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风云紧急:应对美国绞杀是否得当?中国企业如何避险?丨风向

TikTok风云紧急:应对美国绞杀是否得当?中国企业如何避险?丨风向

文/庖丁

本文特别致谢:知险数据合伙人薄正源

核心提要:

1、TikTok在美国的危机,实际上是相关安全议题经过一年多发酵,加上特朗普浓重政治考量造成。其背后是中美技术监管和数据监管体制的不兼容。

2、TikTok的应对绞杀的部署比较到位,也进行了很多自我约束,但美国的监管者并不接受,需要一个结构性的保证。目前TikTok已经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充分沟通,但以拖待变的策略可能并不乐观。

3、观察这一事件的关键是TikTok会否出售?出售后能保留多少中国元素?美国的相关政策工具是中立的,但使用工具的人永远不会中立,地缘政治大周期恶化的当下,TikTok能否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值得关注。

华为孟晚舟事件余波未平,中美科技战的密云又笼罩在TikTok之上。

在美国有将近6500-8000万用户的TikTok,此前享有睥睨脸书、推特和ins的独特地位,在青少年中极为流行。

但近日来特朗普意在以国家安全为由封杀TikTok,一时间出售、关闭、迁移等猜测纷纷出现。

那么这一事件的起因究竟为何?TikTok的应对是否失策?后续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什么?这对于中国企业海外避险有何意义?

起因:量级太大?北京血统?特朗普公报私仇?

TikTok进入美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在2017年字节跳动收购美国公司Musical.ly,此后并入TikTok正式亮相。

此后TikTok下载量不断上升,而且用户使用时长可观,18岁以上用户每月累计浏览时长高达858分钟,意味着单个用户每月看13小时以上......。

流行的TikTok很早就引起了竞争对手如脸书的注意,美国国家机构层面自然也在不断观察。

2019年1月,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声称TikTok是一个“华为级别的威胁”。其主要论据是软件具有定位和图像识别功能,而TikTok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控股的企业,无法拒绝同中国政府共享数据云云。当时TikTok美国CEO表示,“从未向中国提供用户数据,即使被要求也不会提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相关文章直指TikTok是西方威胁

但知名“反华议员”马克·卢比奥以国家安全为由,于2019年10月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调查。同月,另两位参议院汤姆·科顿和查克·舒默要求美国国家情报局对TikTok进行安全审查。此后一连串的审查后,美国政府和军队不再使用TikTok。

当然也有人士为TikTok辩护。诸多美国安全专家,比如知名智库CSIS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刘易斯就表示怀疑:“我不确定TikTok对他们而言是个很好的情报工具。”更有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萨姆·萨克斯认为,中国公司不是中国政府,他们有自己的商业利益,而且能保护自己的数据。”

漫长的国会调查并没有什么结果,这其间倒是TikTok自查修复了一些技术漏洞,这一话题也就没有太多热度。

但到今年7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正在考虑禁用TikTok,特朗普更是威胁要用行政手段关闭TikTok,这成为本轮风波的直接导火索。

很多人对特朗普的举动感到意外,所以不少论者推测这可能与TikTok用户曾就选战羞辱特朗普有关:

6月,特朗普为了拉升支持率,高调推出了一场线下集会。但他的团队偏偏挑了个特殊的时间地点:6月20日,俄克拉荷马州的图尔萨。这一天恰好是黑人解放日,而这个地点就是1921年美国史上最大一次种族暴力事件发生地。

▎1921年图尔萨大屠杀之后,繁盛一时的“黑人华尔街”被夷为平地。

活动当然引发了巨大争议,TikTok的年轻进步粉丝和韩团粉丝合流,来了一出巨大的恶作剧。他们在特朗普集会网站上纷纷签到,特朗普的竞选主管甚至认为有10万人到场,1.9万容量的体育场明显不够!特朗普甚至还计划对进不了场的粉丝来一场户外演说。

但这些年轻人放了特朗普鸽子,所以出现了史诗级尴尬一幕,特朗普只好对着一半多的空座发表演说。

演讲完的特朗普的心情可想而知,过两周他就炒掉了自己的竞选经理布拉德·帕斯卡尔。

对于TikTok危机中国家安全考虑和特朗普个人选举政治的考量的区别,凤凰网《风向》栏目对话知险数据合伙人、美国政治风险分析师薄正源。

他指出,特朗普的动作有很浓重的政治因素在里面,只不过他国家安全监管工具是现成的。更深层来看,这折射了中美技术监管和数据监管体制的不兼容。

▎图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组成,包括财政部、国务院、国土安全部等强势部门。2018年,改革CFIUS的FIRRMA等法案通过,扩大了对外国资本投资美国敏感行业进行审查的权利,以及将现有出口管制体系未覆盖的新技术纳入管控范围。

“2018年CFIUS改革。到去年已经有包括所谓干涉选举、数据安全问题,关注点已经集中在抖音身上。所以TikTok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经过一年多的发酵才走到今天。过去两年中美科技领域整体脱钩趋势都已经在映衬在里面。所以他只不过是用国家安全工具和正常监管权限。但最后这临门一脚是特朗普政府也有他充分的政治考量。

“如果换个角度来讲很简单。如果是一家英国公司,会不会遇到这么大的问题?英国公司那肯定是(不一样)。当然他体制不同,这里折射了中美技术监管和数据监管体制的不兼容。这是一个未来TikTok以外的其他企业也迟早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科技企业和整个行业都不是脱离政府来运作的。各个国家自己有自己在相关领域政治和技术相链接的一套生态系统。在数据安全和技术安全不兼容的情况下,两套生态系统在摩擦。TikTok只不过是因为他的量级比较大,所以他有一个significance(重要意义)。”

薄正源进一步分析,其实过去一年多来对TikTok的攻击其实是三个维度:

第一个就是国家安全、数据安全。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纯粹的政治攻击,我们知道TikTok有算法来筛选内容,所以在美国TikTok长期遭到指控对美出口所谓的“审查制度”。这种论调在国会和其他行业或者社会组织内已经发酵了很长时间了。

另外一种论调是因为美方声称中国政府基于网络安全法对抖音的掌控,可能有能力去影响美国的选举。而抖音作为在美国现在很巨大的社交媒体,不可避免地在前一段时间成为两边竞选广泛使用的选举工具,直到最近才一步步开始撤出。在这整体来说是三个维度的攻击。国家安全其实最倾向传统监管维度。所以这是一个综合考量。抖音的问题从来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监管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

TikTok应对策略,太软了吗?

确实,特朗普政府可以尝试动用一项名为《国际应急经济权力法》的法律,阻止某些外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应用商店。或者把TikTok的所有者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未经许可向其出售商品的名单。之前也有一家中资同性恋软件Grindr在特朗普政府压力下同意出售。

那么这次今日头条和TikTok的应对如何?

在坚决回击退出美国市场、以拖待变、打包出售等众多选项中,TikTok并没有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而其最初比较理想化的发声被议论最多:

字节跳动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复杂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包括紧张的国际政治环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竞争对手Facebook的抄袭和抹黑。但我们仍然坚守全球化的愿景,不断加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地市场的投入,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我们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也会积极利用法律授予我们的权利,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加上迅速与微软商谈收购事宜,被不少网友批评为过于软弱,毫不斗争即告妥协只能成为特朗普的软柿子、拉抬选情的一块肥肉。

复旦大学沈逸教授对此评论表示,抖音的选择,特朗普赌的就是你“不抵抗”,而如果这样,那么美国就可以说你是自愿的,而此后的商业之路也会在无尽的勒索中度过。

▎沈逸教授援引《六国论》原文言明当下处境

在问答平台知乎上,关于张一鸣表态下的高赞答案,都认为TikTok应该进行政治斗争。

▎知乎截图。

我们也就相关问题请教了政治风险专业人士。

首先,TikTok能否通过与抖音切分撇清关系?薄正源认为,抖音任何两个国别之间的access 登入都是不互通的。当然这个还是企业内部自己的约束,所以美国政府肯定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承诺。这个意图很明确了,要的是通过所有权的insurance(保险)。TikTok从一开始就是内部分离的架构,过去半年屡次在加强这种内部的划分(compartmentalization)。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这个政治形势下的美国监管者,显然他更有动机去不接受你这些作为。所以现在美国政府经过CFIUS 流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得到一个所有权上的insurance,说白了是结构性的,不是运营上的。

而能否以拖待变?薄正源认为可能性不大。

他指出,CFIUS 这套工具不是特朗普开始用的,奥巴马时期用的很多。包括最早华为在美国的收并购案。

“CFIUS这次改革最早发酵是在奥巴马任期2015-2016年开始提上日程,2017-2018年正式完成。所以不是纯粹党派主义的情况。而且TikTok在美国不缺渠道,他跟当地政府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所以我不觉得换一个政府、换一个政党会有大规模的回调。就像现在拜登上来,整体中美关系能回调的空间也很有限。因为技术监管和双方科技的分离化不是一个短期的趋势。本来就是上一个十年的反应。不是说这个四年搞完,下一个四年我们就掉头了,没有U turn(掉头)。然后TikTok作为个例来说,拜登上来会不会CFIUS还是做这样一个决策?我觉得大概率会,这不是换个人能解决的事。但是两边的体制不兼容,即便在个例上因为换一个总统可能没有这么严苛的压力。但是不兼容还是存在,它对所有企业还是一个隐患。

而公关战效用有限、司法流程过长,都限制了TikTok的对策选择。

似乎是感觉到形势变化。8月4日下午,张一鸣发表一封内部信,主题为《不要在意短期损益,耐心做好正确的事》,他也认识到CFIUS强制TikTok出售美国业务的真实目的是全面封禁。

同时,张一鸣在信中体现了两面,一面是继续温文尔雅的全球化:“每个人都有信息局限性,更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尤其在地缘政治强化和去全球化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所以“大家工作中要有火星视角。”

另一面,显然也是看到了一些并不如意的现实,“而在美国等部分国家,有一些政客全面攻击中国和中国企业至少在短期内形成了一定的氛围,乃至有更全面视角和中肯看法的人也不能公开说公允的话。所以我们也要特别理解非中国员工的处境,也要预计未来有更多的困难。”

如何决定,还要观察。

▎2018年10月11日,苹果CEO库克到访字节跳动总部与张一鸣合影。

中国企业如何避险?美国的规则是中立的吗?

除了TikTok,蓬佩奥还威胁要对微信采取行动。结合印度大规模禁止中国应用程序的操作,有理由担心中国企业的未来更多的政治风险。

TikTok事件中有哪些具有指标意义的节点?对于其他中国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薄正源指出,TikTok事件最后得看他是否出售、以及出售Package怎么样才能知道现实生存空间有多大——几个关键因素是 留有多少中国元素 。不管是bytedance也好,还是其他中国Chinese national (中国国民)能够作为不做决策的被动财务投资者保留一部分股权投资收益,还是要必须全部清洗掉?所以这两个对于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区分的。

按照CFIUS标准,如果一个没有什么决策能力的被动投资者,小股份较小份额被动投资者是允许的。如果最后出售的结果是被迫的,成了完全去中国化结果。那纯粹的所谓国家安全监管论调就显然站不住脚了。因为他已经突破了CFIUS允许的范围。

另外,很多人质疑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以及反海外腐败法(FCPA)等工具,实际上往往成为打压外国企业的借口,失去了其中立性。

▎去年1月,《经济学人》曾刊文《山姆大叔的游戏:针对外国企业的美式司法突袭,惹恼其他国家》,文中举出孟晚舟是最新的案例

对此薄正源表示,工具都是中立的,但选择用这些工具的人永远不是中立的。所以涉及到中美整个宏观政治的情况下,FCPA和任何其他监管模式的应用,它都不是一个可以叫中立的选择。都是有很浓烈的两边地缘政治大周期恶化在后边。所以当国际没有顶层或者更高层次相关约定的情况下,在政治环境恶化的时候,这些工具都是可能被用来制裁中国企业的。

而TikTok情形和华为有什么异同?薄正源认为:TikTok这个案例跟华为还是有着很大区分的。华为事件战略考量会更多一点。因为他不仅是说就是TikTok上的经历的事情。其实华为在2010-2016年这期间已经经历过了。那就无非是这个。但是美国会go one step further(更进一步)。它不仅是从像FCPA海外反腐败法、安全这个角度出发的压力,以及这个技术管控压力,是一个全面的绞杀。

他还指出,其他中国企业反而不像抖音这样从结构上做了足够的本土化和切割,有这么强的能力去应对现在美国发生的一切。所以如果通过和微软及five-eyes五眼减英国这一部分投资人的出售或清理,能够证明中国企业在美国通过这种所有权的切割能正常存活下去,或者能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对其他中国企业相当于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一套现行的模式可以保证产品在海外市场能够继续存在而不是归零。这应该是各方面都在积极关注的事情。

对于美方的种种操作,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特定的非美国企业,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也违反世贸组织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他还指出,有关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美开展商业活动,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但美方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进行设限打压,这完全是政治操弄。事实上美方动用国家机器打压他国企业的行为屡见不鲜,日本的东芝、法国的阿尔斯通等公司都曾遭受过美方的蛮横打压,美方标榜的所谓公平竞争的虚伪性暴露无遗,严重损害美国的国家信誉和形象。如果按照美方的这种错误做法,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任何一家美国企业采取类似的举措。美方务必不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否则将自食其果

山雨欲来,TikTok事件是否会引发更大的风波尚未可知。希望中国企业能从风云紧急中,找到自己命运的关键,坦然走向最终的胜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