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从邓世平、李尚平到郭桂芳,当地执法者何等麻木可笑
资讯
资讯 > 正文

媒体:从邓世平、李尚平到郭桂芳,当地执法者何等麻木可笑

“操场埋尸案”尸骸的DNA比对结果已经确认为邓世平。

这几天,更多细节正在不断被发掘,各级政府部门也在频繁表态。

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大势之下,在全国舆论的重压之下,此案相信会有让人满意的结果。

同时,也开始有人呼吁,这样一位为了保护学生对恶势力以命相搏的老师,不能仅仅以残忍谋杀案的受害者角色出现在舆论之中。前十六年是“失踪人口”,现在是操场埋尸案的“尸骸”,这样的身份让人难受。应该有政府部门,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对邓世平身份事迹进行认定,告诉世人他不是失踪人口,而是有着担当道义的师者。这是抚慰,也是弘扬。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每每念及案件爆出的经过,总还是让人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受。

因为你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想,如果没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这个埋藏了16年的案件,还会沉默多少年。

会不会直到那些罪魁祸首寿终正寝,邓世平的冤屈依然在操场下无人问津?

仔细想想,其实很有可能。

1

就像近年来佘祥林、赵作海、聂树斌、呼格吉勒图等冤案的不断平反一样,邓世平案的另一个效应,是有更多类似的案件被重新提出,并公之于众。

6月22日,有媒体人发文:邓世平沉冤得雪,也别忘了李尚平案。

李尚平是谁?同样是一名湖南教师,同样嫉恶如仇,同样含冤待雪。

李尚平是湖南省益阳市龙光桥镇南塘中学教师。据《南方周末》当年报道,当年4位教师因触怒校长,被校长请来的打手残酷殴打。是李尚平挺身而出。看到校长未受处罚,李尚平愤怒之下在网上发文抨击,当时的市委副书记不得不出面解决。

当几百名老师工资被克扣,老师们申诉无门,被当作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时,他再次站出来,写下控诉帖发表于网络。他还同媒体联系,深挖当地官员巧立名目克扣和挪用教师工资的问题,引得部分人不满。

李尚平也曾预见到自己遭人嫉恨,结果一语成谶。话说出仅几天之后,厄运就降临到他头上。据《南方周末》报道,2002年4月26日,李尚平的尸体被发现在离家300米的公路边,浑身是血,后脑有个像漏斗那么大的洞,半边脸整个塌陷,有关方面却认定这是交通事故。

在李尚平家人朋友抗议之下,法医重新鉴定,最终确认李尚平死于枪杀,歹徒是对着李尚平的嘴巴开枪。

李尚平案轰动一时,当时央视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网络上要求严惩凶手的声浪此起彼伏。可在这样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此案一直拖到了今天,都没有找到真凶的公开报道。

目前虽然不能确定李尚平举报跟被枪杀之间的关系,但公众难免往“挟私报复”的方向揣测。

2

还有“反腐英雄郭建民女儿郭桂芳失踪”案。

郭建民,男,1933年生,生前被誉为“河北反腐英雄”。2015年11月28日在家中去世。

1982年,郭建民所在的河北邯郸肥乡县党代会期间,时任县委书记意外落选。时任肥乡县常耳寨公社书记的郭建民发现选举中存在不正常的违反民主选举的现象。于是他向新华社如实进行了反映,揭露了选举内幕和真相。

经过深入调查,在掌握了大量详实材料后,时任新华社记者赵德润写了一篇题为《肥乡县少数人用文化大革命手法把县委书记搞下台》的内参迅速上报中央,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为此作了批示。

中央成立专案组进驻肥乡。最终,几十名县(乡)级领导干部因此受到严肃处理。在党中央的介入下,肥乡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落选的县委书记恢复了职务。

肥乡事件两年后,1984年,郭建民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停发工资。直到1986年经郭建民本人不断申诉,才将郭建民调到县农业局技术站工作至其退休,停发的工资随后也全部补回。

直至1987年,在肥乡县委宣传部的党组织会上,才恢复了郭建民的党籍。

扑朔迷离的是,1990年,郭建民的大女儿郭桂芳在单位值夜班时神秘失踪。1993年2月,郭桂芳失踪3年后,邯郸肥乡棉油厂后侧一枯井中发现尸骨,家属称遗骨为郭桂芳,要求鉴定遗骨信息未果。

近日,在当年事发枯井处又挖出几块疑似人骨,家属正积极寻找有关部门鉴定。

枯井处挖出的疑似人骨是不是郭桂芳的遗骸尚待鉴定。但从媒体披露的郭桂芳失踪以来当地有关部门的做法,不少地方让人心生疑虑。

据媒体报道,枯井尸骨发现后,郭家人觉得石头上的皮带以及身形和头发都很像自己的女儿郭桂芳。但当天下午,郭的父母亲再次去辨认尸骨时,尸骨已不见了。

2016年10月底,郭家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公开那具枯井尸骨的鉴定信息,以此想确定尸骨的身份,但超过规定期限未获回应,后郭家以行政不作为向肥乡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结果胜诉,但当地公安机关拒不执行。

此外,当地公安机关否认郭的家人报过案,并至今不予立案。公安局还称,依据刑法规定,该案件已过了20年追诉期。

2015年11月,87岁的郭建民阖然离世,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赵德润闻讯撰文《不信东风唤不回》表达哀悼。他在文中说:“今天,我们要留住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呼唤的是各级干部的责任和良知。”

3

因举报遭杀害,邓世平肯定不是最后一位。如何让正义不再迟到,应当成为这起案件最大的正面效应。

凶手敢于杀人后埋尸操场下面,这是真正的肆无忌惮。

邓世平的儿子仅凭非专业的私下调查,就得出了接近事实的真相,这说明案件绝不是什么“完美谋杀”。其实谁都知道,若认真侦办,案子并不难破。只是黑恶势力有筹码,有靠山,他们笃定公安机关不会侦办,即使答案昭然若揭,也可以安然无恙,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若不是意外发现,除了亲人,谁还会记得邓世平?如果不是这次邓世平案的启示,也很少有人记得当年多家央媒报道过的李尚平。同样,如果没有中央督导组的进驻,起死回生的云南孙小果可能还在夜店当老大。

这些案件让我们认识到,凡黑必有伞。新中国建国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可以说,黑恶势力从事的那些勾当,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都可以完美惩戒。如果没有,那就是反常,其中必有以权压法的问题存在。

这次的扫黑除恶,是反腐败斗争向基层的延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腐败分子并不会束手就擒,尤其腐败在基层发生的时候,这种反抗往往会更加简单粗暴。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之间,绝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还有相互利用的关系。埋葬举报者,就是他们最暴戾,最直接的选择。后者白刃相见,血溅五步;前者隐瞒真相,一手遮天。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基层政权因各种关系的勾连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之时,更高一级的司法机关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手段,来避免无所作为。值得思考。

我们看到,从邓世平到李尚平再到郭桂芳,公安机关在其中并没有扮演应有的角色,司法机关也没有在被害人亲人申诉的时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将案件和疑点,再次转给出现疑点的地方去办理,这是何等的麻木和可笑。

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这不是一句空话。专项斗争是有期限的,要真正实现“永远在路上”,必须在斗争中找到问题,弥补制度缺失,形成有效机制。要更多地让公检法的日常办案给老百姓带来安全、公平和正义。

执法者不作为,善恶较量的天平就会倾斜。

新民眼工作室潘高峰

图片| 东方IC、网络图

编辑| 包雍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