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京广线”,最初可能是秦军踩出来的
资讯
资讯 > 正文

古时“京广线”,最初可能是秦军踩出来的

2012年6月29日,便江,水边丹霞。从永兴到郴州市区的这一条水路,也曾是湘粤古道的一部分。

2012年6月29日,便江,水边丹霞。从永兴到郴州市区的这一条水路,也曾是湘粤古道的一部分。

□撰文/刘见华 摄影/朱辉峰

湘粤古道位于湖南与广东交界的群山之中,包括陆路和水道,总长一百余公里。

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原处长谢武经将其称为古代的“京广线”,它恰好穿过湖南的丹霞地貌区。与国内其它丹霞山区不同的是,古道沿线的位置使这些丹霞山区“自古有先民”,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2012年6月27日-30日,我们在永兴采访古道、丹霞。目前地方政府对这些文化遗存还在“摸家底”,调查它的专家承认很多东西“还没有定论”,但“希望有人争论和关注”,不然,它只能无声无息地消失。

历史:骡马古道最初可能是秦军踩出来的,还有一段“人可以从一排排的船上走过江去”的繁华水道

历史:骡马古道最初可能是秦军踩出来的,还有一段“人可以从一排排的船上走过江去”的繁华水道

湘粤古道陆路部分也称为“骡马古道”, 从今天郴州市区通往广东北部的乐昌市,因为交通工具多为骡马而得名。明万历《郴州志》记:“骡马古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原处长谢武经推测,所谓的“始建于”秦始皇年间,可能不是“建”而是“踩”,秦始皇时五十万大军远征南越,其中人数为十五万的一支军队从现在的湖南开往广东,正是他们踩出来一条小道。也应了鲁迅那句“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东汉光武帝时期一个叫卫飒的桂阳(今郴州)太守,可能是湘粤古道的最终“奠基者”。他在道上增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建立邮驿,方便官书传递。万历《郴州志》载:“(卫)飒凿山通道,垂利世世……”。

事实上,湘粤古道除了陆路的“骡马古道”外,还应包括永兴到郴州市区的水道。水道的起点在永兴县城北的塘门口古镇,这里是便江水运从小船换大船的交汇点:小船溯流而上,山狭水窄,最远达资兴市;大船往北,江流平缓,到衡阳接湘江。谢武经认为,因为沿途山岭险峻,水道在古代湘粤交通中占据了重要甚至主要的地位,今天谈论湘粤古道,若是舍弃了水道,肯定是不合适的。

湘粤古道沿线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咽喉,谢将其称为古代的“京广线”。这条古道现已废弃。就水道来说,自从上世纪80年代便江上下筑了水坝(无船闸)后,加上铁路及公路运输的发展,航运已成历史。2012年6月27日,在湘粤古水道的起点——永兴县塘门口古镇,永兴县文物管理所的廖永衡讲述昔日盛况:有“4个码头、大小船只800艘”,人过江可以直接从一排排的船上走过去。现在,除了一两只挖沙船外,江面已不见船只,塘门口镇也于2005年搬迁新址。

陆路的“骡马古道”也大多不存,对古道作过考察的谢武经介绍,它北端的郴州市裕后街,过去布满骡马足迹的青石板路,现已成水泥路面。只有在一些地方,如宜章县城关镇等地还有零星古道及沿线的古桥、古凉亭等遗迹,让人一窥当年容貌。

人文:古道沿线的郴州丹霞山区,虽生活环境恶劣,但可以生存

古道是南北交通要冲,“自古有先民”,他们在这里生存、生活;周围的丹霞山虽险峻但不高大,虽生活环境恶劣,但可以生存。古道的地位与丹霞地貌的生产、生活体系结合,形成“丹霞文明”。

湖南的丹霞地貌是从广东起头的,郴州市文物处处长刘专可介绍,在地貌上它们连为一体,只是由于政区的划分才使我们在谈论时将其分开。

谢武经指出,不同于湖南新宁的崀山、广东的丹霞山和福建的武夷山,这些地方只是由于现代的旅游开发,才形成著名的旅游景区,它们即使有人居住,也远没有系统的生产、生活遗迹保留。

郴州丹霞地貌的很多山民从古至今住在丹霞坦洞,从山岩绝壁凿出小道供村与村之间的交通,在岩洞或悬崖上采集火硝,山顶修筑寨堡,凿穿山岩以排涝。

古道旁:他们在“倾斜而宽广”的坦洞内生活,信仰也在那里

在郴州,“坦”不是平坦的意思,当地人对“坦”与“洞”不作区分,丹霞山剥落、坍塌后的岩洞就是坦洞,因为它比较干燥,同时冬暖夏凉,居住在里面的人被称为“洞穴人家”。但它又与想象中的幽深岩洞不同,与其说是洞穴,不如说是倾斜而宽广的崖壁。有着幽深洞穴的喀斯特地貌不会有人居住,因为那里多半有地下暗河,太潮湿,只能是大自然的奇观而不能给人类提供生存的家园。

目前,仅郴州永兴一个县就有“坦洞人家”至少数十处,由于坦洞大小的限制,大多数是几户至多几十户人家。除了人,坦洞内干燥又避风雨的环境也适合养牲畜,一般现在仍住人的坦洞内就还有牲畜。

本是坍塌形成的丹霞洞穴会继续坍塌,若发现危险情况,居民也会撤离,寻找新家。这样交通、生活不便的地方,古人居住主要是看重它与外界相对隔离、安宁的优点,在世道不太平的年月,是安居乐业的好去处。如今则多嫌弃坦洞生活条件差(主要是交通不便),居民纷纷搬出坦洞。许多人早已搬迁,往往一个坦洞只有几户甚至一两户人家。这种居住方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历史文化。

大多数寺庙也建在坦洞内,除了一些佛寺或道观外,这里有大量供奉本土历史或传说人物的庙,一般这类寺庙没有专职人员,平时冷冷清清,偶尔有一次庙会。旧的寺庙多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多为近三十年所建。

丹霞小道:有些小得只能容下一只手或一只脚;一百多年前,他们在丹霞绝壁上采火硝,制成火药

虽然两者有时从形态大小看来差不多,但丹霞地貌的小道与湘粤古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官府开辟的南北交通要道,湘粤古道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丹霞山区的小道是供村庄之间联络及村民上下山所用,都是老百姓自己凿出。谢武经称“丹霞之难甲蜀道”,这些小道如云梯、蚁道甚至是飞檐走壁,有些小道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坑,“小”的标准是只容得下人的一只手或一只脚,那也不能说是行走,是手脚并用“攀岩”。

若不是因为见过熬硝的灰堆,谢武经恐怕也不会注意到丹霞山区的采硝工地。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火硝、木炭和硫磺,谢解释,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经氧化能分泌出硝。但火硝往往形成于绝壁或悬空的夹缝中,采集它们十分困难和危险,在古代防护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从高空坠落。

永兴的采硝工场,老百姓口传兴盛于鸦片战争或太平天国时期。1852年,太平天国北上时曾经过这一带,当地文物工作人员推测是地方官府为抵抗太平军而充实武器弹药,鸦片战争时则可能是为广东储备火药。现在工地都已废弃掉,采访中,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说平生都没见过采硝的场面。

声音

“郴州范围内的丹霞文化遗存,

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在郴州丹霞山区这种环境恶劣的地区,古人的生存智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或文明,我将其称为“郴州丹霞文明”,即经由人类的生产、生活等遗留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这个概念是我提出,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我不一定希望有定论,但希望有人争论和关注,这样才能使这些渐渐消失的文化为世人所知。

——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原处长谢武经

目前仅永兴县的丹霞文化遗存调查完毕,就郴州范围来说,还有很多未知之处,我觉得“丹霞文明”这个说法为时尚早;另外,“文明”也不能涵盖自然风貌,似乎叫“丹霞奇观”更好。——郴州市文物处处长刘专可

永兴境内的丹霞文化遗存,目前刚刚进行完初步调查。以前在便江两岸也做过一些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但没有成功,现在又要重新做起,只是也还未见成效。事实上旅游部门还常到我们这里取经、“刺探情报”,因为很多文化资源他们也不清楚。只能说,我们有这些家底,至少先搞清楚。

——永兴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健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