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油价暴跌拖垮苏联是美国的“阴谋”吗?

网友评论()2014.12.18 总第27期 作者:兰台

引言:最近五个月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近四成,给俄罗斯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作为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俄罗斯过半收入源自石油和天然气。受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该国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美国《纽约邮报》发表评论称,自6月以来卢布已经贬值近40%,这大幅提高了通货膨胀,也让俄罗斯企业难以偿还债务。除非能源价格反弹,否则俄罗斯将陷入痛苦的衰退和预算危机。

此情此景令许多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原油价格急剧下跌,那次危机成为了摧毁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有人指出,幕后人为操纵,是造成那次原油价格下跌,以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究竟是否如此,兰台君本期便与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苏联1940年代为开采里海石油资源建造的海上石油城,位于今阿塞拜疆巴库阿普西半岛距陆地45公里处的海面上,人们称它为“oil rocks”。

石油是苏联的命根

众所周知,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结构畸形。1963年,苏联历史上首次为购买大批谷物花费了国家三分之一的黄金储备。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但与此同时,一项重大利好让本该暴露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掩盖了,这个利好就是石油。

前苏联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60-70年代,西西伯利亚发现了巨型油气田,恰逢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1980年两伊战争,均导致了原油的减产,世界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在高油价下,苏联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储备。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获得的巨大硬通货收益,为维系失败的体制提供了决定性的金融资源。苏联经济状况不用任何经济改革就得到了改善,可以大量购买外国先进设备和消费品,还保障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

受到石油红利的刺激,苏联1970-1986年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投入提高了1-2倍。1970-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石油工业占工业总投入的8.8-9.3%,1986年则提高到了19.5%。苏联石油产能1970年为美国的74%,1986增长到了140%;在此期间,天然气产量从相当于美国的30%增长到了133%。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当时许多人认为,油价上涨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稳定下来,沉浸在一片乐观的期许中。

但是其他部门的情况则堪称一片萧条。从50年代的6%、70年代的4%到80年代的3-3.5%,苏联经济持续20-30年增速递减,甚至增长停滞。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1986-1988年,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可以明显看出,苏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甚至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

石油不再万能,苏联人没意识到

但石油价格是否真的如同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到了一定高度就稳定下来呢?后来的事实证明,完全不是。

70年代的石油减产、提价,导致了西方国家工业生产衰退、通货膨胀加剧和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据统计,整个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从1973年的5.7%分别降至1974年的0.7%和1975年的-0.4%,从1978年的4.1%分别降至1979年的3.2%、1980年的1.4%和1982年的-0.3%。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摆脱对石油的严重依赖。

首先,西方国家纷纷调整能源政策,首先是节制石油消费。据日本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估计,1973~1981年经合组织因节能而减少的石油消费量高达3.18亿吨,平均每年节油2446万吨,其中1979~1981年年均节油量更高,达4933万吨,仅此一举,就可以使经合组织减少近100万桶∕日的石油消费量。同时,西方国家重视发展替代能源,并且注重高科技低能耗产业的发展。据统计,198年美国公用事业用煤量比1973年增加一半以上。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和西德每年至少各有一座1200兆瓦或更大的原子能发电站可以投入使用。到1983年,法国已经39%的电力由核电站供应。此外,西方国家成立了统一的国际组织介入国际石油市场,1976年1月19日,国际能源机构正式成立,这使得西方国家形成了集体的能源安全体系。

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八十年代,世界石油的消费量逐渐下降,据1986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报道,“1979年世界石油总消费量为31.25亿吨,而到1985年却只有28.09亿吨;1985年,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7.89%,与1973年相比,石油的比重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1979年到1980年期间,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曾经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但没有人重视其警告,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其远见。

这种对原油需求下行的趋势,早在当年也被我国学者所注意。在发表于《现代国际关系》1983年第04期的《八十年代的西欧经济》一文中,我国学者关树芬就已经指出,“西欧国家为了适应世界能源的新形势,已先后制定了以节能和开发替代能源为中心的能源结构改革计划,降低石油在西欧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重新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据欧洲共同体估计,在1981——90年十年内,成员国此类投资总额约5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可见,进入到八十年代后,原油需求下降带来的价格下跌已经形成趋势,而过度依赖石油出口的苏联经济如果不进行相应调整,灾难性的后果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一根稻草落下

但是,1980-1982年间,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连续衰退并伴之以石油价格下降时,苏联没有人预见到这一情况将给苏联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

更要命的是,苏联此时的原油还出现了开采量下降和成本上涨问题。80年代初期,占苏联石油产量25%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的产量已经出现下滑,西西伯利亚其他巨型油田的产量也在下降。巨型油田中,易采而便宜的石油已经枯竭。西西伯利亚稍小一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投入。为了维持原来的产能,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和物资投入,但国家预算中没有钱来进行这些投资。这就将导致一个结果:当原油价格下降时,苏联将越来越难以用增产来维持稳定的外汇收入。

苏联人已经一再地失去了弥补的机会,最后的结局便不难想象了。

1985年8月,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 200 万桶/日猛增到约 600 万桶/日,秋末更达到900 万桶/日。11 月,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在不到5个月之后跌至12 美元/桶。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按照苏联能源部官方统计,1985-1988 年世界油价下跌,从 1984 年的 212.6美元/吨下降到 1988 年的 93 美元/吨,下降了129%,致使该国四年间共计损失400亿卢布。这令本已问题严重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并成为了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沙特这次增产都被一些人认为是在美国“逼迫”下进行的,但事实上通过分析不难得知,沙特的增产是本国经济的必然要求。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市场石油供应极度充裕,沙特采取了支撑油价的策略,将原油日产量由1980年的逾1000万桶减少至1985-86年的不到250万桶。但与此同时,但其他产油国却并没有跟进,导致油价陷入多年低迷,沙特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出现长达16年的预算赤字。沙特的减产受益最大的恰恰是苏联等开采成本极高的产油国。因此,沙特在1985年改变做法,采取增产降价的策略,把苏联等原油开采成本极高竞争对手“一杆清台”,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事实证明,沙特此举,最终为他们的经济逐渐复苏铺平了道路。这其中即便有美国撑腰,也不应视为“阴谋”,而是顺势而为的“阳谋”。

可以说,在漫长的时间里,苏联过度依赖重工、军工的严重畸形经济体制,早已为其经济种下了不良的种子。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大背景下,苏联人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以至于轻而易举地被一次油价大跌击倒,这背后也潜藏着长期以来的执政失误。

结语:苏联的解体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是几十年来矛盾积累的集中爆发。其中,过度倚重油气资源的畸形经济体制,是导致苏联经济被油价重创的根本性原因,而人为的外力不过是大势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总结历史的教训,如何合理安排经济机构,切实保障民生,才是最值得今天的人们反思的话题,打铁还需自身硬,诚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