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
资讯
资讯 > 正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

原标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

  未来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程婷)十九大报告中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具体到教育领域,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百姓需求从“有学上”变为“上好学”,中国教育有了新使命。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范群说,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动人心弦,也必将激励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均衡公平发展。

  在10月22日召开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让老百姓的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时说,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从现在的77.4%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实现均衡化、标准化、一体化发展;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同时,将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10月22日上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主题为“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记者招待会。未来网记者 贺卓辉 摄

  畅想2049年,陈宝生认为,到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教育应该稳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到那个时候,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

  这畅想并非空想,回顾过去的五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如果用一组数字来展现,则更加惊人:五年来,我国用于教育的投入,由2万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四万亿元大关;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从五年前的20%多到了现在90%多;教育系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五年来一直稳定在2/3以上;五年来共培养输送了近8000万名高校和中职毕业生。

  展望未来,“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个父母的梦想,也是一个定能够实现的梦想。

  从硬件向软件 教育需求有了新变化

  若要谈这些年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数十年如一日守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尤其是深耕于农村广袤天地的乡村教师们。

  “你看,现在我们的学校里也都是水冲厕所、集中供暖,操场也全部实现了硬化。在所有学校,以前那种风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乡总校长王宝江说,“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跟市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当初哪敢想啊!”

  不仅如此,孙各庄满族乡的中小学里,各种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已成为这些乡村学校的“标配”。而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完成,城乡学生共同上课,城乡教师共同教研,“我们村小的学生与城里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5年前,我们那里还是‘满天星’式的学校布局,城乡差距很大。现如今,我们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通过国家级验收,乡下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共沐教育暖阳。”来自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蒙晓梅也这样说道。

  来自新疆阿合奇县第三幼儿园的古丽孜娜提·吐坎代表更是表示,“自治区今年大力推进农村学前3年免费双语教育,现在全县各个村都有幼儿园,还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三餐,大家都夸党的政策‘亚克西’!”

  在浙江舟山的嵊泗岛上从教廿八载的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范群感触很深,“我所在的中学,得益于浙江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教学环境和质量都有了飞跃。”

  而在另一方面,范群也敏锐地发现,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需求悄然发生了新变化:当前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已从硬件条件转化为软件需求,农村学校呼唤更多更好的优质师资;“其次,海岛缺少图书馆、动物园、博物馆,社会资源不足,影响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育;再者,海岛渔民的家庭教育也相对欠缺。”

  正因如此,当范群在十九大报告中听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时,感觉格外动人心弦。范群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将激励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均衡公平发展。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千万教育人有了新使命

  范群的感受,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家长的感受。

  “女儿考的初高中都是成都比较好的学校,上高中后,她说感觉有些老师课还没有她的初中老师讲得好,但她的一些来自教学质量不如成都好的地区的同学说,高中老师的课比他们初中老师讲得好太多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理系主任曾南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同班的孩子学习感受完全不一样,这种对比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

  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总体上看,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朝着“上好学”的新的历史目标迈进;已经实现了“大起来”的目标,正朝着“强起来”的目标努力。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这是一个历史分水岭,也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十九大代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则指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总结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话来说,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求由“有学上”变为了“上好学”。

  十九大报告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表述,正是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上好学”的新需求。这也就赋予了中国教育和千万教育人新的使命。

  肖国安认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已发生教育供给从总量增长向优化结构布局转变、教育质量从片面追求升学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公平从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转变、教育资源从重点配置向基本均衡配置转变。

  这意味着,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有同等机会获得适合自身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益明指出,公平的教育不只是教育机会的提供,教育公平需要在政府“供给”机会的基础上,转向实现个体“需求”的满足。

  基于此,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国家层面需要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体系;在学校层面,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学生个别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新时代也须有新担当。

  范群说,“作为一名已有18年党龄的海岛教师,我亦下决心,要坚守海岛教育一线,为海岛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地受到更好的教育。

  千家万户的教育梦有了新图景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也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梦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研究员庞海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

  “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都应该得到社会、学校、教师的关爱。”庞海芍认为,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思想所倡导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图为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苏屯完小学生舒心享受“营养餐”。(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此外,关于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报告中也多让涉及。

  党的十九大代表、河北邯郸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谭双剑说,十九大报告将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让他对农民工未来进城生活充满信心。

  另一名十九大代表、将毕生心血投入到教育公益事业中的朴实农村妇女毕腊英说,听到报告中说,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很替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高兴!”

  在毕腊英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家庭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地受到更好的教育。

  在四川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3”免费教育计划和15年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当地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抓学前教育、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教育精准扶贫,仅在去年,全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就达到96.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1.11%。

  十九大代表、四川凉山州民族中学教科处副主任、陈绍燕,见证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变化,更期待、也更相信,未来凉山的孩子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0月22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五场记者招待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说,农民工随迁子女,现在80%以上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017年,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报名15万人,是五年前的36.5倍;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展望未来,千家万户的孩子“上好学”的梦想可期,“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可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