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又文:身在大陆 去世31年才“曝光”的潜伏者
2009年05月06日 09:09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丹心素裹

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2日,傅作义携邓宝珊、阎又文一起到西柏坡拜会毛泽东。

在那里,阎又文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直接领导罗青长,并正式恢复了组织关系。不过,他的身份仍未公开,继续以隐蔽身份协助完成傅作义部队的改编和绥远的和平起义工作。最后达成的《绥远和平协议》上,代表国民党部队签字的正是这位中共地下党员。

从西柏坡返回北平后,傅作义精神大振,积极配合部队改编和促成绥远和平解放。同时他又让阎又文替他起草了一份政治宣言,通电全国,愿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实行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这份和平宣言发布于1949年的4月1日,时值世界和平大会在布拉格召开,傅作义的宣言在会上宣读后,全场掌声雷动。

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随着傅作义的部队接受改编,后参加抗美援朝。归国后,被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点名调到水利部农田水利局,任副局长。按照组织的安排,阎又文的真实身份仍没有公开。

1960年,阎又文调任农业部粮油局局长。时值三年自然灾害,主管粮食生产的阎又文压力可想而知。他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积劳成疾,于1962年9月25日逝世。

弥留之际,阎又文给守在病床边的妻子丁宴秋留下遗言:“有事情找组织。”随即溘然长逝,时年仅48岁。

在48年短暂的生命轨迹中,阎又文一直保持着双重身份。

一个是国民党起义将领,解放军政工干部,政府部门高级领导。即便是妻子儿女这样至亲至近的人,也只能接触到这个阎又文。

这个阎又文,博闻强记,和蔼可亲,生活朴素,恪尽职守。在水利部工作时,因工作需要常接触苏联专家,40多岁的他用几个月时间苦读俄语,就能流利地与苏联专家交谈。自然灾害期间,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身为政协委员和局级领导的阎又文有特供证,却从来不允许家人使用。他说:“我管粮食生产,全国粮食都不够吃,咱们家有什么理由吃特供?”

而另一个不为人知的隐蔽身份,直到1993年才得以揭开,他的子女才想到,父亲“有事情找组织”的遗言。

这个阎又文,一个坚贞的共产党员,丹心素裹,默默奉献,一生坚守自己的信仰,从不表达却无限忠诚。

王玉见到了阎家子女后,很快又带着他们面见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见到阎又文的后人,这位中共情报战线的老战士、阎又文当年的直接领导情绪激动。不顾年迈,他为六兄妹讲述着他们的父亲,一讲就是一天,几次声音哽咽。

罗青长提到隐蔽战线的十六字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对阎又文的子女说:“什么是精干,就是阎又文这样的战士,那么多年‘白皮红心’,他是隐蔽战线的典范。”

此次会面后,罗青长出面为阎又文证实了身份。1993年春夏之交,农业部分别向阎家六子女单位发去公函:“阎又文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傅作义部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在此期间,他运用担任傅秘书的有利条件,为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关键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突出贡献。”

王玉、罗青长的出现与证明终于解开了阎又文身上的谜团。然而,证明仅局限于其子女单位。1997年播出的电视剧《第二条战线》,把阎又文描写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罗青长于1997年7月10日专门在《北京日报》发表《丹心一片照后人》,为阎又文正名。

在文章结尾,罗青长饱含深情地写道:“阎又文才华出众,文笔锋锐,行必踏实,事繁勿慌,和若春风,外圆内方。我借毛主席的《咏梅》词怀念他‘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党的情报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人周恩来曾经要求情工人员“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阎又文的一生,就是这16个字的真实写照。

(本文采写参考了《上上之役》、《李克农》等著作及董世贵先生研究资料,一并表示感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董少东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