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中国只有银贵钱贱问题 并无白银外流问题
2009年11月15日 15:3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指出,一位国外作者在约一百年前曾估计说1840年前清朝境内流通的货币用银合计为5亿银元(相当于3.6亿银两)。但是不清楚这位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数字的。[8]428严书在同一个地方还提到,1800年前后国内银矿年产量在44万两。当然也不清楚这个产量中有多少用做了货币用银。如果多少有些任意地估计其中有三分之二用做货币,并且认为这个平均年产量规模前后持续了30~50年,那么,到1840年来自国产货币用银存量可达到880~1467万两。这个规模相对于多位作者估计的来自进口的白银存量来说,显然是十分小的,当然也应当在估计中国货币用银存量时加以考虑。

国内学者庄国土估算了明清两个朝代在16~18世纪输入白银的总量。[10]他的基本方法是考察货物贸易差额。他指出明朝时期中国白银输入有四条重要渠道:来自日本产白银,来自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白银(其中部分通过菲律宾一中国贸易渠道),来自葡萄牙和荷兰商人从欧洲带来的白银。这些渠道在明末时(1640年)总共可能给中国输入了3.5亿西班牙元的白银。作者未给出西班牙元与银两的兑换比率,估计仍是采用前述银元与银两的一般转换比率,即0.72。按照这个比率,明朝时中国从外输入2.52亿两白银,而且可以认为这些都是货币用银。

庄考察的第二个时期是1700~1840年。他认为这个时期中国与荷兰(部分地通过其在亚洲的殖民地)、不列颠、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以及美利坚等国的贸易是白银输入的主要渠道。他根据历史贸易数据推算出年度白银输入数并进而得出整个时期的白银输入数量(有的时候他是根据每船平均装银数量与到达中国海岸总船只数量来推算中国输入白银数)。其中,他指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直到1823年以前一直向中国输送白银,自那以后这种情况才变化。概括地,他认为在1700~1840年间欧美商人运往中国的白银数量为1.7亿两。这不包括经过菲律宾渠道在这期间输入中国的白银9360万两。上述清朝的两个数字和明朝的一个数字加起来为5.156亿银两。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在所考察时期内(鸦片战争前280年)中国自外输入白银的总量。

庄的估计没有涉及清朝时期来自日本的白银流入以及来自俄罗斯贸易渠道的白银流入等情况。来自这些渠道的规模可能不如上述欧美贸易渠道大,但也很可能是显著的。

美国学者Von Glahn估算了明朝和清朝早期的白银输入规模。他的计算是对此前两位日本学者成果的修正。他利用了一些历史档案材料并对涉及对华贸易的出口和进口数据进行了“白银含量”的调整。他所展示的数据表显示,在1550—1645年间,中国进口外国白银数量总计为7325公吨(7161与7641之间的一个中间数),这个数字可按固定比率换算为1.95亿银两(1公吨等于2.667万银两[20]Table3)。显然,这个估计比上引庄的估计数要低许多(两者相差5700万银两)。另一方面,Von Glahn也估算了1645~1700年间(可被视为“康熙时期”)中国白银进口数。其中特别地估算出这个时期中国进口了来自日本贸易渠道的1302.5公吨白银(相当于3472万银两[20]Table5。①后一个数字是上引庄的估计所没有考虑到的。作为一种推测,我们可以认为庄的估计与Von Glahn的估计就截至1840年以前的超长时期的整体情况而言是差别不大的。

另一位国外作者(弗兰克)对Von Glahn的估计提出批评,认为他的估计数过于保守。弗兰克综合了若干已有文献成果,对中国截至1800年所吸收的白银作出一个概括:“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中,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48000吨白银,可能还通过马尼拉获得了10000吨甚至更多的白银,另外还从亚洲大陆上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及中国自身获得一些白银。这些加起来,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自1660年起为120000吨,自1545年起为137000吨)。”(这里所说的“吨”应视为“公吨”)[11]208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贺力平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