臣惧而从款议也。”(《幸存录·东夷大略》)

“崇焕出言无状,对百官讼言:'达子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户部尚书毕自严至挢舌不能下,举朝皆疑之。”(《烈皇小识》卷二)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长平长恨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