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后 “伤痕文学”展露伤痕
2008年05月30日 14:08文汇报 】 【打印

不知《人民文学》杂志社是否为放过了《伤痕》这篇小说而扼腕叹息,但此后的一件事是值得他们欣慰的——后来他们再次慧眼识珠,发表了“伤痕文学”的另一代表作——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

政治性高于文学性

卢新华依稀记得,当时《文汇报》提出的修改意见大约有16条。其中有,小说第一句说除夕的夜里,窗外“墨一般漆黑”,有影射之嫌,遵嘱做了修改;又有,车上“一对回沪探亲的青年男女,一路上极兴奋地侃侃而谈”,遵嘱改成“极兴奋地谈着工作和学习,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形势”;还有,一直给主人公王晓华以爱护和关心的“大伯大娘”,改成“贫下中农”;而最后,因为据说感觉太压抑,于是有了主人公最后“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的光明结尾。

年轻的读者恐怕很难理解,这些带有时代局限的作品怎能载入文学史?的确,这些作品算不上经典,“伤痕文学”也仅仅是特殊历史时期持续不过一年的写作潮流。当时的那些作品,如今看来在文学上并不具有长远的审美价值,但它们却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可长期保存并供参考的资料。

刘心武也不愿提及《班主任》这粒“陈芝麻”,他说,就文学论文学,《班主任》的文本,特别是小说技巧,是粗糙而笨拙的。但他又说,人们对这篇作品,以及整个“伤痕文学”的阅读兴趣,主要还不是出于文学性关注,而是政治性,或者说是社会性关注使然。

正是由于《班主任》承载了民间变革的诉求,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仅编辑部收到的支持这篇小说的读者来信就不下数千封。有人将《班主任》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做了对比,认为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深得大家赞同。也正是由于小说的政治性,当时反对的意见也颇为强烈。据刘心武回忆,有人给有关部门写匿名信,指斥《班主任》等“伤痕文学”作品是“解冻文学”。“解冻文学”在当时可不是一个正面词汇,因为苏联作家爱伦堡曾发表过一部名叫《解冻》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赫鲁晓夫搞“反斯大林”的修正主义政治路线的始作俑之作。

刘心武称,他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心里都不是非常踏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他才觉得悬在《班主任》上面的政治性利剑被取走了。

1987年,刘心武到美国讲学,在西海岸的洛杉矶,同卢新华重逢。在卢新华的宿舍里,刘心武看到了他也保存着的那张卢新华、他、王亚平的三人合影。

30年过去了,照片上的三个人中,刘心武自《班主任》成名后仍笔耕不辍;王亚平现已定居美国,坊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发财致富的浪漫传说;而卢新华则奔走于中美两地,为求生计,在美国踩过三轮车,送过外卖,甚至成为了一名熟练的赌场发牌员,只是偶尔文学一下。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李杨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