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中国!》穿透时光的力量
资讯
资讯 > 正文

《怒吼吧,中国!》穿透时光的力量

  |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闻松

作为版画专业出身的,又浸润于版画创作多年的我,对版画有天然的专业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源于对版画语言的了解,能够比其他人更能领会到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记得当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时,我第一次在展厅中看到李桦先生这件《怒吼吧,中国!》的原作。虽然画幅很小,只不到20厘米高,却一下子被它那简洁的木刻和有力的线条吸引住了:试图挣脱捆绑的蒙眼睛的人,伸向脚边匕首的那只有力的手,骨筋毕现的充满阳刚和力道的男人体,甚至能够感觉到饱受苦难的男人那张大的嘴巴中痛苦呐喊的声音……简洁却不简单,造型夸张又极其到位。优秀的艺术总会感染人,即便没有艺术专业背景的人看到这件作品,依然会被打动。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曾经动过摹刻它的念头。但后来发觉却根本临摹不了。而原因有三:其一,表现性作品的随机性笔触和刀法无法完美复制;其二,木刻线条的高度简洁化和造型的精炼已经固化在作品的特有张力里,挪移一丝一毫也不能够;其三,心中对它存有的某种敬畏感。虽然看似寥寥数根线条,却凝练成了这绝世名作。这种特有的精神张力不是什么作品都能具备的。其实也不是刀功不济和造型欠佳等因素,而在于即使模仿得了外在形状,但内在的精神性却无法复制。这种敬畏感还在于唯恐对它的东施效颦损害了它在我心目中的那份圣洁和真切。

《怒吼吧,中国!》是我国老一辈版画家李桦先生1935年创作的木版画作品。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代表,它的意义远不仅仅在版画单纯的“艺术”层面,还在于它所弘扬的反抗意识和救国救亡的社会学语义。它题目中蕴涵的拯救性和启蒙话语直指作品创作年代的特殊语境,即便现在看来也洋溢着别样意义。因为好的艺术总有穿透时光的那份力量,这也是这幅富有强大张力的版画始终打动我的原因所在。熟知艺术创作的人就知道,艺术中繁复细节的描绘并不困难,难在用最简练的造型语言表达出出色的张力和深刻的精神性。简洁、凝练、有力,却传达出一个时代的呐喊,迸发出一个种群的愤懑,映衬出一个民族的痛楚。

事实上,在1930年代短短数年内,有好几位版画家均创作过同名版画。作为那一年代的主旋律,“怒吼吧,中国!”这句口号其时几乎人尽皆知。

“怒吼吧,中国!”这一诗句最早出自苏联诗人铁捷克的同名诗作。1924年,来中国教俄语的铁捷克创作了这首未来主义的诗歌,随后又创作了同名剧本。当时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蹂躏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铁捷克创作出的这句诗具体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抑或是身上负载了苏联当局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现在已无从知晓。总之很快,就在1926年,铁捷克就和苏联激进派导演弗谢沃洛德·梅耶霍尔德一起导演了《怒吼吧,中国!》的戏剧。而且,这出戏分别在柏林、法兰克福、东京、纽约、曼彻斯特等世界各地及中国的广州上演。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随着这部戏剧传遍全世界。正是1934年第二次在广州上演的这出戏剧,吸引了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任教的年轻版画家李桦,促使他创作了这幅堪称20世纪美术名作的同名木版画。

作为20世纪上半叶新兴版画运动中杰出的代表作,这幅非常出色的黑白木刻作品,造型上却不是纯粹西方写实体系下的人物造型,而是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象形”结构,其用线的单纯也体现了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和中国传统线构形式相互融合的努力。它有着与蒙克《呐喊》一样的精神内涵及对世事的警醒,其显示的呐喊和抗议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积贫积弱的中国惨痛的社会现实,象征着国人整体性的痛苦,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

这是一幅能使我内心不时产生悸动感的画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