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撰秘闻
2007年12月23日 08:22《读书文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文革] [毛泽东]

四、选集中对历史事件的臧否和人物的褒贬,决定于选编者的取舍之间。毛主席的讲话有的篇幅较长,有时为了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他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但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和一定的政治目的,选编人员往往根据某个领导的意见,有倾向性地予以取舍,这必然会歪曲事实,片面地误导读者。

当时初定的《毛选》五卷送审本的文章中,有两个现象:一是毛主席的一篇文章,在五卷中分列出几个题目,以几篇文章的面目出现;二是毛主席的几封书信或电报,以集辑“语录”的形式出现在一篇文章里。究其根本,上述理由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外,毛主席的一些信件,有时不是写给一个人的;对某件事情的批评或表扬,有时也提到好多参与者。在选集中,这些人的名字留谁不留谁,完全由康生等人的主观需要而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笔下去,入了毛选的人,受褒者可以上天堂,受贬者一定下地狱。

1970年夏天,李鑫带着丙楼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宪法的修改工作。中央开会之前,他们带着“设国家主席”和“不设国家主席”两套方案上了庐山。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会议不欢而散以后,他们悄悄地回到丙楼,有的激愤不平,有的灰头土脸。据说钟仲挨了康生严厉的批评。没几天,“学部”的同志就离开了。

工作又一次停顿下来。这年秋后,我向钟仲交代了工作,回到离别已经近4年的原单位。

相关报道:

毛泽东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红色空姐”眼中的毛泽东

王海容首次披露晚年毛泽东的往事

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

毛泽东临终遗嘱真相(组图)

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浪漫“试婚”(图)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