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又文:身在大陆 去世31年才“曝光”的潜伏者
2009年05月06日 09:09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隐蔽战线的老战士刘光人。

1997年7月10日,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北京日报》发表《丹心一片照后人》,第一次将阎又文的历史功绩公之于众。

一发动全身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局已定。东北问题解决后,就要着手解决华北问题了。

中央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先夺取归绥,攻克太原,解放绥远和山西全境,然后集中华北解放军全部和经过休整的东北野战军主力,解决傅作义集团。

针对傅作义制定新的战略,又到了启用阎又文的时候。李克农派王玉再次潜入北平,限两个星期拿到傅作义的作战计划,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星期。

此时的北平城中,已经是风声鹤唳,国民党特务机关近乎疯狂地在全城搜捕着中共情报人员。王玉在回忆中曾谈到,行前,李克农特意关照他:此次进北平,要有可能被捕的思想准备。“万一被捕,不要落到国民党军统和中统手里。如果被傅作义特务抓住,就是身份暴露了,他也不敢杀你。要切记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暴露阎又文,就是牺牲了也不能暴露。”

仅仅一个多星期后,王玉就从北平回到了东黄泥村,带回了傅作义的详细作战计划。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宣告全面胜利。在沈阳解放的第二天,11月3日,傅作义接到南京急电,赴南京参加最高军事紧急会议。此行,傅作义要汇报的就是这份作战计划。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蒋介石还没有听到他的汇报,整个计划就先被毛泽东洞若观火。

阎又文提供的这份情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华北乃至全国战局都起到了影响。

研究平津战役20多年的北京卫戍区退休干部董世贵,详细整理出了中央对辽沈和平津战役战略不断临机调整的全部过程。

10月31日,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指出:“在沈营线战斗结束后,应休整一个月左右,约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准备于战争第三年的下半年,即明年一月至六月期间……”

直到11月9日深夜,中央解决华北问题的决心还是要先攻克太原,而后再解放平津。发给华北野战军的命令:“争取早日夺取太原并抑留傅作义部队于平、津、保地区,以待我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

但时隔六天后的16日凌晨,中央军委突然作出决定,4时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令其“早日入关,防止敌人逃跑”。5时,致电华北野战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以迷惑和稳住傅作义。为了同样的原因,对淮海战场上已经被包围的杜聿明兵团也暂缓攻击。

“如果没有此后的这些战略调整,那么傅作义有可能保存主力,甚至放弃平津退至南方,那将对全国解放进程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董世贵这样分析。

1997年,阎又文的身份解密之后,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战友阎又文同志》,文中概述了这份情报的主要内容:傅作义打算在平、津、唐地区和我第四野战军、华北部队会战,他正用他统帅的六十万军队做这样的部署和配置。这一仗打赢了,整个华北就是他的天下。这一仗打不赢,他考虑有两条退路:一是由塘沽从海上南下,与蒋介石在南方会合;另一条是退到绥远、后套一带,与马家部队会合,负隅顽抗。傅还认为我第四野战军进关不会很快,最早在1949年5月才能进关。这次获得的情报,从其它方面核证,完全可靠。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分三路提前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的国民党军,阻断了傅作义的海上退路。随后华北野战军突然出现在张家口以西地区,发起猛烈攻击,断绝了傅作义西逃之路。

12月14日,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华北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成了瓮中之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董少东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