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未必“谋国” 主和未必“卖国”
2008年07月24日 13:56 】 【打印

帝党罢孙不成,又策划易李(鸿章)。中日虽已宣战,但帝党认为李鸿章本无抗敌决心,张謇致函翁同龢称:“此次津意亦何尝欲战,迫于上旨,……窃料津之为和约稿,已在其胸中矣。”(42)适在此时,湖南巡抚吴大澂自请带兵北上,得到朝廷允准。光绪又谕枢臣南北洋添帮办。于是,总理衙门致函李鸿章称:“惟当此军务倥偬之际,事极繁重,若无人相助为理,心力过劳,颇廑宸念。……如有才略优长,堪资谋断,为阁下所深知者,似可酌举一人,请旨帮办一切事宜,以资襄助,于时局较有裨益。”(43)但总理衙门并未同时寄给南洋告添帮办,故此举表面上是为李鸿章增加助手,实则嫌其指挥军事不得力也。对于吴氏带兵北上一事,朝野都很关注,猜想与北洋帮办有关。这应该说是不错的。如张謇致翁同龢函即称:“湘抚之请自效,适与令津举帮办之说事会相凑。”(44)其实,吴氏本人也正有这种想法。他在起程北上前奏称:“臣以忠信励将士,将以伸天讨,而振军威,似可与李鸿章相辅而行。”(45)即微露此意。然此事早在李鸿章意料之中,当即复信反对:“鸿章职司所在,自当力为其难。军情瞬息万变,遇事须当机立断,乃能齐一视听,迅赴戎机。……若两帅同办一事,则往往意见参差,徒添牵掣,贻误滋多。”并特别点出吴氏“平素不甚知兵”。(46) 这样,北洋添帮办之事,既为李鸿章所拒绝,帝党便打算实行易李的计划。

此后,参奏李鸿章者甚多。如志锐于8月23日便以李鸿章“衰病侵寻”为由,奏请“简派重臣至天津视师”。24日,御史钟德祥抨击李鸿章“至今不肯杀敌,居心叵测”,“淮军御倭又类瘫痪”,建议朝廷“特旨迅简将帅,以顾要边,以振全局”。(47)25日,户部右侍郎长麟则奏请“特简主将督办军务,以一事权而资攻取。”(48)其真实意图,是希望恭亲王奕訢出来收拾局面,一则抑制后党,一则剥夺李鸿章的军权。(49)但是,军机处先后两次讨论志锐和钟、长的建议,皆以所言非实,予以驳斥。26日这天,竟有三位官员同时参奏李鸿章:一是主事裕绂,认为李鸿章“年过七旬,非复少年英锐,虽数十年练兵糜饷,始终一‘和’字横亘于胸中,就使其行阵,亲临指授方略,胜负之数尚在难必”,建议另选主帅,宜“早为之计”(50);二是文廷式,奏参李鸿章“侵夺暮气”,“本心都无战志,属僚承其意旨”,无人肯战;三是给事中余联沅,指斥李鸿章“贻误大局者”有六事,外间传说“无不以秦桧目之”,“膺此巨任,竟有万不能胜者”,奏请“迅简知兵之大臣,出统其师”。而军机处讨论时,再次遭驳。其驳语有云:“李鸿章身膺重寄,历有年所,虽年逾七旬,尚非衰耄;且环顾盈庭,实亦无人代此任者。所奏无庸置议。”(51)帝党在易李问题上又遭到了失败。

在此阶段中,帝党积极主战,想扳倒一心主和的对立面,因发动罢孙和易李,然皆未成功。期间,慈禧还站在幕后,结局尚且如此,这预示着随着和战之争的发展,帝党是绝无成功的可能的。

第二阶段,从9月17日到10月26日,是后党公开推行和议方针与帝党抵制未成的阶段。

如果说慈禧在前一阶段是站在幕后的话,那么,在这一阶段却急不可待地走到前台了。先是在8月13日,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称:“俄似有动兵逐倭之意。”又引述俄国驻华参赞巴福禄(Aleksandr Tvanvich Pavlov)转述其公使咯西尼(Aruthur P. Cassini)的话说:“朝鲜之事,俄国有激而起,毫无自利之心。”(52)16日,枢府会商李电,翁同龢“力言俄不能拒亦不可联,总以我兵能胜倭为主,勿盼外援而疏本务”。(53)光绪甚以为是,当天由总理衙门寄李鸿章一电旨:“俄有有动兵逐倭之意,此非我所能阻,然亦不可联彼为援,致他日借词要索。总须先由我兵攻剿得胜,则俄虽派兵续出,亦落我后。”(54)尽管光绪采纳翁氏之言,否决了李氏的联俄主张,但慈禧却同李氏一样,都抱有联俄的幻想。所以,李电便成为后来慈禧探询和议的张本。

和战   英锐   慈禧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戚其章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