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经济危机引发李自成等农民军大起义
2009年07月13日 10:3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既然如此,那帝国军队成天欠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皇帝听到反对加饷的话,通常反应是非常讨厌;因为这种漂亮话谁都会说;问题是,帝国现在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做为官员如何不顾这个最基本前提,就成天大说漂亮话有意思吗?

所谓皇帝拿出私房钱,就能解决帝国军事系统存在的问题;那纯粹是把政治当童话去讲的;且不说明帝国灭亡后,崇祯皇帝绝不可能有三千多万两的私房钱,就算他真有这样一大笔私房钱,拿出来就真的能挽救帝国的命运吗?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这笔银子是多么大一笔数字;3000万两银子,按一石米0.7两银子,能买多少米呢?大约能买不到4286万石米;这些米推在7亿亩田地中,一亩地平均多少斤米呢?总共不到12斤米罢了!如果把这些银子平均在17年中,一年无非是每亩少征收0.7斤米罢了。(我们只想知道,随便拉出一个地主所收的地租,会是这个数字的多少倍?)就这样一个数字,就真足以挽救帝国的灭亡。

帝国经济的大窟窿,绝不是这样一个小的数字可以补上的!

不要说皇帝没有这样巨大的一笔银子了,就是真他真的有,面对帝国经济存在的巨大窟窿也只是杯水车薪。人们之所以肆意夸大这笔银子的数量,及其作用;无非是英雄史观的一种表现罢了;在英雄史观中,历史的变迁好象就是几个人可以决定的;但实际上历史哪有这样简单!一个人的力量再大,当他出现在历史大潮流之中时,他也是渺小之极的;历史的变迁是受各种利益群体搏奕的合力推动的!

我们许多人在分析明末历史时,常常眼界也窄得太厉害;好象某笔区区几百万两、或一千多万两银子(三饷)的何去何从,就是导致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以明帝国那样庞大的经济基数,某笔区区几百万两银子的何去何从,实在意义太小了!真正造成帝国灭亡的原因,显然是一个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经济物资流出了帝国政府的控制范围。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无可抑制,明末的地租份额,与明初相比;那实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帝国的经济资源的50%、60%以上都通过这种渠道流向地主阶级手中; 这笔经济资源是帝国政府无力支配的;这笔经济资源也是普遍百姓无福享用的。仅此就已够可怕了,更主要的是这笔庞大的经济资源,他已走向了帝国政府、社会的反面;地主阶级利用这样庞大的经济实力,更肆无忌惮的继续侵蚀帝国社会、政府所剩的、越来越少的经济资源。于是帝国经济危机遂越来越无法挽回。

这才是帝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但?在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也必然占有统治地位。所以在明末之时,所谓忧国忧民的学者、官员伙矣,但谁敢把帝国政府经济危机的根源归于这种原因呢?所以在分析明帝国灭亡之时,哪个学者敢把帝国灭亡的根源归于这种原因呢?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皇帝的私房钱遂被传得越来越神;也正是这种背景下,所谓的“三饷”被说得越来越神;好象帝国的灭亡,真这点银子造成的,也是这么点银子就可以挽回的!

在万历四十六年到崇祯三年那13年间;帝国政府所加的辽饷,最多时只是五百二十万两,平均一亩地加9厘银子罢了;这九厘银子按当时物价等于多少斤米呢?(一石米0.7-1两银子),能买现在不到2.5市斤米。

从崇祯3年到崇祯10年,辽饷一共加到650万两;[注1]一亩地平均加银一分二厘罢了;这一分二厘银子按当时的物价能买多少斤米呢?大约是3.2斤吧!

当时还没有出现所谓的剿饷、练饷。

如果政府向每亩地加这么点银子;就足以让帝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那普遍地主收取这十几倍、几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地租又算什么事呢?

剿饷,征收于崇祯10年,一年二百八十万两。在崇祯十二年时结束。

练饷征收于崇祯12年,合计七百三十余万两。

所谓三饷,就是在帝国征收最穷凶极恶之时(那时帝国已乱得一蹋糊涂了);也无非是每亩地平均多收了五六斤米罢了(大约折合当时一千五百多万两白银)。而且这仍然是以米价7钱银子计算的,事实上当时米价哪有这么低的?当然了,这也是以帝国政府能够足额征收而言的,事实上帝国政府当时哪还有这种本事呢?

做为一帝国,真的有可能亡于帝国政府一年一亩地多收了二三斤米(六七百多万两白银)、五六斤米之上(一千三四百万两白银)?如果我们真相信这一切,那也实在是把政治当童话讲了。如果政府向每亩地多收这几斤米,就足以成为帝国灭亡的原因,那普遍地主征收远高于这种数额十几倍、几十倍的地租,又算什么事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泪痕春雨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