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天空渐渐高远。
秋天是一个适于远足游历的时光,是一个收获的时节,同时这个季节容易让人无端生出感慨,登高而怀古。这些天,我就一直在想,很多国人对历史有癖好,中国史籍汗牛充栋,历史文化如此丰厚,这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期而至的热情
历史学肯定不是“显学”,但近年来大众对历史的热情,又分明感觉得到,这从央视“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及其影响便能见出。
有人也许不知道,“百家讲坛”也曾遭遇收视率几乎为零,也曾面临“末位淘汰”的危机。二零零一年七月,该节目随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但收视率很低,一直徘徊在后几位。
二零零四年五月,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播出了,很快赢得了许多观众,“百家讲坛”出人意料地迎来了命运的转折。自那以后,历史讲述便成了这个节目的主要内容,多位学者、教授登上讲坛,有毛佩琦讲解明十七帝、易中天品三国、蒙曼讲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王立群读史记、隋丽娟说慈禧、纪连海讲和珅、袁腾飞讲两宋等等。
“百家讲坛”造就了不少名人,阎崇年、易中天、纪连海、袁腾飞、于丹等人的名字家喻户晓,几乎每位讲解者登台授课后都会出书,出版社也都会举行隆重的签售仪式。一次,有“粉丝”在售书台前打出了“我爱李宇春,更爱易中天”的标语,其狂热不逊于对“超女”的追捧。
如此“成王败寇”
几年来,每天中午只要没别的事情,我都会坐在电视前收看“百家讲坛”,仔细听了上述学者、教师的讲座。我的大致印象是,受电视传播特点和观众文化素质与偏好的影响,各位讲解者多着力于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细节的描述,都力图讲出“趣味性”,用“故事”把受众吸引住,大量的史料、佚闻、传说乃至演绎,占满了每天的课时,却少有学者对历史脉络给出清晰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多数讲解者都过于看重和表述历史人物的事功及“历史地位”,极少有人从正义、道德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人物与历史事件。
有一天,听完讲座后,我赶紧去一个会议采访。由于到早了,便在会堂一角坐下,旁边有五、六个机关干部在聊天,原来他们也是刚刚听完讲座,正聚在一起借开会之前的时间议论战国及秦汉人物。
他们有钦佩秦始皇早年命运坎坷、却终能统一天下的;有讥讽项羽虽英气逼人但心胸狭窄难成大业的;有钦佩刘邦虽布衣出身举止不雅可知人善任的;有夸奖曹操赏罚分明唯才是举的;有说曹操手段虽毒却仍是一世枭雄的。
中间有一人批评曹操疑心过重,错杀了吕伯奢一家,还留下“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狠毒的话,但马上有人说曹操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说古往今来多数人都装正人君子,只有曹操说出了真心话,这就是他的不同凡响。我一边读着一份报纸,一边听他们议论,我没有听见有人提及“七雄争霸”的连年战火对百姓的蹂躏,没听见有人指斥秦军坑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的残暴,也没见有人谴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野蛮。
当然,阐释和传播这种“成王败寇”历史观的,不仅仅是“百家讲坛”,多年来的历史研究和教学,虽然声称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其实都多以事功和成败为最终衡量,以所谓“历史作用”来定评人物。流风所及,使得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皇朝》和《雍正皇朝》,可以把皇权和皇帝作为歌颂的对象,而敢于反抗皇权和皇帝的人,则非贪即奸。这种逻辑演进到最后,电视剧的编创者竟公然为雍正大兴“文字狱”的暴行做起翻案文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吴小彬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