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海岸线:鸦片战争中以多打少的是英国人
2009年11月17日 21:1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们不明白,中国古人“道不离器”的正确论断、常识表述为什么被当代一些学者曲意掩饰呢?

战争,是人的较量,是握着武器的人的较量。离开了“武器”谈战争,那不是战争,那很可能是小孩儿过家家,或老娘们儿厮打。

备战,不能不备“器”。俗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器,是与粮草一样重要,甚至要先于粮草而筹措的备战重点。吴起论战,强调“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23看来他是因人而配兵器的。

有兵,必配兵器。同样的兵,器利者胜。所以,“兵法”重承袭,“兵器”重革新。不重兵器,驱兵为战,无异于驱人赴死。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修“兵”(器)就是修道;上升到“人道”的高度,修“兵”(器)就是爱人。

从相反的角度考求,一个不重视武备的政府必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都不负责的政府。宣言再美,它都是坏政府。

鸦片战争的失败,仅仅从“兵器”的落后就足以判定清朝朝廷既缺乏国家责任,又缺乏人民责任。

冷兵器时代,兵器有悬殊,还不是不可逆转的。热兵器时代,兵器威力大小,往往对弱势一方是致命的。

鸦片战争中,英国与中国的军力对比,不是数量之比,而是质量之比。高质量对低质量,可以说一天一地,这就无怪乎那个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的英国神父,在1832年随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阿美士德号侦察了中国的沿海防务后敢于自夸:“英国的一只护卫舰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溃整个中国海军的1000只兵船”;“如果我们是以敌人的身份来到这里,整个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24

回顾虎门海战,透过中国当代史书浪漫的爱国主义渲染,那实际上是清国水师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的任人敲打。

对进攻者而言,那是一场放手屠杀。

虎门,防卫能力最强,尚且如此,闵海防、浙海防、江(苏)海防、津海防先后被英国舰队一触即溃,定是十分正常的了。

下面,我们仍要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伤亡数字的对比,来揭示兵备落后的严峻性和残酷性。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伤亡统计:

1841年1月7日,沙角、大角之战,清军伤亡744人(死282人),英军仅伤38人;

1841年2月25日-2月26日,虎门上横档之战,清军伤亡约1000人(死约700人),英军仅伤6人;

1841年2月27日,乌涌之战,清军死亡466人(伤未计),英军仅伤8人;

1841年8月26日-8月27日,厦门之战,清军伤亡110人(死73人),英军仅伤亡17人(死1人);

1841年9月26日-10月1日,定海之战,清军伤亡约300人(大部分死亡),英军仅伤亡29人(死2人);

1841年10月10日,镇海之战,清军伤亡约300人(大部分死亡),英军仅伤亡19人(死3人);

1841年10月13日,宁波失守,守军溃逃,双方均无伤亡;

1842年3月10日-3月15日,浙东反击战,清军伤亡740人(死540人),英军仅伤亡25人(死3人);

1842年5月18日,乍浦之战,清军死亡286人(伤未计),英军伤亡64人(死9人);

1842年6月16日,吴淞之战,清军死亡88人(伤未计),英军伤亡27人(死2人);

1842年7月21日,镇江之战,清军伤亡503人(死239人),英军伤亡169人(死39人)。

以上战斗,清军伤亡人数共计约4600人(约死3300人),英军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59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田秉锷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