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科创园区里的城市更新实践

2024-05-17 18:50:07新华社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天开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天开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天津5月16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漫步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内,年轻身影随处可见,创业热潮如火如荼。

很难想象,这座颇有人气的科创园所在地在一年多前还是一座“荒废广场”,楼宇空置,枯草破窗随处可见。

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开广场前身是一家民营企业开发的商业综合体“天津科技广场”。这家民营企业破产后,由破产管理人天津市亚星清算事务有限公司接管。公司经理赵锦介绍,天津科技广场因资金链断裂“烂尾”时,8栋写字楼、公寓楼基本完工,其中2栋有上百套房子已经卖出。

在天津市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完成续建的基础上,天津市国资委科学整合各类资源,通过企业自筹、专项贷款等方式,解决盘活改造所需资金来源,完成市场化收购、改造提升等各项工作。

天津市科技、教育、国资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引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重点实验室,逐步优化园区软硬件配套服务。2022年12月29日,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高标准启动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2023年5月18日,天开园正式开园。

从烂尾楼到店铺林立的新园区,短短半年内,这座闲置近10年的楼宇上演了从规划设想到创新实景的华丽蜕变。工作日的中午,天开广场街区飘来阵阵面包香气,牛肉面馆内排起长队……

负责底商招商工作的天津宏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良介绍,为更好地服务入园企业,公司持续开展商业服务机构招商,引入国资系统优质且适宜园区的品牌入驻,商业业态逐步完善。

信达和众(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入夏不久,公司总经理高明正忙着到全国各地跑项目、谈客户。“天开园周边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对我们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正式运营短短一个多月,已经有多个项目开始签单孵化。”高明说。

和闲置楼宇一同盘活的,还有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大伟是天开园工作专班的成员之一。到岗之后,她不但努力搭建高校与企业、项目与资本的对接平台,还积极探索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模式。

“为给大家提供最大程度的创业支持,天开园众创空间不仅可以让大家享有A类企业优惠政策,还将额外给予一笔一次性创业奖励。”王大伟向有创业意愿的高校师生介绍园区政策。

天开园立足科技成果转化,让高校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也为园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天开园周边的高校科研资源能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未来我们将与高校开展更加全面的化工领域技术合作,并逐步将企业重心从北京转移到天津。”着眼未来,高明充满信心。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首次吨级量产,体积最小“微流控检测仪”诞生……正式开园一年来,一颗颗创新“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经超过1600家,企业累计获得投资、贷款达到3.33亿元,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在天开园落地生根、拔节生长。

为您推荐

新漫评:“人权灯塔”下,隐秘的角落

中国新闻网2024-06-01 20:46:00

埃及专家:阿中合作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4-06-01 20:43:22

文化中国行|寻味津门故里

新华社2024-06-01 17:34:18

没想到,AI竟然能猜透小时候的我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6-01 17:29:39

美国频频拉拢 沙特和以色列为何都不肯给面子?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6-01 16:37:35

“六一”儿童节 我们和中国有个约定

环球资讯广播2024-06-01 16:33:17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