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废科举后的100年,大体上可以说是将科举妖魔化的时代或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科举制承负了许多本不该由其承担的罪责。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但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网友留言
 
 

“科举”起源隋朝 是全国范围选拔官员的制度

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这一定义仅限于科举制度的宗主国中国,若包含曾经模仿中国实行科举制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则应表述为:“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若考虑到也有部分人参加科举不以做官为目的,更抽象一些的定义,也可以表述为:“科举是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而且,科举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详细】

 

唐代科举

宋代文人

唐代科举的一个非常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进士科考试在唐代趋向于以诗赋为主,不仅如此,应进士科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求得他们赏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种习尚称为行卷。 【详细】
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文采一般。但它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 【详细】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八股文的字数每多变化,明《四书》的题目规定要写二百字以上,《五经》的题目规定要写三百字以上。应试者为求胜出,往往愈写愈多,到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始规定每篇八股文不能超过七百字,以后即奉为定则。仅就八股文的形式而言,其内容也自有一定之规。【详细】
 
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
 

科举传统与文官制度

中国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套规范严密的文官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使古老的中华帝国运转有序,也对当时的许多国家乃至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详细】

 

文官的等级与俸禄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官职代表其职守权限,品秩表示其等级高低。周代的品秩制度是“九命制”,即以九个等级来确定诸侯百官的品级地位。秦汉实行粟石品级制。魏晋时期则采用品、石、班、命等划分官等的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九品十八级官制。隋朝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共有十八级。此外,还有封爵制度,如《周礼·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后来秦国的改革者商鞅又制定了二十等军功爵制。 【详细】

 
 
 

科举并非都培养奴才 宋代进士人格独立常直指君非

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宋代的士大夫们动辄向皇帝上万言书,反映在状元的对策上,也多是洋洋上万言,少有忌讳。建炎二年戊申科考,考生胡铨指责高宗的策问“听于天而不听于民”,文辞激越,剀切直陈,又说“臣而不言,是负陛下;使臣言不从,是陛下负臣”,最后也不用“昧死”等词,便以“臣谨对”结束了对策。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详细】

 

浑天仪

清朝进士李鸿章

在探讨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时,将主要矛头对准科举是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而缺乏具体分析。中国的科技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明清以后科技落后于西方,其中原因十分复杂,不能主要怪罪科举。唐宋两代重视科举,尤其是宋代科举地位崇高,而当时中国科技却远远领先于西方。 【详细】
科举选拔了从文天祥到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从白居易、刘禹锡到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从王安石、包拯到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黄炎培一类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物,远比“范进”来得可信。 【详细】
学而优则仕的体制并非科举造成,科举只是使学而优则仕制度化,入仕竞争规范化而已。科举确实将天下士人的聪明才智都吸引到读书做官一条道上去。《荀子·大略》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的看法。科举制产生之前,中国已经是一个“贵义贱利”、重道轻器的国家。【详细】
 
科举制度的文化意义探论
 

科举制度承载了中国的文本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从静态看,文章典籍记录、表现、反映文化,文章典籍是文化之“言”,我们也可把文章典籍通俗地称作文本文化。而在中国历史上存活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文本文化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明显地反映在儒家文化的传延和唐诗兴盛两个方面。【详细】

科举统摄中国国的制度文化  

纵观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备成型的各种正规制度,我们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持续最为久远、体系最为完备、范形最为稳定的制度,它以强烈的吸引力、极其广泛的社会触角、强大的社会功能对其他诸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教育制度,产生了明显的统摄作用。【详细】

文化成为科举研究视阈  

科举制度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事实上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相互融汇难以分割。正因为如此,文化应成为科举制度研究的应有视阈。 【详细】

 
 

明清八股取士并不恶劣 意见领袖甚至将其与“天下太平”相联系

对于八股文这种功令文字,明清两代文人不乏赞誉者。如明代赵南星曾说:“文各有体,不容相混,今取士以时艺,言古无此体也。然主于明白纯正,发明经书之旨,亦足以端士习,天下之太平由之。”他将天下太平与八股文联系在一起,可谓称赏有加。明代主张“性灵”的公安派领军人物袁宏道,常将八股文章与文学创新等量齐观。【详细】

 
 

顾炎武八股“败坏人才”说 并非否定八股取士制度

顾炎武曾说:“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希望其甥集门下士“将先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除事出《四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之注《文选》,方为合式。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也”。注释这些“八股之文”,竟要求如李善之注《文选》。【详细】

 
 

百年沉冤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 限制性即公平性

八股文之所以遗臭万年,表面上似乎是这种文体太古板,太陈腐,没有生命力。它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戕害了人材。但是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自然要体现出它的限制性。这种性质是考试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所决定的。就如当今高考每科都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答案一样。由于科举制度性质决定,是以一篇文章定终身。如果文体不一,评判好坏的标准也就不统一,科举制公平性就会更加削弱。从这个意义上讲,八股文的限制性正是它公平性的体现。【详细】

 
科举趣谈:八股文并非出不了人才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详细】

明朝科举制度  

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都是小孩来考,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大家熟悉的“秀才”。【详细】

科举轶闻  

参加科举是为了当官,随着老百姓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名门望族势力慢慢消退,科举进士们形成了所谓的科举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文官群体,这一群体给明朝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形成了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结构。 【详细】

八股出人才  

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八股文拿高分的?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详细】

科举试卷

科举考试

孔子 万世师表

因为这一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虽然这些人才最后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为数不多,但是客观上却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懂语言、懂古文,能读会写,虽然很多人最终不能做官,但是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李时珍成了著名的中医,还有人当了教师。【详细】
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科举制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仍值得借鉴、承继。在无法限制不正当权力的时候,只有严格考试才最为公平,为“底层”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可能,虽然弊端明显,但别无选择。【详细】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它蕴涵着十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选考。所谓选考,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它与现代西方人事行政学中的“考选”(Selection)概念大体相同。以上的各项制度,自宋以后一直沿用。而这些做法,即便在当今考试中,仍然不失其使用价值。【详细】
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但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千百年中多次对比实践,证明科举考试远比其他选材方法来得公平和有效,科举制才能历久不废。在科举制百年祭的当口,我们有理由而且也有必要提出: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此其时也。【详细】
 
废除科举后果
 

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

调查

你怎么评价科举制度?
禁锢人才的制度
妨碍科学的制度
导致腐败的制度
相对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用户信息  
学历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考选制度,应该是也必须是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的: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也就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以及择优选拔、据能授任原则。科举制时代的考试,基本上是体现了这些原则的一一尽管存在着极大的不彻底性。【专题制作: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