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旱区见闻:“珠江源头第一村”的叹息
资讯
资讯 > 正文

云南旱区见闻:“珠江源头第一村”的叹息

中新社曲靖4月14日电 题:云南旱区见闻:“珠江源头第一村”的叹息

作者 胡远航 史广林

14日一早,位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的“珠江源头第一村”刘麦地村村民蒋春留和往常一样,来到村中的大河旁,摸出烟点上,开始看着只剩下一小股细流的河床发呆。

两年前,他还是这个“珠江源头第一河”的防汛抗旱巡逻员,如今,“防汛”在他眼里和河里的金线鱼一样,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有让人头疼的“抗旱”二字。

“珠江源‘一脉隔双盘,一水滴三江’,大河就是其中一江南盘江的上游。以前,村子周围青山叠翠,坝子里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大河如银色丝带贯穿村落。”这样的美景原是蒋春留和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可在干旱面前,这些却变成了苦涩的回忆。

“身处珠江发源地也会没水喝?在三年前,这看起来像个笑话。但如今,珠江源的水越来越少,‘珠江第一瀑’早就不见了,大河也快成干河了。” 蒋春留说。

顺着珠江源往村里走,记者看到,昔日水流潺潺的珠江源头,如今只有缓缓渗出的地下水,源头水形成的天然湖泊中,很多区域也已干涸见底,只有一股细流汇入大河。而为了蓄水,村民在大河上拦起了好几道坝,即便是蓄水区,河面也不到4米宽。河流下段则几乎变成了青草沟,完全看不出河的痕迹,只有不少灌木借助河床里最后一点水汽艰难生长。

更为严重的,是村西的老乌龙潭和后排小井。千百年来,在刘麦地村人心中,这两个水量充沛的水源点和珠江源一样,都是送来丰收与幸福的“龙眼”。可是因为干旱,这两个水源点自2010年就开始出现断流。

“有河才有水,有水才有鱼,才能种庄稼,有庄稼人才能过活。”和泉眼一样消失的,除了肉质鲜美、清香可口的“金线鱼”,还有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生存方式。如今,为了生计,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

蒋春留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去昆明打工了,只留下4个孙子让他照顾。“不外出打工,孙子孙女上学的钱从哪来?”

蒋春留家并不是刘麦地村的特例,村里各户大都情况差不多。刘麦地村党总支书记蒋培云介绍,村里以往只有两三百人出去打工,这两年因旱而外出打工的人数骤增至700多人。

“但这并不代表接下来的情形会很乐观。”蒋培云说,随着干旱持续,短期的转移就业已变得常态化。在农民们看来,年年外出务工,回归原先生活无望,实际上是过上了一种候鸟式的移民生活。

“云南人都是‘家乡宝’,外出挣钱其实是种痛苦的抉择,必须忍受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在蒋培云看来,处于珠江发源地的他们,要摆脱这种“靠天吃饭”的状态,还需要依靠水利设施的建设,而改善生态环境则是治本之策。(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