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不动声色改组军机处 显示政治手段不凡
2009年10月23日 17:39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作者:喻大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道光继位之初,接收了他父亲嘉庆皇帝军机处的原班人马。嘉庆在位时,也曾经豪情万丈,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再来一个“康乾盛世”。虽然勤于治理,但嘉庆治国无方,越忙活,效果越差,加之年龄不饶人,精力越来越不济,最后也就懈怠了。于是就用了这班“泥瓦匠”军机大臣,帮他和稀泥,东涂涂,西抹抹,粉饰太平。

道光继承大统后,此时的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已经66岁,二把手戴均元已有75岁高龄。道光帝多大年纪呢?39岁。君臣之间年龄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而且这样一班人能力不大,脾气却不小,经常倚老卖老,对新皇帝也没做到毕恭毕敬。所以,道光帝意识到军机处得换换血了,这些人非调换不可。再说,皇帝都更新了,军机大臣也不能亘古不变啊。

但是,撤换军机大臣终究不是件小事,他们那一个人不是位高权重、根深脉长,不是想撤就撤,撤就撤得了的。要想撤得漂亮,总得言之成理。这个理由去哪里找呢?

出乎意料的是,道光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在登基大典举行完的第十天,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初七,道光就抓住了“遗诏事件”,以此大做文章,从而成功撤换领班军机大臣。

按照惯例,每位皇帝驾崩后,都要以他的名义发布一道“遗诏”,以示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期望。说是“遗诏”,实际上是新皇帝命军机大臣以先皇的口吻拟定的。

嘉庆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命军机大臣拟嘉庆遗诏。因为嘉庆死在避暑山庄,故遗诏中免不了提及此地,其中遗诏中有这样一句话:“况避暑山庄为皇考降生之地”。所谓“皇考”就是皇帝已故的父亲,这里的“皇考”指的是嘉庆的父亲乾隆,此话的意思是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起草者的用意无非是以此烘托该地的神圣气氛,却无意间触及了一个异常敏感的问题——乾隆皇帝到底生在哪里?是嘉庆遗诏中所提到的避暑山庄吗?

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翰林院编修刘凤诰。《遗诏》经道光皇帝批准颁告天下,文武百官都没挑出什么毛病,一切顺顺溜溜。可问题就偏偏出现了。一个在诺大的京城,官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七品芝麻官——翰林院编修刘凤诰开始发问了,他又怎么会有如此的洞察力呢?

原来,清朝每个新皇帝上台后,都要主持编写前一任皇帝的《实录》,记载先帝言行功业,以备借鉴和纪念。在二十多年前的嘉庆初年,刘凤诰参加了编纂乾隆皇帝的《实录》,最早发现了关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当时,人们多认为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不少歌颂避暑山庄的诗都曾提到这一点。刘凤诰一整理史料才知道,乾隆皇帝自称生于雍和宫,且在自己的诗集中就说过三次。

相当矛盾!一个人不能有两个出生地啊!于是,刘凤诰将此矛盾上交,将球踢给了嘉庆皇帝,请他圣裁。到底是避暑山庄还是雍和宫,请嘉庆皇帝选一个。

嘉庆皇帝也感到意外,他原来也以为父皇生于避暑山庄,并且嘉庆也写过这样内容的诗歌。翰林院编修刘凤诰把乾隆诗集中自称出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黄签,呈送嘉庆审阅。嘉庆皇帝一看既然父亲自己说生于雍和宫,那就雍和宫吧,于是《乾隆实录》中采用了乾隆出生于雍和宫的说法。

可以说,嘉庆皇帝根本没有重视这一问题,也没有予以解决,因为《乾隆实录》虽然采用了生于雍和宫的说法,但《实录》只抄写五部,放于紫禁城、圆明园、沈阳故宫等地,别说老百姓不能看,就连军机大臣一般也无权查看,而对社会上流传的乾隆生于避暑山庄的说法并未加以禁止、纠正,甚至连嘉庆公开发行的《诗集》中关于乾隆生于避暑山庄的说法也未作调整修改。君臣都没拿这个问题当回事,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但是,如今《嘉庆遗诏》重提乾隆皇帝出生在避暑山庄,这轻松一笔又翻出了陈年老账。

陈年老账,新祸根源

对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刘凤诰最清楚不过了。他之所以最终下定决心举报这一问题,还在于他与此时主持军机处的托津有着较深的过节。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军机处   改组   道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喻大华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