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2009年04月03日 03:4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三是办企业的资金,大部由张之洞在地方自筹,清廷拨款很少,不同于洋务运动初期兴办的几个大型军用工业,全部资金靠清廷拨款。张之洞所办近代工业的全部资金,估计含银圆达2300余万元,他自筹这笔巨款的过程,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既伤透了他的脑筋,又显示了他的气魄和毅力。如在广东为铁厂筹募到的一笔闱姓巨额损款,原来是向赌场募来的,可见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又如湖北枪炮厂的经费十分困难,每年经常费需银80万两,半数无着落,东挪西移,到处借款,至1907年底,竟亏欠汉口华洋商款达500余万两,无力归还。

四是知人善任。如重用毕业于广州同文馆的蔡锡勇担任汉阳铁厂的首任总办,蔡全身心扑在铁厂的筹建上,直到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如重用政坛怪杰辜鸿铭为幕僚,平等相待,言听计从,在帮助筹建企业中起了不小作用。又如当汉阳铁厂办不下去时,张之洞不愿接受外商投资合办,毅然交付给盛宣怀接办,尽管盛是与自己有嫌隙的李鸿章门下红人。尔后盛宣怀终于把汉阳铁厂扩充为汉冶萍公司,成为远东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事实证明张之洞这一着确是走对了的。

五是敢于向西方引进新式而全套的机器设备,不惜重金聘用大量的外籍技术人员。这比起初办的洋务企业是一大进步。例如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机器设备,大都不是整套订购,而是东拼西凑和陆续添置的;聘用的外籍技术人员,专业往往并不对口。

六是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如刘坤一,奉旨查办张之洞的办企业情况,想以严刑拷打从张之洞手下人员口中,特别想从张的小舅子游芝寰口中,逼供出张的贪污劣迹,但结果一无所获。证明张之洞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

但由于时代、阶级和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张之洞办企业的短处也有以下四端:

一是缺乏科学知识,胡乱引进炼钢炉,造成汉阳铁厂在经济上吃了大亏。张之洞在1885—1889年间担任两广总督任内,便打算创建一炼钢厂,为芦汉铁路制造钢轨。但煤在何处,铁在何处,事先毫无着落,便电嘱驻英公使刘瑞芬定购炼钢厂机炉。刘即委托英国梯赛特厂承办,厂主答复说:“创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焦煤,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若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可以起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4〕刘据以复张,张之洞不但不按照厂主的科学规矩办事,反而口出大言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耳。”〔5〕刘只得再和梯厂厂主商量,厂主便采取敷衍主顾办法,照英国酸法炼钢配置大炉,另照碱法配置一小炉,连同熔铁炉等设备,一并交货。1889年,张之洞奉令调任湖广总督,钢铁厂决定移设湖北,在英厂定购的机炉,也陆续运至武汉。张之洞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盛宣怀手里弄到了大冶铁矿,又找到了王三石、马鞍山等地的煤矿,选定了汉阳龟山脚下作厂址,建成了汉阳铁厂,至1894年6月开始生产钢铁,前后共支出规银560余万两之巨。结果,马鞍山等矿的煤,勉强炼成的土焦根本不合用,只得向德国购焦数千吨搀合土焦使用,每吨代价高达规银20余两。后改用开平焦,每吨也要17两,成本太高,炼出的钢铁又不合规格,被迫于同年11月停产,交给盛宣怀去官督商办。盛接办后,花了很大力气办了萍乡煤矿,解决了焦煤问题,好不容易炼出了钢轨,可是经各铁路化验下来,含磷太多,容易脆裂,不能采用。盛宣怀只得于1904年派铁厂督办李维格,偕同洋工程师,携带大冶矿石、萍乡焦煤及铁厂所制钢轨及零件,出国求教。经英国专家化验结果,才发现酸法大炉,不能去除大冶铁矿矿中的磷,炼出的钢含磷0.2%左右,铁路钢轨含磷量要求0.08%以下,才不至于脆裂;而碱法小炉炼出的零件,则含磷量少,可供轧制钢轨;铁厂必需拆除酸法大炉,改装碱法马厂炼钢炉才行。于是,盛宣怀不得不下决心重新改装铁厂的炼钢炉,整个改装工程于1908年完工,共花费规银300余万两。改装工程完工后,铁厂才炼制出头等马丁钢,轧制出大量合格的钢轨,开始走上了正常的生产之道。汉阳铁厂是近代中国早期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由于创办人张之洞既缺乏科学知识,又不听人家劝告,反而大言不惭,盲目引进,竟前后耗费了规银千万两以上,耽误了近20年的宝贵时间,走了那样长的一段冤枉路;而企业本身,已是负债累累,百孔千疮,终于为东邻日本所控制,未能获得正常的发展。这一历史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二是刚愎自用,官气十足。这主要表现在铁厂选址问题上。在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不少人主张以厂就矿,铁厂厂址应选在邻近大冶铁矿的江边,即石灰窑黄石市一带,亦即后来的大冶钢厂之所在地,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铁矿砂的运费。然而张之洞以不便亲自控制为理由,坚持仍设在汉阳龟山脚下。当有些外籍专家反对厂址设在汉阳时,几乎引起张之洞大动肝火。

三是同商人合作不够融洽,强调官办。这突出表现在原来是官商合办的北纱局,结果因商股方面感到张之洞官气逼人而心存疑虑,中途要求退出,只得改为官办。这后来又影响到南纱局的资金难筹,始终未能建成。

四是不熟悉商情,不善于按市场规模办事。这主要表现在原来布纱两局,年有盈余,《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新设外商纱厂投入竞争,两局便败下阵来,连年亏损,被迫停产,出租商办;而一经商办,不久便能扭亏为盈,一直发展到成为裕大华民族资本集团赖以发家的基础。

总之,上述张之洞办企业的长处和短处,集中表现出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张之洞,仍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而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官僚企业家”。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姜铎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