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话周郎 周瑜人格堪称完美
2008年08月30日 09:25百家讲坛 】 【打印

对此,孙策非常欣慰,也非常感谢。等到周瑜回到江东时,孙策亲自迎接,并拨给步兵2000人,骑兵50人,还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封号。除此之外,《江表传》里说孙策还赐予“鼓吹”仪仗,为他营建府邸,赠赐封赏之多,“莫与为比”。可孙策以为若是“论德酬功”,与周瑜所作的牺牲和作出的贡献相比,还是“未足以报者也”。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江东人士开始昵称周瑜为周郎,而他的好兄弟孙策,早先已被昵称为孙郎,两人并称“江东双杰”。由此观之,周瑜不但在江东拥有着和孙策一样的人气和威望,而且也肯定受到孙策绝对的信任。遗憾的是,孙策两年后遇刺身亡,年仅26岁。不过,周瑜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此后近乎1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忠贞不贰、默默无闻地支持着孙氏兄弟,总是出现在最需要出现的地方,或是东征西战,掳邓龙、伐江夏,或是经营后方,镇巴丘、备宫亭,从来不争名位、不出风头,以自己的绝对忠诚报答孙氏兄弟的知遇之恩。

然而,伟大的时刻总是需要伟大的人物出现,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终于将周瑜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基本统一了北方的曹操,挥兵南下,企图乘胜南进完成统一大业。很快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 “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九月,曹操号称80万的大军船舻相接,浩浩荡荡,集结长江北岸,大有一举荡平东吴的气势。此时踌躇满志的曹操,得意洋洋地写信给孙权,示以挑战:“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孙权将曹操的书信示以群臣,“莫不响震失色”。被吓破了胆的主降派一时占了上风,他们认为,一方面曹军以汉相的名义,打着皇帝的旗号征讨四方,如果抗击曹军,在名义上就会被动;另一方面,曹操占取荆州,收降刘表水军后,获取大量战船,在兵力上已占有绝对优势,实力相比,太过悬殊,江东只有主动迎降,方有出路。

然而周瑜和他的好朋友鲁肃则持不同看法,反对投降,坚持抗曹。周瑜在指出江东政权的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外,还特别强调曹操名为汉相,实是汉贼,同时对兵战条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曹操在军事部署方面的一系列致命弱点,还戳穿了80万大军的虚妄骗局,指出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久战疲敝,尚怀狐疑”,最后总结说是“操自送死”,犯了诸多兵家作战的大忌。曹军“众数虽多,甚未足畏”,从而用事实挫败了投降派的气焰,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接着,周瑜主动请战,愿领精兵两万(一说5万),前往夏口(今汉口)迎敌。

性格雄烈、胆略兼于人的周瑜,话讲得漂亮,仗也打得实在漂亮。在赤壁之战中,他身为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不仅调度有方,部署严密,而且集思广益,善于将略。尤其是采用“诈降火攻”之计,借东风之便,一时“飞埃绝烂,烧尽北船”,从而使“北军大坏,曹公退走”,成就了火烧赤壁的千古传奇。

虽说战败的曹操很不服气,后来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但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他的看法。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咏赤壁》的诗中写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将周瑜与曹操并称二龙,并完全肯定了周瑜胜者的地位。千百年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又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漂亮诗句,让我们记住了周瑜的超然自信和风流儒雅。

只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周瑜指挥这场战役时,时年34岁,纵是“雄姿英发”,却已经不是文学想象中被称为“周郎”的年纪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段战江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