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年份,中文意思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
2月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新华社记者 陈俊侠 摄
随后不久,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
该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发表于预印服务器bioRxiv的一篇论文中解释说,这个命名强调了新病毒与2003年发现的SARS病毒的相似性。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认为:“没有证实这是(最终)结论命名,我也认为不妥。”他表示,建议中国病毒学会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讨论此事。
这些命名征求过中国科学家的意见了吗?他们对两个命名有何看法?新命名是否会因部分中国科学家的不认同而发生改变?《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科学报》:这些命名征求过中国科学家的意见了吗?
▲ 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德银:
没有征求中国专家或者学会的意见。
《中国科学报》:以往的命名是否会征求相关国家的专家的意见?
▲ 郭德银:
对每一类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都有一个专门小组,叫Study Group,负责这类病毒命名,但冠状病毒研究小组中没有中国大陆的专家。他们好像一般不征求相关国家的意见,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命名)也没有征求意见,中东许多国家也有反对的声音。
《中国科学报》:一般怎么给病毒命名?
▲ 郭德银:
命名有3个层次:疾病命名是WHO决定,病毒分类命名是ICTV决定,病毒的一般俗称是相关病毒专家们决定。
WHO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在瑞士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冠状病毒有很多,这种命名方式将为未来几年参考新的冠状病毒疾病提供一种模式。
“病毒本身由国际病毒学家组织命名,他们将研究病毒的分类。但重要的是给这种人人都在用的疾病起个名字。”
《中国科学报》:您是否认同WHO和ICTV关于疾病和病毒的命名?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孙彩军:
对于把引发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SARS-CoV-2,我是同意的。因为从该病毒生物学特性和序列同源性来说,二者亲缘关系确实可以属于同一大类。
但对于该疾病的命名COVID-19,我持保留意见。一般来说,疾病名称和对应的病原体最好保持一致,这样方便记忆。
例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SARS-CoV;MERS的病原体是MERS-CoV;登革热的病原体是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尽管也有少数不一致的,如艾滋病(AIDS)的病毒是HIV。我的建议是为了便于交流和记忆,疾病名称和病毒名称最好保持一致。
▲ 国际系统医学术语(SNOMED)全球管理委员会董事弓孟春:
我支持国内病毒学界专家对这次病原微生物命名的意见。
对病毒的命名应当遵循国际惯例,充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沟通,以及体现我国学者针对该病毒的本地工作的成果。
WHO命名的COVID-19,根据了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的全球公共卫生工作中对于疾病相关命名的常用做法。
这个命名方法可以帮助快速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其他新的类型冠状病毒(可能非2019nCoV、SARS-CoV或MERS-CoV)引发的疾病,体现了命名的一致性。
《中国科学报》:您对新病毒命名有什么建议?
▲ 复旦大学教授姜世勃:
我给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建议是PARS-CoV(肺炎相关的呼吸道综合征),在1月12日投稿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1月14日被拒稿;当天投到《科学》杂志,1月21日被拒稿;1月21日投稿到《自然》,因为一直未答复,我于2月1日要求撤稿。当天改投《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期刊(CMI),并被接收,2月5日上线。
当时先投NEJM、《科学》、《自然》杂志,是希望若能发在这些最顶级杂志,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会对ICTV产生更大的影响。
2月6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老师联系我,说不太满意PARS-CoV,可否再取一个更合适的名字,投到《病毒学期刊》(Virologica Sinica,VS)。这就是TARS-CoV(传染性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来历。
我很后悔没有在1月2日把这个建议投到VS,或许对ICTV的讨论有所影响。
▲ 郭德银:
目前国内专家比较倾向于TARS-CoV或HARS-CoV,我们还在讨论。也有专家提出叫NCD Coronavirus,也在考虑之中。
《中国科学报》:此次病毒命名还会有变化吗?
▲ 浙江大学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王耀伟:
我同意SARS-CoV-2这个命名。尽管有人反对,但应该很难改变了。
▲ 姜世勃:
希望能改变,但现在还很难说。一旦其变成了ICTV最后的决定就很难改了。就像关于MERS的命名也是在中东地区抗议了多年,但ICTV不同意修改,大家也就没有办法了。能争取到修改是最好,争取不到也没有办法。
▲ 郭德银:
最后的定名要等ICTV开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应该在今年6月份开会,我们学会在组织国内专家讨论,然后会写一个提议给ICTV的有关专家。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要给病毒建议新的名字?
▲ 郭德银:
有很多原因。一个病毒的名字必须代表它的特点。如果是代号或者阿拉伯数字,不能充分展示这个病毒的特点。如果是SARS-COV-2,也容易和以前的SARS病毒弄乱,理解上会有误导。
比如一开始WHO定名的2019-nCoV,没有特点,媒体和公众包括一些科学期刊日常不使用,例如《自然》《科学》等评论仍有文章在使用“武汉肺炎”或“武汉病毒”,这对中国人不公。
从病毒命名和专业角度看,需要有一个有特点、容易记忆,专家和社会公众都能真正易于使用的名字。
背景梳理:新冠状病毒经历过的名字
1月31日,世卫组织在官方推特上将新型冠状病毒暂命名为2019-nCoV;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病毒名沿用2019-nCoV;
1月12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实验室教授姜世勃建议将新冠状病毒命名为肺炎相关的呼吸道综合征(pneumonia-associated respiratory syndrome,PARS-CoV),先后向多家杂志投稿失败,最终于2月5日在线发表于CMI;
2月9日,姜世勃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在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与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的Virologica Sinica(VS)杂志上发文,建议将2019-nCoV改名为 “传染性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Ttransmissibl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简称TARS-CoV)。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新冠病毒肺炎疾病的正式名字COVID-19;随后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新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