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发达国家承载底线在哪里?真实数据意想不到
资讯
资讯 > 唐驳虎 > 正文

唐驳虎:发达国家承载底线在哪里?真实数据意想不到

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

本文写于3月16日晚。

关于英国和德国的“60%、80%群体感染”不作为策略,在本国和国际社会引发巨大争议。

世卫组织与包括英国免疫学会在内,超过500名科学家纷纷发声,提出强烈质疑。 但也有旅居英、德的中国学者,撰文试图为之辩解,帮着论证这种不人道的做法如何“科学”。

▎ 《泰晤士报》头条:很多家庭将失去至爱

不过无论怎样解释,这都无法直面所谓“1%”的重大人道灾难问题: 即使病亡率只有1%,在6000万人口的欧洲大国就是60万人。

要知道,英国在二战中因战火死亡也就是45万人:40万军人战死,5万本土平民死于德军轰炸。

在21世纪的和平时期,未经任何努力,就轻率地放弃几十万、上百万民众的生命,已经在根本上颠覆了最基本的现代政治伦理、社会道义。

▎现在法国也在宣扬这套理论了

更何况,这些国家政府真的以为,听天由命,让60%、80%的人“先后”感染,就能如愿控制在1%死亡率吗?

错了,人口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而医疗系统所能承受的上限,却是非常小的。

一千多万人口的大武汉,只需要几万人感染,几千个重症,世界前茅的医疗系统就濒临崩溃。民众们在网络上求助、呼号,求医不得、入院无门的视频,已经让大家感受到状况的惨烈。

日常的医疗系统,并不是为了应对人口一大半得病的烈性传染病设计的。如果几千万人的国家都变得像1月底的武汉,这简直无法想象。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回顾性病例增长爆发图

为了保护医疗系统不崩溃、不过载 ,同时避免惨烈的人道悲剧,必须首先使用公共卫生手段。

“公卫做得好,临床死人少”,这句话其实还只是针对日常的慢性病、慢性传染病来说的。

在应对突发、烈性传染病时,更是必须使用强有力的公卫干预阻断,医疗手段、应急措施都只是跟进、保底的辅助。否则,等不到医疗系统崩溃,社会就先崩溃了。

更何况,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及隐蔽性都很强、突破我们对传统呼吸道疫病理解的传染病——Rt=3.88,无干预下患者人数7天增长10倍。

重大传染病的危害,其实还不仅仅在于患者个体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更多的还在于宏观层面对社会稳定的威胁,这也就是公共卫生出现和存在的意义。

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教给我们的东西。

各国医疗系统的真实规模

前几篇文章,已经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库,汉化引用了各国医院床位的千人数字。

但毕竟这种现成的可视化图表,虽然直观,但在数据搜集时,往往总是引入了很多偏差。

例如,搞不清楚“医院病床”的定义,各种统计口径乱用一气,数据不够准确,等等。

这两天,我重新对主要国家的医疗资源能力进行检索、确定,重新校正出一张尽量统一标准的信息表格。

其中欧洲各国的数据,来自2019年11月欧盟统计局汇总的2017年各国数据。包含了治疗、急诊和康复等通用床位,去掉了长期护理、疗养和精神病治疗床位。

英国的数据还专门查看了大不列颠四家NHS系统统计表格,并包含了原统计未包含的私立医院。

▎ 中国国家卫健委卫生统计公报里的数据,“医院床位”本是一个定义很复杂的东西

日韩数据分别来自日本厚生劳动省、韩国保健福祉部。原来,经合组织数据库里,日韩的超高数字里,包含了很多养老院床位,而这显然不能算成“医疗力量”。

美国主要来自美国医院协会(AHA),并且各国数据都综合了其他调查、统计、估算的数字作了修正。

这张表格虽然不够精美,但却是最精确的一张。

病床减少是发达国家的通例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韩国、德国,是千人病床较多国家的代表。 而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则是病床少国家的代表。法国的病床数则与中国差不多。

实际上,在1975年,美国约有150万张病床,1980年仍有约136.5万张。

但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约93.1万。美国各地的医院一直在减少可用的病床数量。

英国也是,1990年公立的NHS系统有30万张病床,2010年就只剩下20万张。到现在,又下降到不足15万张了。

这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医学科学快速升级带来的临床诊治手段提升。这些新的临床诊治技术和药物使得临床诊断更准确,治疗效果更好。

许多以前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现在通过医院门诊甚至第三方医疗机构就可以治愈。

许多以前需要手术大开刀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只需微创治疗就能解决。 许多以前需要长期住院诊治的疾病,现在只需要短期住院。至于慢病管理,基本上是在社区诊所甚至通过远程医疗来进行。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约束的力量,医保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美国,由政府和商业医保推行的“按病种定额付费”原则,从根本上颠覆了医疗领域长期奉行的“按住院天数和诊治量付费,多住多做就多得”的陈规。

医保机构由此鞭策医院提高医疗诊治效率和压缩成本,促使医生、医院和患者千方百计地减少住院的次数和时间、提高病床周转量。

在实施政府医保大包干的很多欧洲国家,为了节约医保开支,也推广了类似约束机制。

这些国家的平均住院周期,从原来的10天左右已经压缩进5天。基本上是大手术做完,刚能下地就得赶回家,床位留给下一位病人。

英国NHS甚至把住院期压缩到了4天!可见病床紧张到了何等程度!

这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应对严重疫情冲击的能力,甚至让医疗体系在平时就陷入困境: 意大利、英国、加拿大,都是看大病非常困难,做手术要排上半年队的典型。

另一种方向:3倍病床的日韩德

而日本、韩国、德国,却是另一个方向。它们的人均病床数是英美的近3倍,甚至被认为“床位过剩现象正在加剧”。

像韩国,由于设备过多,韩国医院常会滥用设备。医生们还接到院方指示,要求尽量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特别是那些治疗费用全部由保险负担的病人,这就导致一些病人将医院当成了疗养机构。

在日本,有20多万张闲置病床,散布在空心化的边远地区。还有大批“长期住院但是半年内没有用注射药”的老年病人,厚生劳动省认为他们根本没必要住院,是为了获得生活照料跟医院合伙套取医保,应该转为居家养老。

▎图片来自《日本经济新闻》

在四国岛的高知县,公立医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长达21天。韩国的住院周期也有14.5天。

日、韩、德的账面医疗资源充足,平时“浪费医疗资源、增加财政负担”的吐槽不断。但却在大疫情来临之时,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尤其是新冠肺炎治疗还不同于一般的手术康复,中等患者都往往要治疗10天,重症患者更是要进ICU,治疗周期长达20天以上。周期是日常手术康复的2~4倍,占床现象严重。

但以韩国的资源,应对疫情依然被动

由于“新天地”教会的缘故,韩国的疫情在大邱爆发,这里被称为韩国的“医疗城市”。 尽管韩国政府自3月起就在努力将各种进修所、俱乐部、大学宿舍等建筑改造成“生活治疗中心”(方舱医院的韩式叫法),还将不少病患转移到了其他地区的医院,但大邱“人等床”的问题始终存在。

到3月12日,大邱市有2399名住院病人(43%)分布在65家医院,另外还有2276人(41%)已进入“生活治疗中心”,尚有892人(16%)等待医疗机构收治。

其中因高龄及其他疾病被列为高危群体的病患419人,有200多人仍没有得到医院床位。

也就是说,大邱市一半以上的高危病患仍处于“人等床”状态。 而大邱的感染比例是多少呢?只有武汉的一半!

因为韩国医院是以私立诊所为主,80%都是做我们所说的医疗美容和其他相关产业的。 现在全国动员的290家医院,符合中国二甲标准的才28家,占主力的190家医院,只有中国等级医院以上的水平。剩下的72家是我国私人诊所水平。

▎图片来自韩国《中央日报》

从韩国《中央日报》的信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住院床位30张以上,在韩国就能被称之为“大中型医院”,这在中国简直是笑掉大牙!

因为中国最低等的一级医院,入门标准都是床位100张以上…… 韩国的“大中型医院”标准,在中国就是社区医院。

▎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换算一下,韩国每10万人的810张床位里,综合医院290张,社区医院380张、诊所140张。 以这样的资源,应对大邱的每10万人约250人感染,就只能收治40%也就是100人,剩下150人只能进入方舱医院或者居家等待。

没错,在总体医疗资源里,只能有1/8用来接诊新冠肺炎患者。 因为你无法指望外科、骨科、妇产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心血管、肿瘤科的医生来承担治疗重任,而且各专科的医生都还有日常的病人要处理。这是医生方面的资源制约。

另外,在病床上,世界各国大部分国家的公立医院病床,平时的利用率都在85%以上,能够有空余的床位本来就少之又少,正常比值仅在10%左右。

武汉是如何绝地反击的:4倍资源注入

也正因如此,每10万人床位达到740张的武汉,在1月底感染人数只是每10万人大约300人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医疗资源疯狂挤兑,大批患者求医无门的局面。 最后武汉是如何绝地反击的?

根据2月17日存量病人达到顶峰时的数字,我们知道:

10家重症的定点医院床位是6900多张,重症病人是6800多人。

46家定点医院一共有床位18800多张,在院18039名患者。

9个方舱医院床位是7200多张,在院病人是6800多人。

另外还有约5000多个隔离观察点的床位。

从最初的不到2000多张定点床位,10来天内扩充成3.3万张各类床位,这是大批工人昼夜赶工的结果。

全国3.25万名医护工作者驰援武汉,和武汉原本就有的4万医生、5.45万护士一起,才有了治病救人的“诺亚方舟”。

从漠河到红河,从延边到喀什,从北京上海到寂寂无名的小县城,连各地民营医院的1000多名医护人员都赶来了,军队方面连罗布泊沙漠马兰基地的军医都抽调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去参加武汉会战。经历此劫,才能体会中国做出了何等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所有国家对新冠肺炎的承受力都不高

所以,从武汉、韩国的例子,我们可以对各国医疗系统在无需动员情况下,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承压点做出估算:

除了意大利,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从3月5日开始,就已经不再给予轻症患者检测、只检测重症患者的瑞士,日新增数字仍然高达842,累计2220人。而瑞士的重症床位只有850张。

瑞士总人口852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地级市的人口。医院床位3.7万张,每10万人床位436张。承受能力大约在每10万人40~50个患者。

考虑到瑞士只检测重症不检测轻症,很可能瑞士无论轻症还是重症,都已经爆满了,医疗系统已经处于过载状态。

还有全国人口仅有35万的冰岛,确诊患者已达177人,相当于每10万人50人,已经超过了湖北的比例。

但冰岛只有920张病床(每10万人262张),医生1330人,连长期护理病床也只有132张。这里也是一个超载的输入性重灾区。

当然,除了这些国家,欧洲其他国家离医疗资源超载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某些局部地区,如马德里也已出现明显的超载现象。

危急时刻,各个国家必须认真评估大规模隔离也就是“封城”,阻断人口流动与传播的必要性、紧迫性,如何以一种人道的、对社会和公众生命负责的方式来实施公共卫生干预

英国由于自身的幸运,目前感染比例相对还很低。距离医疗资源超载还有10倍空间。 强大的德国更是如此。他们的防控政策原本还有极大的施展空间。

但如果放纵不管,让病毒感染继续以指数增长,终究会触及承压点。

超过了承压点,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关心疫情的中国人都很清楚,这里就不重复了。 总之,中国的经验教训,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未来的选择。

现在,中国之外全球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而中国的患者只剩1万人。湖北乃至全国,社区感染已经多日为0,在社会面上几乎已经没有病毒了。

这是14亿中国人用举国一个多月“暂停”换回来的,是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的公共事业员工无私奉献夺回来的。 今天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国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国家。一个多月形势翻转,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

但是,我们依然要面对这个病毒肆虐的世界,也要关注这个世界安不安全。

这一篇暂时停止了对目不暇接的全球疫情的跟踪,转而关注各国鲜为人知的实力底蕴,就是为了更通透地看懂这个世界的局面。

归根到底,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也要实事求是地观察世界。

23. 疫情将冲垮医疗系统,伊朗美国都难抗

24. 米兰封城德国破千,欧洲国家医疗资源也会紧张吗?

25. 病毒显现无情规律,全球资本市场全面大跌

26. 五张疫情图,世界已站在危险边缘!

27. 美国承认部分失控 全球大流行已成定局

28. 死30万很容易接受”,德国式冷峻令人震惊

29. 英国孤注一掷,愿“三贤士计划”永不启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