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2009年06月12日 17:24 】 【打印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大陆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路者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是海南省三亚市第一所本科院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3年时间达到万人规模,发展成绩引人注目。2008年6月,中国校友网发布中国独立学院100强排名,三亚学院跃居至第14位,这份综合了办学设施、人才培养、综合声誉等多项指标的报告,向世人展示了三亚学院的发展速度。是什么让一所年轻的大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崭露头角

在三亚学院的会客室,我们见到了其执行院长陆丹教授。他坦然表示,对这个排名有欣喜也有意外:“我们确实有信心在同类院校中做到最好,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在社会上就有了反应。”

陆丹教授向我们介绍,三亚学院办学团队的第一批骨干力量主要来自上海,他们大部分都是拥有高校创建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在等待教育部审批的过程中,大家共同确定了一个信念:办一所南中国最美最好的大学。陆院长对“美”和“好”的解释很简单:“美——建一座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化热带风情园林式校园;好——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确立现代大学制度,以育人为主要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陆院长强调,在这其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落实其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试水”国际化新机制、新体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随着知识、信息的全球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教育的评价尺度同样随着新的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变化着,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不可逆转地面临着革新。

在中国,传统高校在校、院、系的大学模型建设上迅速与世界其他学校形成了统一。而由于多种原因,真正的制度内核建设一直步履蹒跚。三亚学院的创建者们在办学之初达成了一个共识:国内教育理念在更新速度上,高等教育始终滞后于基础教育,从而使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环节无法与社会需要良好对接。在大量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和用人单位人才缺口难以迅速填补的矛盾不断加深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亟待转型。一所好大学的建设标准,除了决定于人们常说的硬件、师资、生源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更为便捷有效地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完成“育人功能”,还需要在制度上予以推进。而在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下,大学很难真正有计划、有布局地开展切实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陆丹院长说,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一种能够促进教育国际化,促进教育向高端发展的机制。在决策机制上,大学的所有者、举办者与管理者应该分权。在国内传统高校中,政府往往集产权、办学、管理三权于一身,容易出现政府包揽过多的局面,而大学则形成了对政府的“等、靠、要”依赖意识,对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反应迟钝。在这一点上,三亚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的特征变成了难得的优势。独立学院办学的资金来源于社会,三亚学院建校,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出资10亿人民币,并表示“任何人不会从三亚学院拿走一分钱”。学院办学团队组建于上海,属于“以事业为号召聚集到一起的人”,彼此之间坦诚相待,没有复杂的亲缘、裙带关系,在这一点上,三亚学院至今仍坚持着人事回避制度,领导亲属一律不安排在学院内就职。建校期遇到很多困难,他们坚持“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地自我整合有利资源寻找出路,三亚学院校训的第一句话就是:“自立更新”。他们强调,“自立”是一种态度。

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三亚学院奉行“越简洁的制度就是好制度”。他们摒弃了面面俱到、五脏俱全、关系繁复的金字塔式科层组织结构,形成了学校统筹、院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二级管理模式。陆丹院长认为,校一级领导只能管宏观调控,各分院、系之间需要焕发自身的发展活力,这样才能为实践教育创新开拓平台,避免出现学校“管得过细,统得过死”的局面。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校内部的各种优势资源,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事业积极性,最终向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三亚学院的缔造者们认为,教育要与国际化接轨,还必须大胆实行高校内的行政与学术权利的分权。在行政管理上,出发点应在“管理绩效”上做文章,而不是“管理人”。因此,三亚学院每年组织教职工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职业化培训,提倡“张力管理”,强调“好态度、好绩效”的用人评价标准,要求每一位在岗职工“专心、专业”地做工作。在教学管理上,学术委员会拥有分离于行政系统之外的权利,教学管理者和行政管理者相分离,分别对各自的领域负责。

在教育行为引导机制上,三亚学院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批量化生产缺陷,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利用导修制度,通过自由选择专业、确认方向和自主进行课程组合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了解行业,精于专业并拥有个人特长的“一专多能”人才。同时着力培养学生传统道德、时代精神、社会责任与现实态度有机结合的健康人格,将其作为三亚学院学生的一大“集体个性”。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一直缺乏一种非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评价力量。这种评价机构需要组织和机制运行完善,同时具有稳定性和针对性。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能够符合高等教育国际质量认证制度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出现。针对这种状况,三亚学院特别组建了一支教学评估队伍,主要对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这支评估队伍独立于学院行政体系之外,自主地开展工作。他们不但对校内教学情况进行评估,还不定期地对社会需求变化跟踪调研,以分析报告和座谈等形式向学院行政和学术管理层提供评估意见。将来,这支队伍还将进一步深入地在教学系统,办学规划等更为广泛的平台上进行评估,以确保三亚学院建设始终沿着教育国际化的方向前进。

探寻国际视野办学与融合城市文化的平衡点

在访谈中,陆丹院长多次提到,在三亚学院的办学上,海南省各级政府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他笑着比喻,好比姑娘“嫁对了婆家进对了门”。在海南这个30年来一直以创新精神为发展动力的省份,学院的发展思路顺利地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同。为此,三亚学院也一直以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了当地城市文化建设。同时,陆丹院长亦清醒地认识到:办学始终要有国际眼光,始终要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只有按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自己,才能够让一所大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使其与地方共荣。值得庆幸的是,在三亚这样一个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城市文化视野并不狭隘。

得益于三亚市的旅游环境,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界名流常常出现于三亚海边,学术大师们也多半乐于接到来自三亚的邀请。这些专家学者被三亚学院视为“流动的精神财富”。在三亚学院成立后的三年时间里,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光临了学院的“三亚大讲堂”,为莘莘学子留下了一堂堂精彩的讲座。而当传统的旅游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度假经济时,三亚学院更是作为三亚市第一所本科大学承担起了文化交流的重任。他们说,三亚市的本地教育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多国文化在三亚的交流融合特色十分明显,学院有义务主动将三亚的各种流动学术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目前,已有多名国内国际知名学者被特聘为三亚学院的客座教授,不定期来学院进行讲学、访谈活动。三亚学院认为,大学把这些流动的文化资源积淀下来,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更为广博的知识,亦能惠及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样,这也是三亚学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又一举措,陆丹院长表示,希望此类特聘教授的比例在五至十年间能达到全校在职教师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无疑,这样高的比例对活跃学术氛围,抵制学术上的裙带关系和“近亲繁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访谈接近尾声的时候,陆丹院长告诉我们,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难在起点,贵在坚持。他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比喻:现代大学制度的最终确立是百米冲刺的终点线,三亚学院目前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步就走出了一米。有了这一米,剩下的九十九米需要的是勇气、魄力和坚持。

   编辑: 王棣
解析财智栏目由 北京华夏采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建 栏目热线:010-63992779
梧桐在线(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