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届的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越南国内的大事。每逢会期临近,越南全国都会参与到执政党的大会中。鼓励在全国范围内讨论事先公布的大会政治报告。根据讨论结果对报告进行修改。这个形式别具一格。那么越南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究竟是怎样的会议?它在酝酿和召开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哪些别开生面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时又体现了越南党和国家的怎样选择和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和体味我们邻居越南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网友评论】

 
 

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五年开一次

按照《越南共产党章程》,越南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贯彻落实上届任期决议的情况;决定下届任期党的路线、政策;根据需要补充、修改党的政治纲领和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的人数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时,代表有权评议、质询被提名的候选人;选举名单由大会讨论并表决通过;实行无记名投票;当选人应获得半数以上代表或半数以上正式党员的赞成票。2011年1月,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首都河内美亭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详细】

 

会议内容缺少悬念

越共产生“弱势总书记”

越共在程序性、规范性的轨迹上已平稳运行了二十多年,越共党代会实际上缺少足够的悬念。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外界最关心议程:人事和路线方针,也早就摸索形成了一套在会前大体确定的程序。某种程度上党代会只是将业已经过充分讨论、消除分歧的最终结果付诸表决并最终公之于众的程序。 【详细】
人事问题虽是越共十一大的重头戏之一。但在此之前,大盘已经确定。十届十五次会议上,政治局还推介和补充越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人事名单、主席团、秘书团等人事工作报告等提请中央审议和决定。匿名越南党报资深记者称,知识分子中的舆论,一年前就已经知晓了阮富仲将要当选。 【详细】
拥戴“弱势总书记”在越共而言早已是不成文的惯例。“越南媒体公开报道政治局委员得票排名,张晋创、冯光清、阮晋勇得票位居前三,阮富仲得票第八,却当上了总书记,这说明总书记的产生并不完全由中央委员会的选票决定。”集体领导、高层限权、交接班制度定型凸显自身特色与规律。 【详细】
 
越南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
 

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是越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中央委员会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提前或推迟召开,但时间不得超过1年。 【详细】

 

代表大会的代表如何产生

任期结束时,党委召开大会,事先向下级通报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召集大会的党委应决定代表数量,按党员数量、直属党委数量及各党委的重要程度分配名额。
    出席大会的代表须经大会审查资格并表决通过。召集大会的党委不得取消由下级大会选举的代表资格,但对已被停止参加组织生活、参加党委活动、被起诉、控告或拘留的代表除外。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党员参加,且有三分之二以上直属党组织派代表出席时,方为有效。 【详细】

 

中央委员会如何选举

中央委员会认为必要或有半数以上直属党委要求时,中央委员会可召开特别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名单由大会讨论并表决通过;实行无记名投票;当选人应获得半数以上代表或半数以上正式党员的赞成票。
    获得半数以上赞成票的人数多于应选人数时,票数多者当选;按票数多少排序产生的名单末尾有多人票数相同且人数超过应选人数时,应对票数相同者进行重新选举,得票多者当选,不需获半数以上赞成。重新选举后票数仍相同时,由大会决定是否重新选举。一次选举所产生的委员人数未满规定人数时,由大会决定是否再次举行选举。 【详细】

 
 

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过程:以越共十一大为例

从2010年四五月间起,越共全国基层党组织就开始选举新一届党代表。在准备会议期间,十一大筹备小组就已经确定了八天会议的全部日程和议程。而会议的召开过程也是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的。越共十一大开始于1月12日,最先开始审议了十届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而这份政治报告也在经过审议后通过媒体向全国公布。而在选举方面,大会筹备委员会最终提名了218名中央委员,最终175人当选。闭幕式上致辞最后阮富仲高呼口号“伟大的胡志明同志永远与我们同在”。【详细】

 
 

权全国代表大会的基础:全面铺开的越共基层民主选举

逐步扩大的民主选举试验,从越共十一大一年前就已经陆续展开,并成为十一大召开的准备工作和背景的一部分。政治局提出了一系列试点新主张,包括基层党组织大会直接选出常务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县级、省级党部大会选出书记等。直选试点在省委书记、基层党委两个层面同时展开。直选是一项新政策,并未在越共党章和选举条例中出现。不过,一切尚在摸索之中:据陈留海所言,这在基层党委会中十分成功。他认为,这对党的领导改革和加强民主非常有意义。 【详细】

 
大比例差额选举:
越共代表大会选中央委员

越共十一大开幕后,从1月15日开始进行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换届选举,它采用的是公开的差额选举。经选举,被提名候选人中175名当选中央委员(差额为24.57%)、25人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差额为144%),点票组组长郑龙边向大会公布名单。人事讨论以及越共新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产生前后耗时4天。包括了小组讨论、确定候选人标准、确定候选人名单、选举人数、从候选人名单中大比例差额选举产生当选者等一套完备程序。这被普遍认为是越共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 【详细】

政治局中选最高领导
十大是否差额选总书记成谜

新的中央委员会产生后,立即召开的一中全会产生党的新领导集体,这个过程却高度不透明。只知道是从政治局里面选出总书记,并不通过大会,也没有代表的监督。因此并不能确定总书记到底如何产生。有说十大并无差额选举,只是在中央委员中进行了实验性的民意测评。农德孟票数高过阮明哲。而在最终的投票中,则只有农德孟一个候选人。又有说法,党的总书记在实质上已经进行了差额选举。先在中央委员中进行了有差额的投票,之后只将得票最高的人选提交给政治局进行等额投票。【详细】

激烈讨论与一致通过:
越共代表大会体现民主集中

越共将政治报告提前公布,并允许讨论,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传统令其不得不承受来自党外的巨大质疑和批评声。这次代表的意见能够提交大会上讨论表决,以前仅仅是提供给中央的参考。之前决定权不在代表手中,这次由代表决定。闭幕式上的表决显现了传统的共产主义式的“先民主后集中”:大会以100%的同意意见表决通过了《越南共产党党章》的全部内容;以100%的同意意见表决通过了越共十一大的决议。如新任总书记阮富仲在闭幕式描述,是“激烈和民主地讨论并一致通过”。 【详细】

 

越共权力结构的形成:复杂的历史机缘巧合

越共历史上不乏权争派斗,但表现形式总体较为温和,既未有过急风暴雨的大整肃,也没出现过“超人领袖”。相比而言,越共的意识形态一向也不是特别激进。越共总是在正确的时间跟对了“正在正确”中的大哥。赫鲁晓夫掀起反斯大林化运动,警告越共比较过火的“胡志明个人崇拜”宣传,越共立马认错。越共的土改、反右、改造、造神一样不少,虽然造成很多灾难和困难,但在苏联指导下相对温和并经常得到纠正。越共刚效法苏联完全建立起一套苏式政经模式,苏东局势发生变化,它又把学习的目光投向改革的中共。集体领导观念、高层限权、交接班制度逐渐定型并凸显自身的特色与规律。【详细】

 
越南民主的尝试:政治报告的全国讨论
 

政治报告的全国讨论:越南共产党的尝试

越共将政治报告提前公布,并允许讨论,公开征求意见,从最近两届党代会的民间讨论结果来看,尽管也有温和的声音,但如果将各种反对声综合起来,对越共政治报告几乎构成了“全面否定”。
    越南国会、祖国阵线、胡志明共产青年团等各种政治组织,以及各省知识界、宗教界、少数民族代表、越南海外侨胞代表等都被组织就此讨论并提出意见。【详细】

提前公布政治报告的源起  

越共全国党代会提前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始于1986年越共六大之前。这一年也是越南革新开放的开始。当时越共提前两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在全党进行讨论,然后对文件草案作了重大修改,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此后的越共七大、八大予以延续。到2001年越共九大,草案公开范围从全党拓展到全国。越共通过新闻媒体广而告之,向全民征求意见。 【详细】

最热烈的讨论:越共十大  

2006年越共十大前的大讨论则被认为是历年来的高潮。这一年2月2日,越共在报纸和互联网上公布《十大政治报告草案》,讨论热烈空前。十大前越南媒体的讨论尽管大胆,但有底线。主流的观点是希望越共自我革新,自我民主化,承认越共依然是越南的精英。今天的越南社会,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盛行,也令意识形态问题逐渐淡化,越共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容忍度。 【详细】

政治报告讨论的过程  

2010年3月底的越共十届十二中全会后,越共中央政治局将十一大的各项文件草案发给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1991年纲领》、《十一大政治报告》以及《2011-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当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各项文件在大众传媒上发表以征询全体国民意见。讨论甚至形成了论战。媒体也承担了讨论的职能。【详细】

 
 

第一次在国内的全国代表大会:越南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越南劳动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1年2月在越北中央根据地召开。这个大会分前后两个阶段,前半截悬挂的会标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半截则被改为“越南劳动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政治报告》是由胡志明作的。他回顾了越南党建立和战斗的历程,明确提出了两项任务: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创建越南劳动党。长征作了《论越南革命》的长篇报告,阐述了新时期的行动纲领。这次大会是越南党在其国内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澳门举行)。这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越南党开创新纪元,标志以胡志明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详细】

 
 

越南改革开放的关键: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1986年12月召开的六大成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焦点。越共六大比较“全面地、深刻地”检讨了越共在过去10年工作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失误。实际上,这就是对过去黎笋路线的否定。越共六大决定,继续推进经济改革,把党的中心工作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改革的意义上说,越共六大最重要的成果是初步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使改革在组织上有了保证。政府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进入中委人数比上届增加,主张改革的阮文灵当选为总书记标志着改革者在中央决策机构占上风。【详细】

 
 

越南民主的大胆尝试:越南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

2006年越共十大前的大讨论被认为是历年来的高潮。这一年2月2日,越共在报纸和互联网上公布《十大政治报告草案》,讨论热烈空前。此次大讨论形成了尖锐的争锋。越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原院长、原越共意识形态高级领导和理论主笔阮德平(NguyenDucBinh)被认为是保守派,极力维护党的阶级纯洁性,但在争论中遭到了普遍的反对浪潮。十大前讨论的热烈程度超过了十一大。越共十大之后,党员自此可以自由从事私营经济,工商业者也可以入党。【详细】

 
越南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
 

最近20多年来,越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执行革新开放政策,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成就,受到国际瞩目。同时,越南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对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做出了许多到目前为止相当成功的探索。【详细】

实现最高权力交接制度化  

绝大多数领导人在任职届满或到达退休年龄时从领导岗位上平顺地退下来,每次最高领导职务的交接都能够和平顺利地进行。越南几乎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初就基本上建立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限任期制度、到龄退休制度、和平有序的交接班制度,这是越南的突出之处。【详细】

为何能够平稳交接  

无人具有胡志明那样的魅力和权威,越南共产党不能不实行集体领导体制。经济上只进行了非常短暂的集中化过程,就很快分权化了。政治文化上有制度重于个人的传统以及权力斗争温和进行的传统。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经验和教训可能也给越南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详细】

越南党的制度化的影响  

为越南的政治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越南积极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为越南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越南国会和社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创造了条件。【详细】

越共党内民主维护执政地位

民主风气抬头越共完善政策

越南走出意识形态的试转型验

为了维护其执政地位,越共近年来推动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让国会更加富有活力和实行更多的党内民主。在面对一个日益活跃社会时,越共展现出灵活性但也有自己的底线。越共享受了经济开放的好处,但在政治上仍是一个列宁主义式的政党,在党内进行争论是一回事,反对这个党是另外一回事。该报道说:越共可以接受清谈式民主,但不能容忍反对其领导地位的活跃组织的存在。【详细】
党外民主的开放,对越南最高领导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除党内外舆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党专政等基本理论提出质疑之外,政府总理都曾险些被起诉。越共对于民主的放开似乎充满自信:越共强调民主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即民主要建立在纪律、纪纲之上……因而越共不担心民主的扩大会影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党内外民主的缓步放开,与一党专政的坚守之间的矛盾,引发外界不同的评价,越共十一大各报告中,放还是收,民主还是集中的矛盾再次显露。【详细】
有分析认为,越共十一大意味着地方力量的崛起:175名中央委员和其中25名候补委员,来自地方的委员为历届最多,约占49%。这届中央委员58%为连任,42%是新人,具有年轻化、专业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太子党出身的中央委员为数亦不少。对此,越南社会舆论有质疑:“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家治主义?”【详细】
越南的革新开放始于1986年,它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翻版。但当时意识形态之争是其最大的障碍,当中国早已解决姓“社”姓“资”之争时,她还在为“私营主能否成为共产党员”而头痛。进入90年代,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越南学者认为越南是“船小好调头”,搞国会直选时就不会顾虑那么多。【详细】
 
越共政治结构演变历程
 

越共历史上不乏权争派斗,但表现形式总体较为温和,既未有过急风暴雨的大整肃,也没出现过“超人领袖”,即使“胡志明伯伯”亦是如此。 【详细】

“四驾马车”  

二大政治局“四驾马车”为:胡志明、长征、黎笋、范文同。“长黎范”围绕胡为中心的高层权力结构成型。 【详细】

权力的平衡  

长征是与“胡伯伯”“不太亲”;“胡伯伯”有“莫斯科”大法统;黎笋可以帮“胡伯伯”平衡长征;范文同性格随和中立。 【详细】

制度的确立  

总书记黎笋去世,长征过渡了几个月,六大上交班阮文灵。而集体领导、高层限权、交接班制度定型,并凸显自身的特色与规律。【详细】

 
 
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从开始到结束所体现出来的大胆和自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主动公布大会政治报告并发动全国讨论,允许和直面党内和社会各界的质疑和异议,听取各方意见。大比例的差额选举,激烈的讨论和投票否决,一切都显示出他们在走出意识形态的转型试验中迈出了怎样的步伐。越南共产党在推动改革的同时有收有放,以推动国内民主为契机对自己的政策作出修改,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执政地位。推动民主和保持执政的平衡点在哪里?越南共产党一直在不断的尝试。正如越南人自己的描述“越南是一个小国,步子可以大些”、“船小好调头,没有那么多顾虑”。这一切,对于我们,也许有可以提供借鉴的意义。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