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女博导潘迎春 8年献血52次挽救近百人生命
资讯
资讯 > 正文

“热血”女博导潘迎春 8年献血52次挽救近百人生命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昱晔 徐啸寒 陈勇

3月23日下午1时38分,当导管里的最后一抹红逐渐散去,她按着刚拔出针头的左臂弯,欣慰地笑了。

8年来,这已是她第52次献血。作为一个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武大女博导潘迎春默默奉献,挽救过近百人的生命。

大老远跑过来,要是能多捐点就好了

3月23日上午9时,潘迎春坐上806公汽,前往武汉市血液中心。

血检显示,潘迎春当日的血小板数值为211*109/L。按照规定,献血者可以捐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

这个结果却让潘迎春有点失落,因为血小板数值达到220*109/L,就可以捐献两个单位。“大老远地跑过来,要是能够多捐一点,价值不是更大吗?”

10时55分,潘老师扎上针,深红的血液迅速从导管涌出流进血袋,经离心机分离出血浆和血小板后,再回输到体内。与在场的其他献血者一手臂采血另一手臂还血所不同的是,潘老师单手臂采与还。

由于血管条件不好,潘迎春只有左手臂一根血管勉强适合,每次的献血时间要比正常人多一倍。

献血记录显示,2004年至2007年,潘迎春每年在献血车上捐献一次全血;从2008年1月22日起,潘迎春平均每月捐献一次成分血。

潘迎春说,第一次捐献成分血是2008年的那场大雪天,她是踩着雪去献血中心的。那年骨折、车祸病人特别多,血荒严重。

献血是平民的慈善事业,是我力所能及的

44岁的潘迎春担任武大历史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中国加拿大史研究会常务理事,2009年晋升教授,2010年被遴选为博导。

潘迎春每月坚持献血,怕家人担心,甚至没有告诉自己的丈夫。但寒暑假里,她每次去献血都会把女儿带上。

管潘迎春叫妈妈的,不仅是她女儿,还有她的学生们。元宵节,她和学生一起放烟花;国庆长假,她喊上留守寝室的学生去博物馆;学生病了,她从包里掏出感冒药;学生吃饭节俭,她便会喊到家里去打打牙祭……

大二学生孟亮说:“大一军训完,我们就开始管潘老师喊潘妈。后来发现,潘妈这个称呼,早已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叫起。”

当师生们对自己的献血义举给予赞赏时,潘迎春坦诚地说:“在我看来,献血是平民的慈善事业。我不能像富豪一掷千金,也不会倾家荡产去行善。献血既能挽救他人,又不影响自己的健康,是我力所能及的,那就好好地、持续地做下去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血液中心为每位献血者准备了快餐。23日下午,完成第52次献血的潘迎春没有吃完,剩下的半盒米饭,她打包带走。

从宝丰路回武大的806路公交,非常拥挤。当日的武汉突然转晴,气温上蹿,沿途几度堵车,加剧了车厢里的燥热,潘迎春掏出纸巾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汗珠。

“我从不开车去汉口,每次去献血都是坐806往返。一个人开车或者打的过江,太不环保。”

在潘迎春的字典里,生活的品质感要以环保为前提,更不能铺张浪费。

对于品质感的追求,潘迎春更多地体现于精神层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她的座右铭。

同事们说,教学的繁忙、事务的琐碎、科研的压力没有消磨潘老师的激情,她像迎春花般绚烂绽放,感染着周边的世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