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卫苏联,学生打了蔡元培
2009年04月20日 09:33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王勇供稿)

特别说明: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北京革命史回忆录 第2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卧轨斗争及南下示威运动的回忆.李时雨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南下请愿斗争.薛迅   

蔡元培曾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然而,当这位北大校长在校园中播下“五四运动”的火种之时,他不会想到15年之后,已是65岁老人、腿脚有残疾、还是民国元勋的他,会被热血沸腾的女大学生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更不会想到那些继承五四传统、高呼抗日口号的爱国青年,其实是要“武装保卫苏联”,为了逼贫弱的祖国去拿鸡蛋碰石头,竟然出手打自己的同胞,打自己的父辈、长者和导师……

一、蔡元培的基本主张

那是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年代。井冈山上的烽火方兴未艾,军阀又重开战,先是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接着便是宁粤对立,长江中下游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党国的船在惊涛骇浪中连连漏水,危机四起。

正当汪精卫在广东另立中央、要蒋介石交出枪杆子和印把子之时,关东军又于1931年9月18日悍然攻占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的沦陷,激起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怒,纷纷以各种形式呼吁出兵抗敌、收复失地。9月28日,南京中央大学1000多名热血青年冒雨到外交部进行请愿活动,用花盆砸了外交部长王正廷的头,就像当年北大学生痛打卖国贼章宗祥一样。自此,各地学生罢课游行、赴京请愿的风潮愈演愈烈,国民党当局手忙脚乱,即不能弹压,又无法杜绝,只能加以阻挠取缔和强制驱离,显得十分被动。

12月7日,北平各校又有数千人经过3天3夜的卧轨斗争,迫使路局下令开车,三天后抵达南京,与南下的山东学生一起形成上万人的浩大声势。

于是,刚刚奔走于宁粤之间调停冲突、消弭内战的蔡元培,又被推上“攘外必先安内”的第一线。那么,面对这场风起云涌的爱国学生运动,蔡元培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呢?这一问题,要从他对待学潮的态度转变说起。

1928年7月,国民党召开五中全会,蔡元培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和大学院院长的身份作《关于青年运动的提案》,已经表明他的这种转变:

“往昔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在广州,举国大半皆在军阀之下。不得不厚集革命之力量,以颠覆籍据。故吾党当时助各地青年学生之运动,不复虑其一时学业之牺牲。本理所宜然,策所必助。虽有所痛于心,诚不能免乎此也。

今中国本部已尽在青天白日旗帜之下。国民政府对于不服从党义之官吏及学校教职员,皆有干涉与更易之权,无借助于学生之必要……若狃于往昔之青年运动,而必欲继续行之,则为无病呻呤,徒乱人意。十年、二十年以后,今之青年既已老大,感学业之不足以应世变,虽取吾辈之白骨而鞭之,岂足以偿误国误党之罪耶?”

这也就是说,现在全国统一了,学生该潜心学业了,以备他日大用,因为“救国之道,非止一端,根本要图,还在学术。”可见,蔡元培对于学潮的看法,不能作简单的是非划分,他的出发点首先是从学业、学术上作考量的,学生毕竟以学为主。

因此,就在他被打的前一天,他还在“国民政府纪念周”上发表了题为《牺牲学业损失与失土相等》的报告,开篇第一句就是:“学生爱国,是我们所最欢迎的,学生因爱国而肯为千辛万苦的运动,尤其是我们所佩服的,但是因爱国运动而牺牲学业,则损失的重大,几乎与丧失国土相等。”

报告中,蔡元培在以其他国家战时不曾停课、学者免服兵役为例,说明学生是国家的血脉、学业是军队的后备后,强调国难当头之时,“军械不足、交通不便,财政尤感困难,正需要许多发明家如克虏伯、巴斯德、爱迪生这一类的人”。他是无比希望莘莘学子能够成才的,因此他才这样说,“若是后一辈的能为大发明家,'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还可以救我们贫弱的国家。倘若再因循下去,那真的不可救药了。”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到处罢课、甚至驱赶校长,这又是他极不愿意看到的。这位执教一生的65岁老人,说到动情处,一连说了两遍“很可惜”,对于这场运动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做爱国运动的青年,乃重在罢课游行,并有一部分不远千里,受了好多辛苦,到首都运动……牺牲这么多的光阴与学业,岂不是很可惜、很可惜的么!”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勇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