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穴被挖 尸骨命运多舛
2008年12月30日 10:58北京日报 】 【打印

白米斜街11号,张之洞故居院内。赵 婷摄

张之洞一生中有许多大手笔:他创建了汉阳铁厂,那是当时亚洲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连毛泽东都曾经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他开办的汉阳枪炮厂,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中国最大规模的陆军兵器制造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学堂章程结束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他还是晚清留学生运动最重要的提倡者。他创建的湖北新军,成为辛亥武昌首义的发起者。他不仅是一个洋务的实践家,还是洋务运动最大的思想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核心观点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他“开新”不忘“卫道”。有人说,曾是一介书生的张之洞就像一个老中医,用中体西用的方子,医治着已经病入膏肓的晚清。

然而,无论从历史条件或是个人作为来看,张之洞都是典型的过渡型人物。他新旧纷呈、中西并列的所作所为,从建铁厂到《劝学篇》都备受争议。他在世时,便是如此。当时的《大公报》有报道称:“当张相国之抱病也,有惟恐其死者,有惟恐其不死者。”好大喜功、糜费挥霍、崇洋媚外、为人圆滑的指责声一直不绝于耳。张之洞去世之际,中国媒体已相当发达。于此山雨欲来、危机四伏之际,这位晚清的重要疆吏权臣及至士林领袖的离去自然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对其一生的得失功过,有赞叹,也不乏唾骂。这种分歧,明晰地反映在当时的报纸上。像《申报》称张之洞“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新闻报》认为“若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不愧为诤臣、能臣、良臣。”甚至连《泰晤士报》对张之洞之死都有报道,肯定了张之洞的舍旧谋新,还着重赞誉了他的铁路政策。反对方的言辞更为锐利。比如与上海的《申报》地位相当的天津《大公报》批评他:“张相国一毫无宗旨, 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相国之生平,恃以训勉全国者,惟在‘忠君’二字。”《民报》精卫的文章更称:“张之洞死,于清廷失一无足重轻之家奴,于汉族失一冥顽不灵之朽物,至不足齿数。”

张之洞留给后世的这份丰富而驳杂的遗产,注定了对他的争论不会很快消散。而生前身后的各种非议,也似乎预示了张之洞尸骨的命运多舛。

第一次入葬南皮

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十五日,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张之洞被安葬在河北南皮县双庙村的张氏祖茔。与他一起合葬入土的还有早他多年去世的三位夫人。郁郁苍苍的园林中,“白花如雪,挽联似林”。诸多亲朋门生、王公大臣从京城赶来送葬。

当地的老人说,在明清科考中,张氏族人先后考中进士以上的21人,举人50多名,秀才200多名,从七品知县到一品大员几十名,到张之万(张之洞的堂兄、早于张之洞入阁成为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张之洞,张家的声威达到鼎盛。如此门庭显赫之家,祖茔自然十分气派。张氏祖茔有上千亩,南皮东门张氏四门十八支的坟茔多在此处。

张之洞的墓在这一大片墓园的东北角,占地近百亩。坟墓封土约3米高,底部直径近7米。高大的坟丘像座土山。四通大碑立在墓前。其中两通是神道碑,一为纪念碑,另一块是门生故吏们捐资所建的遗爱碑。遗爱碑的碑阴刻有张之洞兴学育才的事迹及捐资者的名字,在这堆名字里,包括了后来的“反清先锋”黄兴和革命元老之一董必武。神道两旁布立着青石雕刻的石相生,有石马、石羊、石猴等。松柏、杨柳、马尾松、白杨纵横交错,构成各种图案。四周松墙,内为柳城。张之洞的墓与父亲张锳墓、四世祖御史张淮墓、堂兄张之万的墓以及其他张氏支派的坟场连成一片,从南皮县城南崔秤砣村到双庙村,一片树海,郁郁苍苍,遮天蔽日。林间鸟儿无数,老鸹喜鹊成千上万,赶都赶不走。一到黑天,年轻人偷偷进去,上树用棍子打鸟,一晚上能打一口袋。由于有四五家佃户看护坟场,经常打扫,碑刻、石相生、树木都保护得很好,许多树木两人都抱不过来。坟场里刻石林立,来此凭吊的各界名流络绎不绝。

张之洞入土后不到两年,清帝退位,清朝彻底土崩瓦解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人物,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认为张之洞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人才和思想等基础。而史学家们也对洋务派的实干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1937年6月,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惋惜洋务运动晚了20年。

也许是在民间有着极高的认可度,也许是张之洞是有名的清官,在清末民初的乱世之中,张之洞的墓始终无恙。当地研究资料称,兵匪强盗曾多次光临张氏墓地,将守墓的高玉堂一家绑在树上,逼他交出财宝,张家坟场的一些坟墓多次被盗,但一直无人惊扰张之洞安葬之处。北伐战争期间,国民军一支部队经过双庙村,一个湖北籍的连长,带着全连士兵到张之洞坟前鞠躬致祭。

“造反派”挖开张之洞墓

转折来自于1950年代。重新被定性的洋务运动,成了“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洋枪洋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

一个“洋奴”、“卖国贼”的墓自然是得不到保护的。来到张之洞墓地的不再是凭吊者,而是伐木者。“大跃进”时期,南皮县搞大炼钢铁,砍光了墓地周边的树木,偌大的墓园中,只剩下坟冢巍然,墓碑高矗,东倒西歪的石相生散落相间。

然而,噩梦还在后边。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