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陈洁如重温鸳鸯梦 宋美龄大怒(图)
2008年01月31日 09:39新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蒋介石]

1991年12月,台湾《传记文学》月刊在收到一位“神秘”的“提供者”写的陈洁如回忆录的英文原稿和署名“金忠立”的中文译稿部分稿件之后,于1992年1月份开始分期连载,标题是《蒋介石陈洁如的婚姻故事》,副题是《改变民国历史的陈洁如回忆录》,并于连载完毕后,出版了陈洁如回忆录的全译本,约21万字。与此同时,台湾的《新新闻》周刊亦不甘落后,1992年二三月间以《我做了七年的蒋介石夫人》的醒目标题,分4次登完了陈洁如回忆录的摘要,并抢先出节译本,11万字。

陈洁如回忆录的公开发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对于它的历史价值,各界贬褒不一,反应各异。一种认为,陈的回忆录是“改变民国历史的书”,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一部真史、信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陈洁如回忆录揭露了大量蒋介石的私德秘闻,当年让国民党大为恐慌,不得不以高价收购,但回忆录对民国初年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描述失实,破绽百出,甚至歪曲史实,难逃编造历史之责。回忆录还美化自己,攻击别人,自揽功劳等等,其可靠性和历史价值实在值得商榷。两种见解几乎针锋相对,孰是孰非当然有待于史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

陈洁如回忆录的命运,同陈洁如本人的命运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几近尘封。然而,历史毕竟不会被永远掩埋!在陈洁如身后二十多年,回忆录的公开,对她的在天之灵应是一大告慰吧!

据报载,2002年4月7日,陈洁如的养女陈瑶光和陈瑶光的儿子陈忠人、陈瑶光的女儿三人带着陈洁如的骨灰归葬上海福寿园。

侨梓亭,是特地为陈洁如骨灰盒安排的暂厝之地。陈忠人率先跨过高高的中式门槛,站定。后面,福寿园的葛千松副总经理将陈瑶光的轮椅抬进门厅,她的女儿在身后立定,桌子上摆满鲜花。陈忠人将手中沉重的金黄色的包裹,安放在中央。他退及一旁。

78岁的陈瑶光,下轿车后第一次从轮椅上站起来,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母亲陈洁如的灵前,深深地三鞠躬。她的眼眶里似有泪光。陈瑶光礼毕,陈忠人招呼了一声妹妹,两人“扑通”跪倒。水泥地上,无任何拜垫类的东西,兄妹两人磕了三个头。

步出侨梓亭,去观看已经选定的下葬地。现在的地点,是在一座没有坡度的小石桥右侧。土已松,穴已成。流水蜿蜒,绿树婆娑。前有幽雅亭台,后拥玲珑山石。葛千松介绍,陈洁如是浙江镇海人,她母亲是苏州人,江南风光小桥流水是最恰当的所在。陈洁如的碑文由陈忠人撰写,400余字。(摘自《青年蒋介石》)

 

相关阅读:

蒋介石1949年下野后的第一次痛哭(图)

夜探毛泽东 蒋介石如临大敌

蒋经国另类用人术:用人时先看他的老婆!

组图:蒋家的四代媳妇

蒋介石大骂:“尼克松不是个东西”(图)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