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朝鲜停战谈判中的“隐形巨人”
2007年05月10日 10:33新闻午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外交] [朝鲜战争]

拍电报让代表团成员家属来探亲

中朝两国一起参加谈判,人员中也常有些误解和矛盾。但不到半年,李克农威信有加,大家有话都愿意对他讲,使中朝两国工作人员融洽相处。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将军,讲一口流利的俄语,他受过大学教育,又上过军事院校,开始有些看不起中国老农民的土样。而乔冠华更不是等闲之辈,平时他写了稿子别人一字一句都不能改,而南日年轻气盛,两人发生了一些争执。

1952年7月10日至7月底,是谈判斗争激烈的时刻,李克农在处理完公务后,分别找乔冠华、南日谈心,这两位同样骄矜而富有才干的人不久便握手言欢。到了8月下旬,谈判进入更加紧张持久阶段,他俩一直到谈判结束都关系融洽,配合有方。

代表团里的一位担任翻译的朝鲜族姑娘,未婚先孕,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的朝鲜族未婚夫束手无策。姑娘泪流满面求救于李克农。李克农先用父辈般的话批评了他们,又批了点钱,让柴成文安排女翻译到哈尔滨住一段,生过孩子再回来。为了保护这姑娘,他对任何人都未讲过女翻译突然消失又回到代表团的真正原因,连柴成文也是过很久才知道的。

1952年谈判中断,板门店会场冷冷清清,思乡之情弥漫在中国代表团成员心底,每到外交部派信使送文件、信件时,大家都眼巴巴地盼望着这一天。

有一次信使来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信使是乔冠华的夫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派这么大的“官”当信使,这还是第一次,据说是周总理的安排。

大家正看着乔冠华、龚澎夫妇俩眼睛对眼睛,笑嘻嘻的样子很有意思,李克农把大家招呼到一边说:“你们看到了吧,周总理怎样做工作,做得这个细,咱们都学着点儿。”

李克农拍电报,请解方、柴成文等夫人来板门店探亲,不能前来的也千方百计捎信带话。这个做法深得人心。祖国亲人的到来,使冷清的驻地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气。大伙在一块开玩笑:“胡公就是胡公,我们学不来,咱们也学不来峡公,连夫妇的私生活也想到了。”

胡公是指周恩来,峡公是对李克农的尊称。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善解人意,富有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