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同窗尸山血河争四平
2009年08月03日 18:49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炮火延伸后,突击队成“三三制”队形冲向突破口。(三三制就是每个步兵班编成三个战斗组,每组三四个人,列成三角队形冲锋)。当突击队冲进敌阵后,许多射击孔吐出火舌,士兵们纷纷倒下。于是爆破组上,但爆破手也纷纷被枪弹射杀。往往在伤亡十几个士兵后,才会有一个地堡被炸毁。在附出重大伤亡攻进城后,突击部队又被敌人的火力包围了。而突破口立即被国军用坦克当作活动堡垒,封锁了。城中大街小巷布满了沙袋,楼台窗口到处是喷射的火舌……

解放军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靠近城墙的的街上,几乎铺满了一层尸体。

当城墙缺口处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国军的坦克被炸烂后,解放军的大部队冲进了四平城,这时刚好廿一点,接着更血腥的战斗全面展开了。

林彪强调用炮,他认为极其猛烈地炮火不但给敌手以心理震撼,而且能有效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于是战前调了相当数量的炮兵部队到四平。连炮纵的十二门高射炮都被调往前线。当密集的覆盖性炮火飞向四平的目标区时,天摇地动,目标区被冲天的尘埃罩住。炮火停歇,尘埃散开,目标区完全变了样-所有高矮建筑和地堡都改变了了形状。炮口转移,又覆盖下一个目标区……

解放军士兵随着炮火前进,炮弹落在哪里,士兵冲向哪里,他们紧追着炮弹,冲向国军纵深。这跟廖耀湘的战术要领如出一辙。被俘的陈明仁的胞弟这样对共军叙述:“我以为你们的炮兵是苏联的,我不相信民主联军的炮兵有这样强大的威力,我曾亲眼看着你们的炮火,在一个晚上把我们最坚固的三道防线一齐摧毁……”不过陈明仁跟他的胞弟虽然对共军炮火的猛烈程度看法完全一致,但对效果和作用,陈明仁有不同的看法。前面他说了:“解放军方面炮火很猛烈,我在八年抗战之中,都不曾遇到这种局面。”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但炮火射击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在突破点,对于我们危害不大,我的阵地也不曾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平城内有许多大红楼,这些楼之所以红,是用红砖建筑的。陈明仁也不明白东北的黑土地烧的红砖为何有如此之硬,战前他观看用六零炮弹在墙上只能炸开些小坑和小麻点。这使他对据楼防守充满信心。

这些楼都是国军各级指挥部的火力点,视野开阔,射界通达,四处还有明暗火力点及地堡。共军在夺取这些红楼时,一批批爆破员和突击队员倒在楼前。死伤惨重。更有甚者,爆破组在历经弹雨到达楼下进行爆破时,往往只炸个小洞,需得反复进行几次爆破作业才能成功。当爆破成功后,从缺口冲进去的战士又要跟楼内反扑的敌人展开近距离枪战和肉搏。结果,每攻克这样一座楼,都得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而四平,这样的楼太多了,几乎每座楼都成了尸楼血楼。这里举个例子,在攻打陈明仁胞弟陈明信守卫的71军军部大楼时,解放军有一个连134人,打完大楼后活着的已不到10人。

四平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流淌的鲜血,宛如大大小小的红色河流。战斗中的士兵稍不留神便会滑倒。

有一座水塔让攻打四平的解放军士兵见识了71军士兵的刁顽凶悍。塔上的士兵是71军远征缅甸的老兵油子,全是上等兵以上的军衔,枪法极准。解放军进攻四次均告失败。塔下四周,几乎铺满了一层被射杀的战士。最后解放军用十几挺机枪封锁塔上的枪眼,爆破手上去进行爆破作业。才把里面的国军震死。

此外还有铁路天桥一仗让共军多年后回忆起来仍怒火万丈:

当时一纵八团的突击队,向天桥据点连续三次冲锋均告失败,第四次由团政委金可亲自率领突击队冲锋时,先前谁也不注意的悬挂在桥上的两个麻袋突然张开了大口,黄澄澄的坚硬滚圆的豆粒倾泻而下,撒满了街面,突击队的战士猝不及防,全部摔了跟头,武器摔出老远。这时国军的火力如雨泼下,战士们一站起来就滑倒,无法撤退,鲜血随即铺满了街道。八团团长关山林望着这一切目瞪口呆,他看见政委金可坐在黄豆上面,似乎无法相信地摇着头,一串重机枪子弹飞来,将金可的胸膛打得稀烂,确切地说,是将他拦腰打成两断,进攻彻底失败。黄昏时分,八团奉命撤出战斗,到了郊外,干部战士一下子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这场仗,实在太血腥了。打到廿日,解放军才全部占领了道西,廿六日,道东才占领了四分之一,不过,很少有人怀疑解放军是这场仗的胜者,就是林彪自己也不怀疑这一点。

有一篇当时的新华社前线急电:

我军四平攻坚战,经过十二昼夜空前恶战,歼俘敌一万六千余,我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自夏季攻势中,于中长路主线之长沈段展开争夺战以来,首将长春以南,四平以北之敌扫清,旋即挥师南下,乘胜收复开原、昌图,使四平之敌陷入孤立。我为粉碎敌恢复中长路之企图,当于本月十四日夜向四平之敌发起总攻击,经十二昼夜浴血奋战,逐一夺取敌军经营年余之现代化工事与密集地堡群,摧毁敌人陆空联合之坚强防御体系,消灭蒋杜军陈明仁兵团之71军军部及军直炮兵团、特务团、运输团、工兵营及暂三师全部;及87师(缺一个团)、辽北保一团、保17团、交警总队等部,俘敌六千余众(包括71军军直特务团长,陈明仁之弟陈明信及由南京空运抵达之军官团138人)。少数残敌,窜逃无路,刻下被我围攻于铁道以东之市东北隅。到此,长春以南,开原以北之中长路干线,及贯通东、西、南、满之铁路中心城市-四平,已大部为我控制,蒋杜军之所谓“重点防御”,已遭严重打击,现我军正在乘胜扩大战果中。

两天后,陈毅的庆贺胜利的电文也拍发到了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

几乎所有的人,毫不怀疑胜利者是林彪。

但就在这两天后,战局逆转。

就在陈毅发贺电的当天,国军93军突破解放军阻击,攻抵四平近郊,第二天,再次攻克本溪的新六军又沿上次攻击四平的老路杀来,53军也在新六军的左翼朝四平杀来。眼看就要对四平的林彪部队实施反包围。

6月30日,林彪下令解放军攻打四平的部队全部撤离。

这场攻坚战,以陈明仁的胜利告终。双方损失惨重,国军阵亡一万六千。解放军大约相当,约一万五千至一万八千。双方伤者无数。

而对这场攻坚战的总结双方如是说。解放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经过攻击四平的实践证明,两个纵队加一个师,打四平这样的坚固设防的中等城市,只能对该市西城(指道西)的西南、西北两个方向攻击,无力在东城增加一个攻击方向,夺取西城后,敌人退到东城死守,这时两个纵队已经打得很疲劳,加上战斗减员和存在着开阔的铁路区的障碍情况,再攻东城,就显得兵力不够了。为了夺取东城,这才把第六纵队的两个师调来,形成了“添油战术”,后来由于攻击时间过长,敌人援兵接兵,又把第一和第七纵押出打援,只留第六纵攻城,力量就更不够了,结果不得不放弃夺取四平的计划……如果当时按邓华同志的意见力,把第六纵调来,用三个纵队从南面和西北以及东南同时攻击,迅速全面歼灭四平之敌是有把握的……

陈明仁如是说:“……当时解放军进攻四平的第一天就突破了我的阵地,但其战术似乎也只是根据对国民党军队的传统看法,始终从突破口出发,不去多突破些地方。而不知我们正希望这样的做法,使我们能够以少数兵力应付一个突破点。虽然以后再有地方被突破,可是始终只有两个,仍然不能影响我们的全局……我们少数兵力守了四十多天,巷战十九昼夜,结果坚守的目的达到了……”

八、谁笑到最后笑得最好-解放军笑到了最后

1948年3月11日,十四万解放军向一万四千守军发动了最终的复仇攻势。一纵七纵还是主力,还加了一个三纵。

这场战役陈明仁没有在指挥官的位置上,他已经离开四平,离开沈阳,离开东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刚因四平守卫战有功升为中将,并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不久就被另一位陈姓将军-陈诚以“利用大豆作护城工事,乘机贪污……”的罪名而撤职查办,调回南京任有职无权的“国府参军”。国军在战火炽烈之时,如此撤换大将,焉能不败?

不过,就是陈明仁在四平,也无法抵挡解放军的复仇攻势,首先,战术上没有出奇制胜的招数,第二,士气更加低落。第三,共军更加强大,一句话,国民党的气数尽了!

第四次进攻四平解放军完全用炮兵重捶,待国军工事摧毁后再进行多路突破,整个战役如摧枯拉朽,仅廿四小时,占领全城,全歼守军。就像第一次战四平一样,不值得一述。

纵观四平之四战,真正精彩的是中间两战,国共双方均一攻一防。时间都打了一个月以上,死伤极为惨重,据说战后尸臭令人作呕,国民党中央社的记者团来了当天便返回,中午吃饭因为全城的尸臭而无人能下咽,倒是不少人在拼命干呕。四平为此落下血城尸城之名。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弥新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