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的延安岁月 歌剧白毛女如何诞生
2009年09月06日 17:46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8月15日《中国记忆》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陈晓楠:在延安的历史上,抗战八年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在那个时代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怀揣着理想,历尽艰苦跋涉前往这个西北的边陲小城,贺敬之就是这些青年当中的一位。不满16岁到延安,21岁离开这块当时的革命圣地,贺敬之在这里完成了他的成人礼。

初到延安贺敬之考取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随后的五年当中他不但写作诗歌,而且还参与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今天我们就请来诗人贺敬之,为我们讲述一下他所经历的延安岁月。

解说:1940年4月的一天,流亡到四川的贺敬之收拾行囊准备再一次踏上旅途,和他同行的还有三位同学,不过这一次不是流亡而是奔赴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延安。

贺敬之:他们三个人中间呢这个程芸平这个时候呢,已经是地下党员了。因为他在成都这个地下党的这个关系,他带着的秘密介绍信,领着我们一起要到延安去,就要经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们从这个成都约集在一起,到了梓潼以后,不敢再到学校来正式见我,就在县城南边一个小店里头,秘密的把我找到一起,就说咱们可以走了。

解说: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的时局都不容乐观,从1939年年底开始,国共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尽管身在大后方四川,贺敬之也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

贺敬之:我们那个训育主任,这是国民党的三青团在学校的总负责人,他直接找我谈话,因为他发觉我在参加读书会啊,看进步的书啊。他警告我,他说你还是个小孩,你什么事也不懂,你干吗跟着共产党那边闹?我告诉你,你想不想以后还活着,你还想不想吃饭?你要吃饭的话你就吃我们这边的饭,我们这是大锅饭。大锅饭就是跟现在的意思嘛,就是我们这饭是多的,你跑到共产党那,跟着它那边吃小锅饭,你吃不了几天的这时候已经很紧张了。

解说:贺敬之还记得就在临行之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但如此他的心中还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贺敬之:决定一起走的头一天晚上,其中的一位同学带来了一本《七月》杂志,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七月》杂志上登得很具体,我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看了以后如获至宝啊。上边登着,周而复的小说,反映延安怎么开荒的,登了鲁藜的延河散歌,我特别地兴奋。那中间有些句子我都能记得,延河散歌。还登了鲁艺的招生广告,鲁艺招生广告,我要考鲁艺,就是呢我要。

因此呢,文学的和革命的对我来讲呢,这是两者是一回事,我之所以喜欢文学,因为革命,我之所以参加革命,我也想搞文学,这就是在我身上的这么个统一的。

解说:贺敬之回忆说,他们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不过当他们进入陕西之后,越发感到了政治空气的紧张,为了避开国民党的盘查,四个人决定兵分两路。

贺敬之:怎么联系,就是中间如果是发生意外了,这也是后来想想也觉得好笑。就是要在那个路旁啊,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写一个字,用什么石头片啊,或者是什么东西在那里画出来一个字,画出来一个草书的一个“神”,“神仙”的“神”,好,就这么走,走一天还不错,这有“神”那有“神”。

解说:四个人在临出发之前还曾经约定,先到陕西宝鸡的益门镇会合,然后再一起向西安进发。然而贺敬之和另一个同伴还没有到达会合地点,就发生了一个意外。

贺敬之:快到益门镇好像还有相当一段路的时候,突然没“神”了,这是怎么回事?走着走着越看越没了,我跟李方立,没的话我们也得到这个益门镇这住住看,那么就猜想了,是不是他们改了路了?或者是甚至于考虑到是不是程芸平不信任我们了?因为他是党员啊,他警惕性高啊,做各种各样的猜想。

解说:在陕西的益门镇,贺敬之与李方立苦等了几天之后,终于见到了另外两位同伴的身影。

贺敬之:结果后来有一天,远远地看见他们走过来了,一个人扶着一个人,满面就是病容啊,后来见到了那个衣裳什么的衣服也都有残破的痕迹。他们怎么回事呢?走着走着,走了一条斜一点的路,而且呢,生病了。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