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席卷整个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在德波边境熊熊燃起,数千万无辜者因之罹难,堪称现代历史上的最大浩劫。然而,当我们的视线从个体无辜者身上挪开,目光放大到国家的层面,就会发现,在欧洲大陆这个延续三百年的列强竞技场上,发动战争者、承受战争者,乃至战争的中立者们,无一例外地都谈不上无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德国法西斯单独的疯狂,莫若说是整个欧洲的政客们共同癫狂的盛宴,是他们一同制造了这场人类浩劫,就如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浩劫一样。
 
 

凡尔赛和约:不是和平 是二十年休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详细】

 

英法德意四国首脑

英国首相 张伯伦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德反法” 【查看详情
一战前对战争的狂热、期待与战后对战争的恐惧导致普遍的消极失败情绪与和平主义思潮。法国综合国力继续衰退。经济面临着迟滞和稳定的矛盾现象,行政内阁能力低下、活力贫瘠,外交盲目、短见,军事思想机械片面、装备更新慢。这一切导致了法国被动的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查看详情
9月29日,张伯伦与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正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返回伦敦,面对机场上欢呼雀跃的人群,张伯伦不禁高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伟大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但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查看详情
 
绥靖政策及其代表人物、事件
 

《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是法西斯德国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标志着英、法政府推行绥靖主义政策达到了项峰。它不仅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坏了苏联的集体安全体系,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且最终使得英国和法国自身也深受其害。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 【详细】

英国首相:张伯伦  

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任首相。此时欧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胁,张伯伦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让步,想借此换取欧洲的和平。他所执行的政策被后人称为“绥靖政策”。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接威胁英法安全。张伯伦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同日,张伯伦被迫下台,让位给丘吉尔联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张伯伦病逝。【详细】

 
 

欧洲20世纪反犹成风 迫害犹太人绝非只有德国

针对一战的失败,纳粹将战败的原因转嫁到犹太人身上,认为是犹太人出卖了德国,导致德国战败,这就为一战后的反犹主义提供了新依据,同时为德国的战败挽回了一点心理上的安慰。“是犹太人造成的!”这样,社会矛盾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回到欧洲,整个欧洲有很多人希望迫害犹太人。各国的反犹主义情绪是不一样的。二十世纪初到30年代在法国、德国比较强烈,虽然这两国的犹太人被高度同化。 【详细】

 

30年代法国反犹很凶猛

反犹风潮不逊德国的美国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美国出现过两次反犹主义高潮。破坏者不止在一个城市向犹太会堂扫射,针对犹太人的纵火与爆炸并不鲜见。只是反犹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时隐时显,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而变化,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没有泛滥成欧洲历史上犹太人遭受的那种灭顶之灾。【查看详情
反犹主义被藏在文明社会的标签下,在大屠杀中就暴露了狰狞面目。当然,在俄罗斯和其他东欧移民地区,反犹主义从来没有被隐藏过,不过在西方世界形势不同罢了。在纳粹德国之前,法国人的挑唆,导致了反犹主义的升级,法国也成了反犹主义的诞生地,这个启蒙主义诞生的国家。【查看详情
波兰反犹排犹现象始于18世纪。在此之前几百年,欧洲其他国家反犹排犹的情绪、运动已经兴起。波兰在欧洲国家中可谓是反犹排犹的“后起之秀”。18世纪以来,反犹排犹在波兰从未销声匿迹过,既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征服的国家里都再也找不出比波兰人更热衷反犹的国家。 【查看详情
 
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详细】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人。【详细】

 
 

希特勒高举民族主义上台 德国人民疯狂支持纳粹

在德国人的心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并没有输,而是被当权者出卖了。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种种惩罚、限制,则是侮辱德国的标志,再加上数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哀鸿遍野。正是在这种贫穷、屈辱的社会中,产生了纳粹主义。在凡尔赛和约的屈辱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纳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就业的“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其反犹太人的狂热,恢复德国大国地位的许诺有着相当广泛的民意支持。【详细】

 

二战前德国人狂热的支持希特勒

战争,并非希特勒个人意志

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提出的纲领与口号得到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在德国人看来,这就是使德国摆脱困境的良方。1928年后的几次选举结果表明,大多数德国人把纳粹党视为解决德国社会主要问题、实现德意志民族强盛的希望。纳粹党在1932年的选举中大胜,希特勒由此获得了组阁大权。 【查看详情
德国纳粹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到最终夺取政权,有着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在这诸多原因中.经济危机以及其所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其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是纳粹运动的兴起与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还是纳粹运动的发展与夺取政权.经济危机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查看详情
在纳粹统治的短短12年中,德国民众与纳粹领导层保持了高度一致,德国民众被积极地动员起来将自己的命运与纳粹政权融为一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麽在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距希特勒藏身的地堡只有几百米时,纳粹德国的十二、三岁的娃娃兵仍在为保卫他们的元首拼死抵抗了。【查看详情
 
希特勒语录

1——

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2——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3——

如果日耳曼民族不在强大到可以浴血保卫它自己的存在的话,它就应当灭亡。

4——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5——

谎话说得越大越使人相信。

6——

意志的力量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这在历史上已屡见不鲜。

7——

竞争是万物之本,人类不是靠人性原则生存的,而是靠最野蛮的竞争生存的。

8——

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壮大,在永恒的和平中毁灭。

 
 

一战后德国依靠美国资本迅速崛起 改变欧洲力量对比

对德国来说,它是“道威斯计划”最大的受益者。1924~1930年,德国通过“道威斯计划”从美英获得贷款200多亿金马克(其中美国占70%),但它所支付的赔款仅为110亿金马克。来自战胜国的资本为濒临绝境的德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其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入西方大国的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对比。【详细】

 

超级通货膨胀中的德国

希特勒与他的银行家

一次大战最重要的后果,既不是霍亨斯陶格、哈布斯堡、罗曼诺夫三大欧洲王室的垮台,也不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兴起,而是美国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最强有力,甚至决定性的一端,开始闪亮登场。德国伸过来的求援之手,与华尔街的金色魔杖正好一拍即合。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沙赫特。【查看详情
1924年到1933年,在道斯计划和杨计划之下,通过华尔街的国际财团经手流入德国的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最大三笔款项,分别建立和帮助了三家大工业卡特尔。不但美国技术大量流入,美国的投资者直接进了它们的董事会,这三个卡特尔的美国债主和经手人皆为华尔街银行中最显贵的。【查看详情
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出现了,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液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是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是美国的诸多庞大工业帝国。【查看详情
 
二战前德国军工迅猛发展
 

希特勒从当选就为战争做准备

 

一号坦克: 1号坦克首次在实战中登场是在1936——38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

 

Bf109:Bf109的起源是德国空军部30年代的战斗机设计竞赛。首战西班牙…

 

U型潜艇: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U型潜艇。

 

俾斯麦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

 
 
 

哥俩好:二战前苏联与德国20年的亲密岁月

在许多人眼里,1945年以前的苏联和德国是战场上的仇敌。纳粹德军的入侵夺走了2700万苏联公民的性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不过就在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却隐含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20余年的军事合作。这种合作并非始于斯大林与希特勒所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苏就开始了军事合作。【详细】

 

两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曾几何时,苏德也亲密无间

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德国和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这就是开辟长达20余年苏德合作时代的《拉巴洛条约》。根据条约,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随后,两国又缔结了一个秘密军事协定。【查看详情
德国派出专家帮助苏联建立三个大型兵工厂,德籍专家一度占苏联军工企业外聘专家总人数的80%。两国军事技术和人员的交流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形成了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局面。斯大林对双方的合作关系相当满意。1929年5月31日,斯大林:“我想……我们与德国人的事情将运行良好。”【查看详情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两国商定:在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化的情况下,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将成为苏德利益范围的边界。即里宾特洛南—莫洛托夫线。17日,苏联从东部入侵波兰。28日,苏德签订边界友好条约,波兰再次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查看详情
 
惨烈的苏德战争
 

苏德战场上的尸横遍野

 

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反对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开始到1945年5月苏联攻占德国首都柏林为止。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详细】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而载入史册,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大约有200万人死亡,其中50万是平民。 【详细】

 

双方伤亡情况

苏德战场惊人的伤亡。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残。【详细】

 
 
 

民族主义圈套圈的捷克与德国苏台德地区之争

一战结束,古老的秩序也告结束,欧洲开始按照现代概念规划国家,本着民族自决的原则建国,于是出现了那个著名的无解方程,“一个国家究竟是一块土地,还是一群同种同源的人民。如果是同种同源的人民,哪一个共同因素应占优先地位,种族、宗教或语言?”苏台德地区就成了矛盾焦点之一,德裔要求民族自治,回归德奥大家庭,布拉格政府要保住领土完整。捷克的德裔加入德奥大家庭的努力二十年未平息过。【详细】

 

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欧洲示意图

一战结束后捷克人,终于摆脱了哈布斯堡几百年的统治,但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空气中弥漫着对日耳曼人的轻蔑和侮辱,甚至发生野蛮恶性事件。美国大使柯立芝就曾见证捷克警察暴力对待苏台德的和平示威者,杀死54人,包括女人和儿童。这也使得纳粹进入苏台德的契机。【查看详情
从二战以及波兰的历史上,毫无疑问波兰是颇为值得同情的;作为夹在苏德之间的小国,它在二战前夕的某些外交选择也是可以谅解的。然而波兰在巴黎和会以及1937年淞沪抗战时期两次公开支持日本就绝对不值得中国人原谅了。而抛弃公理的波兰在很长时间也得到了应有的教训。【查看详情
波兰人对此所阐明的论据是:捷克斯洛伐克反正免不了要瓦解,波兰从中可以收复它被夺去的领土,这是波兰的利益所在,让波兰这样增强并扩大而成为介于德俄之间的东欧中立集团的领袖,这是法国的利益所在。此种贪婪、误断加在一起的论据就成了不坚持原则的非常充分的理由了。【查看详情
 
二战前欧洲形势图
 

1935年3月16日,《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兵役制,从而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

捷克总统 贝奈斯  

爱德华·贝奈斯(Edvard Benes,1884年5月28日出生于捷克皮尔森附近,1948年9月3日逝世于塔布尔附近)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总理(1921年~1922年)和总统。慕尼黑协定签署后苏联曾经表示愿意相捷克斯洛伐克提供军事帮助,但贝奈斯以不现实为由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至今为止对苏联这个建议是否怀好意仍有争议。【详细】

约瑟夫·毕苏斯基  

1926年他发动军事政变,担任国防部长,成为波兰实际上的独裁者,1934年与希特勒签订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在华沙去世。他是波兰历史上一位能力超凡、手腕灵活的政治家和统帅,他重创苏军的业绩使备受俄国欺压的波兰恢复了自尊和自信。【详细】

 
 

瑞士: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的中立国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详细】

 

西班牙明智的独裁者佛朗哥

土耳其也是“中立国”之一

1940年7月8日,瑞典向德国妥协,同意德国经由瑞典境内向挪威运送军事物资,并同意德国军队在境内通过。德国在库尔斯克的坦克决战中失利后,1943年4月,瑞典终于决定不再替德国运输物资和士兵。在战争期间,瑞典共运送214万德军士兵和10万节车皮的物资到前线。【查看详情
大权在握的佛朗哥并不甘心当附庸,不仅在二战中一直保持“中立”,而且拒绝希特勒假道夺取直布罗陀的要求。为安抚德国,也为轴心国的胜利中分一杯羹,佛朗哥决定以志愿军团的名义参加“巴巴罗萨”计划。蓝色师在东线的最终伤亡数字为:3334人阵亡,8466人负伤,326人失踪。 【查看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宣布中立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纳粹的入侵,它在1941年春德国占领巴尔干半岛后迅速同纳粹签订了友好协定。土耳其没有公开反对纳粹,而纳粹也并未侵犯土耳其的边境。总的来说二战期间土耳其就像在绷紧的钢丝上的杂技演员,努力在轴心国和盟国之间寻求平衡。【查看详情
 
二战被德国吞并的国家
 

比利时: 1940年5月28日,利奥波德国王命令比利时军队向德国投降。

 

荷 兰: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组建流亡政府。

 

法 国:1940年6月25日,法德停战协定正式生效,法兰西沦于德国的铁蹄之下。

 

丹 麦:1940年4月9日,弱小的丹麦在未赶及向德国宣战下已经迅速战败及投降。

 

挪 威:挪威军队于1940年5月3日投降。挪威国王和政府撤往英国(6月7日)

 

奥地利: 1938年3月12日,德国正式兼并奥地利,德军开进维也纳。

 

波 兰: 1939年9月1日爆发德波战争,波兰被德国及苏联入侵,最后被瓜分亡国。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派出代表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相信很多善良的人,在看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景之后,总会将思绪转向自己从高中历史课本中得来的历史知识,费力地思索:为什么纳粹德国能够坐大到如此的地步,最终给人类造成如此大的伤害,而英法美只是在“绥靖”?是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莫非资本主义列强的政治家的智商骤然降低了?还是他们总想着灭亡苏联,而忽视了纳粹?如此林林总总的问题,充斥着我们的头脑,然而,事实却远在我们所知的范围之外,因为我们所知的根本就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