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得志:同心之路书写世界减贫奇迹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得志:同心之路书写世界减贫奇迹

自动播放

人们常说,全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今年11月23日,毕节下辖纳雍、威宁、赫章等三个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不仅标志着贵州省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也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从1985年至今,毕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42.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80.4%降为零,人均GDP是1985年的110倍……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贫困的标签,写下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贵州省毕节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得志在凤凰卫视和凤凰网主办的《2020与世界对话·国际减贫论坛》中分享了毕节减贫经验,他从35年前的一份新华社内参说起……

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得志:同心之路书写世界减贫奇迹

文字根据毕节市副市长杨得志的发言整理: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0与世界对话·国际减贫论坛”。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下面,我和各位一起分享:同心之路——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历程。

我们常说:“中国脱贫攻坚看贵州,贵州脱贫攻坚看毕节。”今年11月23日,毕节下辖的纳雍、威宁、赫章退出贫困县序列,不仅标志着贵州省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也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毕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42.94万人,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贫困的标签,写下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我们从35年前一份新华社内参说起。1985年6月,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发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急电,反映了毕节地区赫章县海雀村极端贫困的状况。这篇报道惊动了中南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看到这篇报道后,当即作出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的警告!!!”

这三个大大的感叹号,重重地警示和鞭策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

图:1985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新华社内参上的批示

图:1985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新华社内参上的批示

这就是当年海雀村乃至整个毕节的真实情况。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图:曾经衣衫褴褛的村民

图:曾经衣衫褴褛的村民

毕节位于乌蒙腹地、贵州西北部,与云南、四川接壤,是珠江、乌江发源地,面积2.68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地形,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苦甲天下”。由于贫困与生态恶化和人口膨胀问题交织,被联合国专家定义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

喀斯特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级难题,而且不同于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分布地区的特点,毕节的喀斯特地貌以石漠化为主要特征,这种地形地貌,既不能用于种植,又不可用作观赏。

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得志:同心之路书写世界减贫奇迹

毕节人民群众的生活极端贫困,在八十年代,80.4%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8.53%。1985年,毕节地区有六个县被列为贫困县,其中威宁自治县、纳雍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县是国定贫困县,赫章县为省定贫困县。那一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98元,而毕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1元。

人口膨胀是毕节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1985年毕节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03人,比全国同期高出一倍,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在习仲勋同志的批示和关怀下,毕节的极端贫困引发了中央高度重视。不久,胡锦涛同志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到任后第三天就来到海雀村。此后,他多次深入毕节地区调研,提出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构想。

1988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北京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在毕节建立试验区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恳请他们智力支边,帮助毕节。当年5月20日至6月1日,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赴黔工作小组”,就在毕节建立试验区进行调研,并以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名义撰写考察报告,上报中共中央。报告认为,建立毕节试验区十分必要。

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此为主题的试验区。由此,在乌蒙大地上吹响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

图:贵州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关于建立毕节试验区的请示,以及国务院批复关于建立毕节试验区的通知

图:贵州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关于建立毕节试验区的请示,以及国务院批复关于建立毕节试验区的通知

三十二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汇聚,同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共同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篇章的毕节精彩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毕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毕节脱贫攻坚给予高度关注,对毕节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他批示指出:“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和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毕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三十二年来,共有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60多次来到毕节实地考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和使命。中央也出台一系列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政策,23个部委配套出台了28个差别化文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倾情帮扶,与毕节试验区各族干部群众一起,以滴水穿石的恒心和勇气参与试验区建设,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薄力量!

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口帮扶毕节下辖8个县区,实施五大“同心工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400多人次深入毕节试验区考察指导工作,组织1100多批90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赴毕节开展帮扶,培训各类人才41万余人次。

图:统一战线定点帮扶、联系帮扶毕节各县(区)示意图

图:统一战线定点帮扶、联系帮扶毕节各县(区)示意图

图:五大“同心工程”示意图

图:五大“同心工程”示意图

统一战线对毕节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投入资源之多,数不胜数,令人感动。由于时间关系,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仅以这组照片为例,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先后由钱伟长、厉以宁、常近时等名师大家担任,为毕节试验区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智慧和活力。

图:中央统战部协调援建的赫章县平山镇江南同心新村

图:中央统战部协调援建的赫章县平山镇江南同心新村

图:民革援建的纳雍县猪场乡剌梨种育苗示范基地

图:民革援建的纳雍县猪场乡剌梨种育苗示范基地

图:民盟中央援建的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微天使工程”肿瘤微创治疗示范点

图:民盟中央援建的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微天使工程”肿瘤微创治疗示范点

图:民建中央协调800余万元修建的黔西县新仁乡集镇至化屋村通村油路。

图:民建中央协调800余万元修建的黔西县新仁乡集镇至化屋村通村油路。

图:民进会员企业投建的金沙县“开明•同心城”。

图:民进会员企业投建的金沙县“开明•同心城”。

图:农工党中央联合中国红十字会在大方县实施的“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图为大方县绿化乡丰产一村同心圆•博爱家园广场

图:农工党中央联合中国红十字会在大方县实施的“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图为大方县绿化乡丰产一村同心圆•博爱家园广场

图:致公党中央在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协调推进的贵州致富光谷产业园

图:致公党中央在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协调推进的贵州致富光谷产业园

图:九三学社支持建设的威宁九三中学

图:九三学社支持建设的威宁九三中学

图:台盟中央协调呼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毕节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图为国储林项目——赫章县水塘堡乡核桃基地一角

图:台盟中央协调呼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毕节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图为国储林项目——赫章县水塘堡乡核桃基地一角

图:全国工商联动员企业家在织金县大力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图为织金县茶店乡竹菰产业种植基地的优质竹菰

图:全国工商联动员企业家在织金县大力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图为织金县茶店乡竹菰产业种植基地的优质竹菰

三十多年来,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对毕节倾注了深厚感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为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实践形式,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深圳市和广州市先后对口帮扶毕节,发挥了重大作用。深圳市于1996年至2016年对口帮扶毕节,累计援助财政帮扶资金5.44亿元。2018年深圳继续结对帮扶毕节,目前援助各类资金1.782亿元,并在创新发展等11个方面与毕节市加强合作。广州市于2016年对口帮扶毕节,累计援助财政帮扶资金13.6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50个。东西部扶贫协作所展现出的“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黔贵大地生动演绎。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社会各界倾力支援,社会扶贫也形成了强大合力。恒大集团捐赠110亿元扶贫资金,并派驻2108人的扶贫团队;招商局集团、盘江集团、金元集团等企业汇聚力量,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方面大力助推。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节试验区建设,先后召开了三次推进大会,出台了相关文件,从资金、人才、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保证,增添了强劲动力。

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毕节自身又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按照统一部署,打好精准扶贫的“贵州战法”,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保护并重,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

我们实施了“七大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域旅游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合力打赢“113攻坚战”。

我们选派精兵强将战脱贫,建立“联县帮乡驻村入户”工作机制,6名市委常委联系深度贫困县,92名县级干部担任驻乡工作队队长,11296名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31名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各级党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顽强拼搏!

图:“七大工程”示意图

图:“七大工程”示意图

李绍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也是我的同事和战友,生前任赫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月亮洞村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5月,他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年仅39岁,事迹令人动容。正当市委政府准备对其家人进行抚恤之际,他的母亲和妻子却以个人的名义向月亮洞村捐赠20万元,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完成李绍山未尽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干部,多么令人感动的家人!

图:李绍山

图:李绍山

图:李绍山亲属向月亮洞村捐赠

图:李绍山亲属向月亮洞村捐赠

精准脱贫,产业是根本。毕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了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突破1000万亩,肉牛、蛋鸡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探索出“党建+积分”等管理模式,全面完成188万人、1万多个自然村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有劳动能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图:七星关区柏杨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图:七星关区柏杨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毕节已全部实现“组组通”,打通了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建成1.464万公里、实现9311个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73万农村人口。昔日肩挑马驮,如今畅通到家。

同时,毕节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全部清零,实现了“三重医疗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政治任务,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看病难”到“云就医”,从“茅草房”到“砖瓦房”,从喝“望天水”到饮用“安全水”。

从这组今昔对比的图片(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与过去已经是天壤之别。

图:赫章县河镇乡海雀小学旧貌(1990年)

图:赫章县河镇乡海雀小学旧貌(1990年)

图:赫章县河镇乡海雀小学体育课

图:赫章县河镇乡海雀小学体育课

图:黔西县中坪镇卫生院旧貌

图:黔西县中坪镇卫生院旧貌

图:黔西县中坪镇卫生院新貌

图:黔西县中坪镇卫生院新貌

毕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成中央和省委交办的任务,坚持精准方略,抓实问题整改,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在严格按照要求打好贵州战法的同时,毕节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涌现出了一批精准脱贫的毕节典型。

2017年4月以来,毕节探索建立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4225个,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9万场次,培训干部群众610万人次,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得到了习总书记的高度评价。

我们还探索出“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扶贫“四看法”,并建立了量化体系,全面掌握贫困户的劳动力、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习总书记评价:“‘四看法’实际效果好,在实践中管用,是一个创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我们创新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两个联结”一起抓,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个效益”一起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两个基金”一起建,促进强村和富民“双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全市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4254个,相关做法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

我们还以乡镇为单元设立了256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有力推动民生工作落实到位、民生项目规范实施、民生资金安全运行。

我们开发了“十大员”就业扶贫公益专岗。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三无两有”贫困劳动力,精准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解决了10.4万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图:“十大员”就业扶贫专岗示意图

图:“十大员”就业扶贫专岗示意图

同时,我们还塑造了毕节精神,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精神为引领,让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如今林茂粮丰,富美一方,成为脱贫攻坚的样本。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毕节的森林面积从1985年的343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24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8.53%增长到现在的60%,被评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通过“五子登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绿了荒山,富了农民。威宁的草海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成为大量鸟类过冬栖息的圣地。百里杜鹃展现出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从过去一个十分贫困的村子变成国家级5A旅游区。

从数字和今昔图片的对比,我们能看到毕节的巨变。总共累计减贫742.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80.4%降为零,人均GDP是1985的110倍,全市生产总值是1985年的136倍多。

试验区成立32年来,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300多亿元,全市人口受教育情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青壮年半文盲率从1985年的41%降低到2020年的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1985年的59.5%提升到2020年的95%。

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铁路运营里程538公里,迈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毕节飞雄机场可以直飞21个城市,通达134个城市, 已经成为黔西北综合交通枢纽。

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农产品俏销沿海城市及东南亚和迪拜等地,“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威宁三白”等农特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形成了包括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等为支柱的十大工业产业新格局。

文旅产业方兴未艾,以“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为品牌,推动建成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

从这些图片大家可以看到,毕节是一个非常美丽而有魅力的地方。

图:彝族撮泰吉

图:彝族撮泰吉

图:韭菜坪

图:韭菜坪

毕节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毕节市建成黔西新田、织金文家坝等大型现代化矿井,煤炭年产量达4600万吨以上, 建成了30万吨/年的黔西乙二醇煤化工项目。电力发展“水火风光”并举,装机容量达到1490万干瓦,年发电量达470亿干瓦时以上,能源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贡献率达65%以上。

中国减贫的毕节实践引发了世界关注。我们通过聚焦“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主题持续深度开发的扶贫之举,绿色转化写好两山文章的生态之治,多党合作彰显制度优势的体制之优,为世界喀斯特地区攻克“生态癌症”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榜样,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毕节样本,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和海内外媒体前来考察。2018年8月,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部分代表到毕节考察扶贫工作。来自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利比里亚、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代表,非洲联盟、欧盟、美国、日本、丹麦等国际组织参与了此次考察。

毕节脱贫攻坚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们只是告别了绝对贫困。 从脱贫摘帽到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期望,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还需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以新的作为和担当,为新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感谢大家对毕节的关心和支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