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后 “伤痕文学”展露伤痕
2008年05月30日 14:08文汇报 】 【打印

编辑部内的争论

涂光群介绍,当时《人民文学》是三级审稿制度:责任编辑、小说组负责人、编辑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稿件最后在编辑部负责人那里定夺。个别重点稿件或把握不准的稿件送主编定夺。

很快,编辑部内部对《班主任》这篇小说形成了两种意见。《班主任》的责任编辑崔道怡认为,小说暴露社会真实问题、社会阴暗面太尖锐,恐怕属于暴露文学,因此估计不太好发表。但作为小说组负责人的涂光群则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深刻,而且很合时宜,应该发表。

涂光群在当时《班主任》的稿签上写明自己的意见:第一,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而是通过那位张老师的形象写了生活的积极因素。张老师采取热情、正确的态度,治疗、帮助受“四人帮”毒害的孩子。第二,这是深一层地揭批“四人帮”,暴露他们的罪恶。这没有什么不可以,是正确、必要的。总之,它符合当前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总精神,可以发表。

涂光群回忆说,面对不同意见,当时编辑部的负责人刘剑青“没有把握”,于是把小说送给主编张光年定夺。

张光年看完稿后,在一天下午,把编辑部三级审稿人一齐约到自己家中。涂光群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张光年当时说的一句话:“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就这样,小说顺利地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期小说的头条位置。

《人民文学》放过的和抓住的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发表于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笔会》版的《伤痕》,也曾把稿子投给《人民文学》,但被退稿了。

据卢新华撰文回忆,《伤痕》最初问世的园地,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墙报。当时,卢新华刚刚进校才个把月。班委会要出一期墙报,要求每人准备一份墙报稿。《伤痕》就是卢新华为墙报“应差”而做的。

卢新华说,小说写完后,他感觉很好,但个别老师和少数同学看过后却不以为然,向他提出了一大堆理论质疑。卢新华十分灰心,将稿子锁进了抽屉。这时,墙报主编来催稿。卢新华本想重写一篇,但就是写不下去,最后还是把《伤痕》交了出去。

没想到,第二天《伤痕》就在学校引起巨大轰动。从墙报贴出,直到《伤痕》正式发表,墙报前一直人头攒动,而众人面对一篇墙报稿伤心流泪的场景,也成了复旦校园一大奇观。

上海《文汇报》编辑钟锡知很快得到这个消息,凭着他对新闻独有的敏感,托人向卢新华要去了一份手稿。此后卢新华得知,将这个消息传到《文汇报》的是中文系的教师孙晓琪。

卢新华说,手稿自从进了《文汇报》便“泥牛入海无消息”。于是,他的一些要好的同学建议,把稿子投给《人民文学》,还帮忙整理了一份介绍《伤痕》在复旦校园引起轰动的信函,并一个个认真地署了名。遗憾的是,一个多月后收到的却是《人民文学》一纸铅印的退稿信。然而,就在此时,《文汇报》方面有了消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李杨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