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印度工业化之路:至今仍处在初级阶段
2009年09月10日 23:5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细算起来已长达半个多世纪。在起始阶段,尼赫鲁总理仿效苏联采取进口替代模式。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后,印度的工业化开始向技术驱动模式过渡。在电脑软件技术和服务业的带动下,印度赢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美誉。如今,印度现政府正在致力于重振制造业和农业,促进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力争到2020年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印度的工业化道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尼赫鲁发展模式时期

印度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1947年印度获得政治独立后,尼赫鲁总理为改变殖民地性质的农业经济和薄弱的工业基础,把到20世纪末实现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当时世界上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另一种是苏联的中央指令性计划经济。尼赫鲁决定走第三条道路:以公营和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计划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类型”为目标,加强国家控制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消灭贫困和争取社会公正的国家。他实际上选择了苏联模式,所不同的是,在混合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和市场力量同时起作用。在建设资金和技术都缺乏的情况下,印度主要依靠外国经济援助弥补本国的不足,重点发展国营经济,对本国私营大企业在扶持的同时加以限制,对外国私人资本实行利用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印度成为世界上除社会主义国家以外对经济干预最多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其一,国家通过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国有化措施加强国营经济。印度国营食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对五年计划的投资驱动。此外,印度曾掀起过三次国有化的浪潮。独立初期,印度政府从英国殖民政府手中接管了铁路、邮电、印度储备银行、军工企业和矿山等要害部门,并把它们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企业和事业单位。1969年政府对14家私营大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使国家控制了全国90%以上的银行存款和贷款。上世纪70年代初,印度先后对石油、煤矿、普通保险企业实行国有化。为了避免大批纺织工人失业,印度政府又对约占全行业1/3的处于经营困境的私营纺织厂进行了收购。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投资主要通过1 95 1年颁布的工业许可证制度、工业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和物资分配政策进行引导。虽然私营企业有投资决策权,但必须服从国家的法令和政策。自由市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

其二,仿效苏联,实行优先发展国营重工业的战略。在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政府颁布了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把所有重工业、国防工业和基础设施划归国营,并且在资源配置上向重工业倾斜。私营资本只能投资于其他工业。尼赫鲁认为,只有将以消费资料为主的工业结构改变为以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结构,经济才能高速发展,从而逐渐减少对外国的依赖。因为这种模式是尼赫鲁授意并由统计学家马哈诺比斯教授设计的,故被称为尼赫鲁发展模式或马哈诺比斯增长模式。“二五”计划期间,印度的工矿业开支占公营部分开支的比例,从“一五”计划的6.1%增至24.1%。鉴于重工业的投资不会立即扩大消费品的供应和增加就业,印度政府同时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乡村工业和小工业来满足消费品的需求。

其三,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印度利用美苏争夺世界的格局,从双方获得经济和军事援助。但由于美国不支持国营经济,印度主要利用苏联的援助,进口当时比较落后的苏联重工业设备和国防工业设备。在苏联解体前,印度获得的苏援项目有1 02项,其中投产的有80项,这些项目成为当时印度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骨干企业。

尼赫鲁发展模式的主要成就在于扩大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51年的15%上升到1991年的25%。这期间印度建立起了包括采矿、冶金、重型机器设备、机器制造、化工、石油开采与提炼、石油化工、化肥和电力等产业在内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机器设备自给率达90%以上,自我装备能力显著增强,常规武器基本自给。重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具的改造和国防现代化。但是,尼赫鲁发展模式也给印度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根据“二五”计划,工矿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4%,轻工业占16%。在公营部分的工矿业投资中,重工业的比例更是高达98%。农业和轻工业滞后,导致粮荒不断,轻工业品短缺。由于在进口工业设备的同时,还必须进口大量粮食,印度每年要耗费大量外汇。早在1958年印度就爆发了外汇危机,此后,经济在连绵不断的外汇危机和粮食危机中徘徊。印度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剩余农产品援助,1966年进口粮食达1030万吨,并且出现了“到一船吃一船”的窘境。1966年,印度在世界银行的压力下进行经济政策调整,开始在水利条件较好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推广以提高农业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决定将卢比贬值36%以促进出口,并且推迟三年执行“四五”计划。

国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落后,粗放式的外延投资,加上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和国家统负盈亏,注定了企业效益低。近半数的国营企业亏损拖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中,印度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只有3.5%。私营大企业虽然管理先进,但在投资方向、外汇使用、外资引进和对外投资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产品技术升级缓慢。在半封闭半管制的体制下,印度的制造业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产品缺乏竞争力。

在进口替代模式下,对外贸易政策经常处于“危机管理”状态。进出口在连绵不断的外汇危机、粮食危机和石油危机下运作,国家通常首先确定进口规模,然后调整出口水平,以减少外贸逆差。出口放在次要地位妨碍了印度从本国比较优势出发参与国际竞争。另外,对外资流入限制过严使印度错过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以跨国公司的产品、零部件和装配线外包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浪潮,在带有技术和资本性质转移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印度也仅仅处在边缘地带。

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总理和拉·甘地总理先后对印度经济进行调整,实行“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战略,放松对私营企业的部分管制。但这些改革措施并未从根本上打破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的框架,而是靠扩大政府开支,大量举借外债,特别是大量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应急贷款和高利率短期商业贷款来发展能源工业和扩充军备,致使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这期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虽然达到5.5%,但由于宏观管理失控,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出现了双赤字。1990年,在海湾危机的冲击下,印度的外汇储备仅剩12.5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的8.4%,经济濒临崩溃。与此相对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以出口为导向、实行市场经济的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时的印度依然留给世界一个贫困大国的形象,与当年尼赫鲁的立国宏愿相去甚远。经济自由化和技术驱动模式时期

1991年6月,国大党(英)在第10届大选中获胜,纳拉辛哈·拉奥出任总理。为摆脱经济危机,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汗·辛格制定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改革方案,彻底抛弃尼赫鲁发展模式,从半封闭半管制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辛格把它称为印度经济的“第二次革命”。

为了渡过当时严重的外汇危机,印度政府一开始就将卢比贬值20%,并逐步放松外汇管制,促进出口。在工业政策方面,除15种工业外,基本上取消了生产许可证制度;除涉及国防、安全、铁路、原子能、矿产和有污染的6种工业外,全部向私营和外商开放,并放松对垄断企业的控制。对国营企业的改革,主要通过推行“谅解备忘录制”提高效益,对非战略性企业实行部分私有化。鼓励外国投资,将外商投资于35类优先发展产业的参股限额从40%提高到51%。从1992年起,印度允许有条件的私营大企业在国外发行股票和债券用于国内企业投资和进口设备,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证券交易。在财政方面,开源节流,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体制,降低财政赤字。在金融方面,减少政府对银行系统的干预,降低银行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促进合理竞争,增强银行活力。

拉奥政府推行经济改革不久就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GDP增长率从1 991~1 992年度不足1%回升到其后两个年度的5.1%和5.9%,1994~1995年度达到7.2%。到1996年国大党政府下台时,经济改革开放已形成不可逆转之势。在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国营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最大的国营电信公司(VSNL)和印度石油化工公司(IPCL)通过战略销售方式分别由私营塔塔咨询公司和诚信工业公司兼并。当局还推出“第二代经济改革”方案,涉及行政改革、司法改革、立法修订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一些具有政治风险和难度较大的改革,如价格机制改革、劳工市场改革、减少对小型工业的保留和利率优惠等。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