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晓中

导语:坚持叛徒叛变出卖了社会主义的人认为苏联是好端端的共产党,所以我们要明确这是什么样的好端端的共产党,好端端的苏联。斯大林时期镇压了那么多人,死了那么多人,很多无辜的人死于大清洗,搞集体化死了那么多人。所以我认为苏联剧变从发生条件来讲还是历史的进步。[详细][返回专题封面]

分享按钮

嘉宾介绍

陆南泉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陆南泉,男, 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南泉

陆南泉 苏联痛失的改革机遇

苏联长期没有实施根本的改革,只是做一些修修补补,最后走进了死胡同,在历史上,苏联曾经多次痛失过重要的改革机遇。

要点介绍

苏联发生剧变根本原因还是制度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和反映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体制问题,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点是去斯大林化

我们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不是苏联社会主义,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去苏联化,去斯大林化。

要点推荐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我认为不是,从它的社会主义结构来讲,这种体制它不可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方式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套东西不可能有效率。

走近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

苏联解体并非在十月革命后就注定了

当时来讲,俄国条件已经成熟,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化,列宁利用这种矛盾搞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注定苏联要失败,但遗憾的是苏联历次改革都没成功。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改革大幅度倒退

第四次改革机会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大大倒退,政治上改革停滞不前,使得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最后苏联的经济是一种线条。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已经非常困难

要说明的是,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联已经非常困难了,经济、政治已经非常困难了,当时很难推行改革,所以我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他的个人问题,有人说当时的苏联已经是癌症晚期了。

苏联经济制度改革史论

计划经济下苏联民众形成了强烈的惰性

从民众的角度而言,民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强烈的惰性,尽管这种体制效率很低,但毕竟生活有保证,拿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还能基本上维持生活,因此广民众处于一种没有竞争的惰性状态。

中俄经济关系现状与前景

苏联意识形态宣传往往同政治斗争结合

苏联每次斗争都跟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化有很大关系,战后意识形态又开始发生斗争,它批判的对象是要求改革的人,改革遭到了批判,刚才我讲了勃列日涅夫便是批判市场社会主义的。

苏联始终没有处理好同知识分子的关系

在社会理论上始终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精神上知识分子不仅受到歧视,而且还渐渐处于政治清洗批判中受害者,由于对知识分子限制,缺乏发挥他们内心必要的宽松的环境,所以很难发挥他们的作用。

叶利钦推行“休克疗法”是迫不得已

为什么采取“休克疗法”?有的人说是因为西方的压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叶利钦搞休克疗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国内供应非常紧张,市场真正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买不到。

part01苏联剧变的四层含义

凤凰网历史: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至今已有20年,以您的研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陆南泉:1991年12月25号,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实际上这时苏联就已经不存在了,但从法律上来讲,是12月26号最高苏维埃开了一个会,通过苏联不再存在的宣言,这样苏联政权就不再存在了,到今年就快要20年了,这20年究竟怎么看,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去理解?

我先讲一个概念,什么叫苏联剧变,现在报刊文章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崩溃了、瓦解了、解体了、垮台了等等,这些说法通俗的讲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是不同的概念。我讲的苏联剧变大概有4个含义。

第一,苏联共产党存在了93年,有1800万党员,一个执政了73年的党垮了,不再执政了,成为在野党,这是一层义。

第二,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共同联盟不再存在了,分崩离析了,这叫苏联解体,一般讲的联解体是这个概念,不能把所有概念都放在苏联解体里。

第三,苏联包括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以后,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宣布要跟斯大林模式决裂,不再搞斯大林模式那套东西。

第四,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都是以人类共同文明为转型方向,不再是对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完善和修补,是转向人类共同的文明和发展,比如自由民主、经济市场化。这些是我讲的苏联剧变的4个含义。

中国对苏联剧变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苏联1991年12月26号正式宣布不再存在时,我们更多的从外因考虑,认为外部原因特别是西方和平演变的因素让苏联垮了,苏联不再存在了。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1989年波兰第一个垮台,波兰先是共产党下台,之后由瓦文萨上台执政,1989年以后,东欧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垮台,当时中国很多人认为,这些东欧国家本来就是民主党在执政,它的经济影响主要是民主党的思想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放这些国家以后,将斯大林模式强加给这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其实共产党的基础并不牢固。

当时认为苏联共产党跟这些共产党不一样,认为他们是自己亲手创造的,时间很长,党员也很多,1991年年底苏联垮,这个时期更多考虑的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但是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期,一个月就过去了。后来从中央领导到学术界都认为这可能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大的变化不是外部原因能起作用的,靠西方和平演变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情况,所以转到内因研究,认为是内因在起作用。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社会制度变迁需要从制度内部去寻找原因,不能从外部寻找,外因说不通。内因可能是经济问题、政治体制问题,包括对外扩张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民族问题,跟西方国家的关系等等问题,从各种情况研究苏联垮台哪些因素起作用,这种研究应该说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各领域都有比较深的认识,并且大家都认为苏联发生剧变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到1996年的时候,中央领导和学术界提出一个问题,就说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起作用,使得苏联发生剧变,但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根本性的原因是什么,能带动其他因素起作用的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后来转向讨论苏联剧变的根本和深层次原因的研究,大家写一些书、开讨论会。

一直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在进行探讨,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后来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和反映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体制问题,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首先没有动力机制,不可能再往下发展,这是一个基本观点。坚持这种观念的人往往是根据小平同志讲的,说到底还是个体制问题,小平讲了很多,小平同志讲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更大的发挥作用,不好的制度可能使坏人起更大的作用等等,连毛泽东这样的人物也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了很多错事,甚至伤害了他自己,伤害了国家,所以根本上是体制问题。

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党出了问题,这个说法本身跟制度、体制问题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因为党的制度本身也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党的制度也是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但这些人把党的问题归结为党内出现了叛变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人,出现了叛徒,赫鲁晓夫、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叛变了马克思主义,成了共产主义叛徒,这个说法很多人不赞成,但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现在还在那里发表重要看法。

我认为要坚持第一种观点,也就是主要问题是制度的问题,这是目前研究出来的结论。

这两种观点背后深层次的分歧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分歧,我想大概有这几个因素:

第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我认为不是,从它的社会主义结构来讲,单一的所有制,一党专政,党政合一,不受限制的无产阶级专制等等,这种体制它不可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方式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指令和计划经济,这套东西它不可能有效率。坚持叛徒论观点的人认为尽管苏联斯大林模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想维护这种体制,维护这种模式,所以美化甚至于认为谁要批判斯大林模式,谁要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东西,可能弄不好中国也会走苏联剧变的这条路。这是第一个真正的分歧。

第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认为它不可能成为基本制度,什么按劳分配、公有制、无产阶级专制、一党专政等等不可能成为基本制度,所以这两个原因就产生了这样的分歧。因为如果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基本制度的话,就等于说我们不能改了,我们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不是苏联社会主义,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去苏联化,去斯大林化。正因为有这样的改革方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使我们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没有走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垮台的道路。

第三,怎么来看待苏联剧变的性质,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我认为苏联剧变从发生剧变的原因来讲,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讲应该是进步,是历史的进步。虽然在叶利钦上台以后发生了转型问题,经济大幅度下滑,民众遭受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工资、养老金都发不出来,相当困难。但叶利钦当政8年经济大幅度的下滑有历史原因,我认为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搞“休克疗法”,搞激进改革,俄罗斯这8年发生大幅度下滑,历史的原因很大:

第一,叶利钦上台时面临的体制还是斯大林苏联模式,没有变,所以他要改变俄罗斯非常困难,转型特别复杂,不像别的国家,因为它毕竟搞了70多年了,过去改革也失败了,他面临的还是旧体制。

第二,苏联时期的经济支柱是军工,80%的工业跟军工有关系,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80年代末,因为苏联垮台两霸争斗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逐渐趋于缓和,因此购买军火的国家越来越少,俄罗斯面临着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军工产品不能进入市场,不能把飞机拿到市场上卖,只能通过国家订购,由于国家订购大幅度减少,加上别的国家购买它的军火也越来越少,这造成它的经济大幅度下滑。

第三,东欧国家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它确立了一个分工,东欧哪个国家主要生产什么,发展哪些部门,跟苏联有个协调,这种分工实际上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规定你给我什么东西,我给你什么东西,价格是固定的,没有竞争机制,年复一年的重复生产产品,本身没竞争能力。1991年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跟它们的经济合作联系也中断了,这对整个俄罗斯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欧国家占苏联对外贸易的70%,苏联原来是半封闭的国家,跟西方市场的关系很少,东欧剧变后,对外贸易中断,经济合作联系中断,这对它经济下滑的影响大概占50%,这是很大的比例,所以我认为俄罗斯经济滑坡不能简单的归结叶利钦搞“休克疗法”,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另外,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共和国都独立了,它们原来是一个国家,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分工也非常明确,瓦解后自己搞自己的,这种经济联系也中断了,如说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棉花,但纺织工厂在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纺织厂开工要棉花,棉花得到乌兹别克斯坦去买,它不可能按照低价提供,会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来提供棉花,所以俄罗斯的纺织工业一下就垮了,纺织工业垮了后轻工业也都受到影响。

叶利钦时期客观上有很多的困难,转型特别复杂,特别困难,所以我认为尽管俄罗斯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但应把这种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普京上来以后,很快就调整了经济政策,整顿了社会秩序,使市场经济有序化,从而使政局稳定,经济很快又发展起来了。到金融危机以前,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并且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去年俄罗斯的月均工资为700美元,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上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只有百分十四点几,贫困人口每天的人均生活补贴标准是6。2美元,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标准是1。25美元,俄罗斯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从政治上讲,苏联解体结束了一党专政,建立了西方式的三权分立,议会制度,总统选举制度,这应该说是质的变化,他在政治上搞民主化,讲法制,讲人道,尊重人权,这应该说是很大的进步。从经济上、政治上来讲,你怎么能说它是历史的倒退呢?所以我不赞同说苏联解体是倒退。

坚持叛徒叛变出卖了社会主义的人认为苏联是好端端的共产党,苏联垮台了是历史的倒退,所以我们要明确这是什么样的好端端的共产党,好端端的苏联。斯大林时期镇压了那么多人,死了那么多人,很多无辜的人死于大清洗,搞集体化死了那么多人。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说苏联剧变是历史的倒退,总的来说,从发生条件来讲还是历史的进步。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

part02苏联解体并非在十月革命后就注定

凤凰网历史:苏联为何长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只是进行了一些修补?

陆南泉:第二个问题说苏联改革,刚才谈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有联系。苏联剧变是不是十月革命以后就注定要失败,注定要垮台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十月革命在条件并不成熟的落后国家发生,按马恩的思想应该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但当时来讲,俄国条件已经成熟,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化,列宁利用这种矛盾搞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因此不能说十月革命不应该搞,十月革命还是应该搞,取得政权后本应该补课发展经济,发展多种经济,要调整自己的政策,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发展民主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碰到14个帝国主义国家围攻当时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列宁提出战时共产主义,一切为了前线,战胜西方的包围,这是逼不得已的事。战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经济上失败了,因为列宁过头了,工农联盟被破坏了,市场没有了,商品没有了,市场交换等都没有了,这把经济结构破坏了,所以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交换商品,提出共产党人应该学会做生意等等,都是为了解决经济的发展。

所以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注定苏联要失败,但遗憾的是苏联历次改革都没成功。本来列宁提出来向新经济转变是好思路,但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在1929年为了加速搞工业化,全面农业集体化,他认为只有通过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人力才能全面发展工业,因此他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路没有成功,被斯大林废除了,所以小平同志讲苏联搞了那么多年社会主义都说不清楚,可能列宁搞了8年新经济政策还比较好,但是后来也中断了,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苏联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就不至于发生1991年的最后垮台。

第二次改革有很好的改革时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社会主义国家不再只有苏联,产生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际威信也大大提高,战胜法西斯德国也使斯大林个人的威信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人民生活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越来越困难,矛盾非常突出,所以大家要求改革,但斯大林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强化了原来的集中体制,他认为苏维埃制度,他搞的那套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能有任何改革,所以又强化了这些制度。

这就失去了很好的改革时机,赫鲁晓夫上来后一看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第一要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他的改革思路有问题,他长期在乌克兰当一把手,知道15个加盟共和国权力非常小,必须要扩大地方的权力,因此把中央各个部取消(基本上都取消,除了国防、军工、外交等部),把权力下放给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105个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实际上他的改革没有通过市场来解决国家跟人民的关系,而是把中央指令性计划转为地方指令性计划,还是一样,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没有变化,从权力转化来讲,条条转向块块领导,本来是中央条条领导的机制,现在一块一块的地方领导,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再加上他瞎指挥,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所以他的改革也失败了,这是第三次改革机会。

第四次改革机会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大大倒退,赫鲁晓夫改革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在政治体制上做了一些改革,比如废除干部终身制,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等等。勃列日涅夫上来第一年在经济体制改革里还延续了赫鲁晓夫进行的那些试验,但大概第一个5年计划完成以后,他就不再搞改革了,因为身边有一大批保守的人包围着他,甚至于到1971年不允许提改革两个字,只能讲完善,这样改革便停顿下来。后来慢慢重新恢复了斯大林主义,取消了干部任期制,干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央委员政治常委这些人常年不动,这样就没有生气。

政治上改革停滞不前,使得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最后苏联的经济是一种线条,斯大林时期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经济低速发展,再后来停滞,到了苏联垮台前,经济是负增长,呈现高速低速停滞的过程。

勃列日涅夫说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到机械化也没有成功,经济体制动不了不可能使经济发展改变,到目前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还是靠大量消耗资源、劳动力。

我把勃列日涅夫时期定位为苏联走向衰老的时期,总的来说是停滞时期,为苏联的垮台创造条件,他执政18年,时间仅次于斯大林的30年,这是非常糟糕的时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第五次改革,勃列日涅夫去世后是两个老年人,时间都很短,一年多一点就死了,苏联那时三年死了三个老人,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当时苏联人很悲伤,因为国家三年死了三个最高领导人。在这种老年政治制,停滞不前的僵化体制下,戈尔巴乔夫上台了,戈尔巴乔夫是比较年轻的,人们对他的期望很大,有人称他可能是第二个列宁,经过三个老年人去世的悲哀虚弱时期,苏联人希望有一个能带他们走出困境的人,所以对戈尔巴乔夫寄很大希望。

但要说明的是,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联已经非常困难了,经济、政治已经非常困难了,当时很难推行改革,所以我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他的个人问题。有人说当时的苏联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挽救它非常困难,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里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从根本上讲,还是这种制度走不下去了,积累了大量矛盾,戈尔巴乔夫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处于困难状态,推动不了,到1989年时提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办法是搞公开性民主化。本来公开性民主化没有错,公开性是要把所有问题揭示出来,大家看我们存在什么问题,但到那时候越来越难,总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所以最后戈尔巴乔夫无能为力了,所以我认为看苏联垮台,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深层次问题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困难和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回过头来总结下,苏联从建国一直到1991年年底垮台,这么长的时间也经过5次的改革,都没能取得成功,有的说改革错误,有的说改革了但是不成功,什么因素阻碍不能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从理论上来讲,理论僵化,对马克思思想的教条化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没有商品经济,经济性质不是商品经济,是产品经济,不是通过交换,不是通过市场,这个理论应该说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讲了这样的话,他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商品经济,那是很可笑的事情。实际上现在回头看,哪个国家不搞商品经济,直接用产品来交换,那是做不到的事情,斯大林教条的对待这些理论,社会主义应该是产品经济,但是后来理论又发展,大家看这不符合实际,应该科学利用商品,科学利用货币等等,仅仅是利用而已。这些国家,包括东欧国家从来没有提出说改革的方向是搞市场经济,不可能,相反市场经济一直受到批判,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最典型最严厉的时期,大幅度批判市场经济,这是教条的一些理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

第二种教条理论,比如说社会制度理论,苏联东欧国家改革有一个最大的理认为不管怎么改所有制是不能动的,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好的所有制,最先进的所有制,改革所有制等于瓦解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所以苏联时期改革都不能触动所有制。在斯大林审定的政治经济的教科书里讲的很清楚,全民所有制代这种体制是最先进的,所以集体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都要向这方面过渡,在这种一统天下的国家所有制下,企业怎么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交换主体呢,真正的商品市场是不可能形成的,这两大的理论卡住了经济改革,注定了苏联经济不能走向市场。

当然中国改革也要向市场经济推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非常困难。苏联到了戈尔巴乔夫快要下台前,经过各方面斗争才提出来人类社会还没有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的经济模式,才承认搞市场经济,但是苏联很快就解体了。经过激烈的斗争才提出来市场经济,认为确实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是最有效的经济方式,不能把它拒之门外,必须用它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第二,政治体制始终是动不了,党的集权、党国合一、党政合一、个人集权,个人迷信实际上一直存在。比如赫鲁晓夫反个人迷信,反对对斯大林的迷信,但后来他自己也搞个人迷信,因为个人迷信是集权体制下的副产品,产生很自然,既然集权是一个人说了算,大家当然只服从这一个人。勃列日涅夫是智商很低的人,到后来也搞个人迷信,给自己大发勋章,有200多勋章,各种好处都捞到,死后有15个卫兵捧着他的勋章给他安葬。他让别人给他写了两部小册子,在报纸上宣传他如何伟大,都要读他的书,不断的讲歌颂他的话。所以回过头来讲,只要有集权体制,个人迷信就很难避免,所以政治体制不改革,整个制度就动不了。

第三,苏联后期出现了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到后期更加定型化和扩大化。特权阶层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存在,斯大林为收买高级官员,给他们很多特权,医疗、住房、旅游、修养、特供商店等等,这些人害怕一旦下去或被镇压极后什么特权也没有,所以非常兢兢业业的服从高度集权体制,服从斯大林个人,这实际上到后来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特权阶层更加庞大,定型化,据统计特权阶层概有70万,加上他的家属总共有300万人,这些人从根本上来讲不想搞改革,更不想搞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动不了,整个制度都动不了。

第四,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从沙俄时代俄罗斯国家的特点是两个:集权、扩张,沙俄时期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权力都集中在沙皇手里,人们已经习惯这种集权。另外是扩张,到处扩张自己的地盘,这种影响也影响苏联的领导人,尽管他们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众也有这种心理,希望有一个好皇帝,希望有这种集权,一定程度习惯适应、容易接受。对外扩张需要集权,需要集中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军事工业,从客观上同样要集权。

从民众的角度而言,民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强烈的惰性,尽管这种体制效率很低,但是我毕竟生活有保证,每个月有工资,按计划上班,可以不出力,轻轻松松的一个月过去,拿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还能基本上维持生活,因此广民众处于一种没有竞争的惰性状态。苏联过去有一种说法,民众的一种心理状态,希望干苏联式的劳动,拿西方式的工资,工作懒懒散散,但想拿日本人的工资,想拿美国人的工资。所以苏联要改革,要竞争,民众并不容易接受紧张的劳动。

从企业领导人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的基本生产单位是企业、公司,企业的领导人什么状态非常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人给企业领导人起了一个名字,叫“传声筒”式的干部,上面叫我生产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按照计划完成便是好干部,好厂长,好领导,可以拿奖金,这个月的工资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苏联人习惯了这一套,上面下达什么指标我就完成什么指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都有供应部门提供,都有明确的计划,所以肯定不操心这个,只要安安稳稳的做就行了。如果搞市场经济,搞革命性的改革,那么首先要走向市场,产品走向市场得看市场承不承认,有没有竞争能力,要改革它的生产,要提质量,要生产新产品,如此便需要改善机器设备,培养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花很大的钱,将来这个产品有没有竞争力不知道,所以要承担很多风险,苏联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对革命性的改革,对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也不那么热衷。

所以在苏联时期,斯大林长期养成的制度改革起来非常困难。

part03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很不成功

凤凰网历史:在苏联模式下,意识形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意识形态开始,宣扬“社会利益高于阶级利益”,他所持的观点源于何处?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苏联历史的走向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陆南泉:问题里有一段话,讲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宣扬社会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原话不是这样的,戈尔巴乔夫没有用这样产生表述方式,他说的是“社会发展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的来源是列宁,他引用了列宁的话,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的报告里,他说列宁指出人的生命,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是最大的价值,社会发展的利益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强调改革要从人的基本角度出发,要讲人权,尊重人,尊重人的立场,尊重人的发展,这跟马恩讲的很多是一致的。

意识形态对改革的影响,我认为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东欧在意识形态上都不是很成功的,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里采取是灌输式的方法,向民众灌输如何如何,一个文件一个文件,一个报告一个报告,而不是让人们去思考探索问题,引导人们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讲的都是套话、官话、空话,千篇一律的施教,甚至有很多骗人的话,很多人不相信这些话,没法相信这些话。比如说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提出来要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要超过美国了,勃列日涅夫又说苏联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了,斯大林也通过宪法讲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要转向共产主义。

对于这些说法,民众们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么低的生产力水平怎么能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呢,怎么能超过美国呢?不可能。中国大跃进时也出现过这种话,毛主席说15年超过英国,后来说不行,太长了,8年5年最后到2年,这不是瞎说八道吗,谁能相信这个,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是非常不成功的。

另外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宣传往往跟政治斗争联系在一块,这是非常糟糕的,每次意识形态的斗争都是针对不同的政策。比如说20年代末30年代初围绕新经济政策的斗争,意识形态里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斗争的对象是布哈林,布哈林1938年被斯大林枪杀了,1930年代后期苏联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扩大化,搞大清洗,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清洗,镇压了很多人。搞集体农庄时,对集体农庄制度好不好的争论也进行了镇压,有的地方提出来谁不参加集体农庄就是反革命,就是反苏维埃政权,因此集体农庄对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34年搞集体化以后,苏联全国3300万匹马死去了一半,7000多万头牛,2000多万头猪,以及14600头羊死掉三分之二,大肆砍伐树木森林等,后来出现了大饥荒。

苏联每次斗争都跟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化有很大关系,战后意识形态又开始发生斗争,它批判的对象是要求改革的人,改革遭到了批判,刚才我讲了勃列日涅夫便是批判市场社会主义的。

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是斯大林的一个非常荒谬的理论,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与进步,阶级斗争会越来越尖锐,这种尖锐会扩大到意识形态里来。这跟我们文化大革命时讲阶级斗争,天天讲,年年讲,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一个思路,这是意识形态里的一个特点,理论基础是这个。

第二,党内的分歧都成为阶级斗争的反映,就是在意识形态里面的斗争的方式,只要党内存在分歧就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第三,错误对待知识分子,镇压无辜,历次运动往往知识分子首当其冲。

第四,用行政命令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的看法,用行政命令来处理意识形态里出现的问题,用行政命令来下结论,这个理论是对的那个理论是错的,这个学派是对的那个学派是错的,这就扼杀了不同观念的正常争论和讨论,使得科学不能前进,不同观念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讲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把专制集权制度扩大到意识形态,那么它的文化、艺术、理论就不能发展,就都是公式化、教条化、僵化,就必然是这种现象。

我认为苏联时期也的确表现出这种形式,到后来没有人相信党的代表大会,党的领导人在台上讲的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些领导人在台上讲的话,相信党的决议,党的文件政策,这样就产生了信仰危机。苏联到后来的确出现了信仰问题,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讲波兰1989年瓦文萨上台后我们去调查去了解波兰民众的看法,波兰民众说,波兰共产党执政60多年,历次犯错误,国内事情没有搞好,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瓦文萨上来试试,所以投了他的票,这就说明人们对共产党失去了信任。

我再举一个例子,当苏联共产党被禁止活动时,没有人出来反对,没有一个党员起来,这说明连党员对党也失去了信任,我认为从三个代表思想来讲,苏联共产党既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也不代表先进的理论,更不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不代表,那么这样的党怎么可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呢?1992年我到罗马尼亚去访问去,我看人家写的国内报告,罗马尼亚共产党是什么党,什么性质的党,罗马尼亚共产党根本不是共产党,它是一个家族党,领导人的家庭七大姑八大姨都上来当领导人,权力都集中在他们那里了,所以这样的党怎么会是一个好端端的共产党。

我认为从意识形态来讲,从党的意识宣传来讲,人们也不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总结的教训,要少说官话、空话、套话,更不要说谎话,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才能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来发展我们的国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意识形态就不可能起到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老是处于一种灌输式宣传,而不是去引导、启发思想,让大家去考虑问题,思考问题,千万要避免一个人代替全国十几亿人去想问题,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很快的发展。

part04苏联始终没有处理好同知识分子的关系

凤凰网历史:苏联知识分子对苏联体制的怀疑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他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意辟谣?苏联体制耗费了大量资源,为知识分子们创造了舒适的条件,为什么知识分子让然转向西方仇视苏联体制?

陆南泉:下面讲讲知识分子的问题,刚才讲首先遭到镇压、遭到不公待遇的往往是知识分子,斯大林镇压有两个部分,一个是高层官员,尽管他们处在特权阶层,但往往受到镇压打击,跟斯大林一块革命的老革命都受到镇压了,一批一批的中央领导人都被他镇压了,连二把手的夫人都关进监狱了,这些人是他怀疑的对象。第二类人就是知识界人士,特别是一些知名的知识分子,为什么知识分子里面出现不同政见,就是这个道理。

苏联时期对知识分子有一个理论,认为知识分子分两类,一是所谓的旧知识分子,一是新知识分子,新知识分子是自己培养的,对旧知识分子非常不信任,但对新知识分子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只是想尽办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苏联往往是没有处理好同知识分子的关系,导致它的政策、意识形态的东西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

首先在社会理论上始终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例如知识分子分新旧知识分子,认为旧知识分子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种提法当然是一种偏见。1930年代以后斯大林宣布,在苏维埃经济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新型的知识分子,但始终不承认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或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苏联从来没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在精神上知识分子不仅受到歧视,而且还渐渐处于政治清洗批判中受害者。

第三,由于对知识分子限制,缺乏发挥他们内心必要的宽松的环境,所以很难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四,分配平均主义抹杀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这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典型。勃列日涅夫有个理论认为培养知识分子上大学,国家花了好多钱,知识分子工作后应该回报给国家,所以你的工资比一般的工人劳动者应该低,粗一看有道理,工人高中毕业以后没上大学,他已经劳动创造财富,知识分子上了大学,花了四年时间,国家投入很多钱,毕业后工资要超过工人那不行。以1985年苏联各行业的工资为例,1985年苏联工程机械人员跟工人阶级的工资比例是,在工业部门是1。1比1。0,工程机械人员比工人的工资高出一点点,在建筑部门是0。98比1。0,工人工资高一点,整个经济部门的技工的平均工资是190卢布1个戈比,而教育部门老师的平均工资是158卢布,文化部门是117卢布,卫生和体育部门是132。8卢布,科研单位是202卢布。

所以对知识分子的优惠不是想象的那样,我认为在苏联时期并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的问题。

凤凰网历史: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苏联的官僚阶层已经获得大量特权,但他们似乎仍对自己的处境不满,这是否是因为在于西方精英的对比中,他们不占优势有关?

陆南泉:特权阶层问题,精英集团跟特权阶层不是一回事,政治精英、高端的知识分子,都属于政治精英,高级管理人员都是精英,但不是特权阶层,特权阶层是斯大林的一种收买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反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同时,反斯大林特权的同时,特权阶层有所压缩。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又膨胀起来了,特权阶层起的作用非常消极的,影响改革,特权阶层与民众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苏联的特权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子女的上学,包括出国旅游都有分等级的,高级干部可以到西方去,一般干部在东欧,普通民众只能国内。特权阶层后来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稳定了扩大了,整个来讲它对改革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part05叶利钦推行“休克疗法”是迫不得已

凤凰网历史:叶利钦采用了“休克疗法”希望一次性解决俄罗斯的问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有没有更好的措施?

陆南泉:现在有一种说法,叶利钦下来以后,1991年上来以后,1992年1月2号正式宣布搞“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内容是一次性大范围的放开价格,价格不控制了,加速私有化进程,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等等。为什么采取“休克疗法”?有的人说是因为西方的压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叶利钦搞休克疗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国内供应非常紧张,市场真正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买不到。我当时在莫斯科访问,1991年10月到1992年4月,这是最热闹最紧张的时期,苏联垮台社会剧变是这个时期,一次性放开价格搞“休克疗法”也是这个时期,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变化,当时我在苏联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当客座教授,我的任务是考察它怎么转型,怎么改革。什么东西买不到,非常困难,当时民主派是认为价格是死的,是国家定的,企业得不到盈利,放开价格,企业去尽可能提高有效的公开,因为企业自己可以定价,自由定价可以增加生产了,之后增加产品来改善市场。

第二个因素他当时考虑说,如果不搞“休克疗法”,还是慢吞吞的经营的话是不可能的,没这个条件了,一般搞“休克疗法”,搞一次性改革都是在多次改革不成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压制不了的情况下才搞“休克疗法”,叶利钦时期刚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必须搞“休克疗法”。

1991年戈尔巴乔夫下台时,民众手里有大量的货币,有钱买不到东西,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的话,将来这些货币冲击市场将很难得到控制,那还不如放开价格,民众毕竟可以买到东西,尽管通货膨胀率很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利钦采取了这个措施。

还有一个因素,苏联历次改革都是渐进改革、局部性的改革,都不成功,所以当时民众也希望快速的进行改革,快速的转型,它不是没有群众基础,还是有群众基础的。当时保守派主张制定改革方案时,也是三种方案:激进的,渐进的,当时的副总理提出走中间路线,也不太激进也不太渐进,是这样一种改革。所以当时搞激进改革是有基础的,如果再慢吞吞的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你就不可能得到大家得支持。

所以叶利钦搞激进改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没有别的选择,到后来有很多反对叶利钦的人都说,尽管当时我们看到“休克疗法”可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但是当时来讲叶利钦和民主派这些人也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了。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