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中日两国关系史
2008年05月04日 15:47 】 【打印
相关标签: [中日关系]

七、鸦片战争与明治维新前后,中日关系的变化。

1868年4月,德川庆喜去水户“谨慎”(实为幽禁),幕府统治倒台。公元1870年9月公布了藩政改革纲要即《藩制》,随后政府又进行了官制改革、法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史称“明治维新”。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国力日渐强盛。而此时的清政府由于腐败和外敌的入侵,国力日渐衰弱。在日本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使下级武士陷于困境,他们不满政府,纷起叛乱。日本政府为安定内部,决定转内征为外征,把士气转向国外,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推行向中国侵略扩张的政策。1871年6月,日派全权大使伊达宗城、随员柳原前光到天津,与清政府进行谈判,企图签订不平等条约,遭到拒绝后,签订了一个对等条约《中日修好条约》。在条约签订后,日本政府认为约文不妥,公开声明予以否定。第二年3月又派柳原前光来要求修改条约。特别是要取消第二条,并加入最惠国条项。结果遭到中国的拒绝。日本的计划失败了。

1871年11月30日,由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船组成的进贡船离开琉球[注19]那霸港驶向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高山族牡丹社的八遥湾。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但登陆船员中,54名被高山族杀害,12名逃出,在风山县受清政府官兵保护。1872年7月被清政府送回到那霸。

本来琉球的船民被台湾高山族人民误杀,这纯属中国与琉球之间的问题,但是日本决定乘机插手,准备借所谓属于日本的琉球人被杀而侵略台湾。日政府为防止欧美国家的干涉和清政府的抗议,在侵台前策划了一系列外交阴谋。首先是强改琉球国王为琉球藩王,叙列华族,其对外交际事务由日外务省处理;其次,以日政府同意继承琉美条约为条件,争取美国承认琉球是日本领土;第三,利用外务卿副岛种臣来华互换《中日修好条规》机会,试探清政府对台湾和朝鲜的态度。结果被清政府官员严词斥责,看讹诈不成,明治政府决定军事侵略台湾。1874年4月设立“台湾蕃地事务局”,任命大藏卿大隅重信为长官,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蕃地事务都督。5月7日西乡从道率兵3千6百人进犯台湾。5月22日日军在台湾登陆。6月1日,日军对牡丹社和高士佛社发动总攻,台湾人民以原始武器英勇抗击日军。清政府任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藻侦,率大军渡海保卫台湾。本来,日本已渐感国力不支,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美、英、法三国公使的“调停”下,与日本和解,1874年10月31日达成协议,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使大久保利通签订中日《北京条约》。清政府屈从日本,承认“台湾‘生蕃’曾对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规定日军撤出台湾,赔偿日本银50万两。日本侵略中国领土台湾,中国反而予以赔偿,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875年日本强迫琉球断绝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并1879年4月4日废琉球藩,改为冲绳县,完全吞并了琉球。并由此开始了日本对亚洲各国血腥侵略的历史!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