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书写精准扶贫新疆篇章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上下同心,书写精准扶贫新疆篇章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11月20日,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工作座谈会暨转移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今年,全区26个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疆内外转移就业,全区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报记者对在会议上发言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和伊犁州参会代表进行了采访,请看记者发回的一组报道。

喀什地区坚持贫困户就业培训全覆盖

□亚心网记者张丽霞

再过一个星期,由疏附县政府统一组织输出的50名贫困劳动力将前往山东海尔集团打工。

据疏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输出办公室工作人员阿布都维力·艾买提介绍,这是疏附县今年输出的第18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此之前,全县已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75013人次,其中,疆外输出735人次。

喀什地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常光说,今年以来,喀什地区坚持把转移就业作为落实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贫困户每户转移就业1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2017年1月—10月,全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9.5万人,清除零就业贫困家庭6425户,就业人数达8943人。

“一方面,我们按照零就业家庭认定标准,开展认定工作,精准到户到人,确保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常光说,另一方面,喀什地区将所有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强化“国家通用语言+组织纪律+就业技能”培训,采取订单、定岗、定向的方式组织实施,确保其在培训后,能尽快在企业或农业经济组织稳定就业,使就业成为贫困人口自强自立、增加收入、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

为此,今年年初,喀什地区就制定了专门的就业扶贫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喀什地区优先将贫困劳动力纳入有组织转移就业,对有就业意愿的人员,鼓励和组织其到疆内外就业,同时,利用卫星工厂十小工程,政府购买服务等组织就地就近就业。2007年以来,通过各级政府有组织转移就业11.09万人。

同时,喀什地区还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积极推进喀什市、莎车县自治区级创业型县市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地区67个创业孵化基地,进驻个体工商户和企业677个,创业带动就业7830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落实力度,创新创业模式,支持城乡劳动者创业,其中,叶城县实施的小商店、小作坊、小饭店等“十小工程”带动就业6200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范工程……

常光说,下一步,喀什地区将全面实施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和工作体系,坚持贫困户就业培训全覆盖,确保从2018年—2020年,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5万人。

和田地区加快实施精准就业扶贫举措

□亚心网记者于熙

今年5月25日,皮山县举行欢送仪式,109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启程,前往安徽淮北市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就业。

“能有机会去内地务工,我会珍惜机会,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做和田形象的维护者和宣传员。”仪式现场,身着大红色工作服的皮山县木吉镇阔纳巴扎村村民努尔加玛丽·阿不都喀日木说。今年7月6日,南航新疆分公司30名新员工搭乘“飞的”从和田飞抵乌鲁木齐,他们是南航新疆分公司从和田地区招收的首批城乡富余劳动力。

这批新员工通过培训后入职,会被分配到地面服务、航空餐食、礼仪接待等职位,人均工资3000元左右。

这些只是和田地区加快实施精准就业扶贫举措,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取得成效的微场景。

和田地区深度贫困县有7个,有贫困人口17.2万户、70.57万人。为此,和田地区大力实施就业扶贫,确保深度贫困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学习一门就业技能。

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今年和田地委、行署健全扶贫就业组织架构和政策保障,与“七县一市”签订了《和田地区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目标责任状》,印发了《和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转移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田地区2017年-2019年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实施方案》《和田地区2017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乌昌等地设立6个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站。

今年截至目前,和田地区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万人次;向疆内中小微企业等长期稳定转移就业22368人次;累计输送采摘棉花等季节性转移就业劳动力17.04万人次;向援和省市和长期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省市企业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700多人次;零就业贫困家庭实现转移就业2086人次。

“就业扶贫极大地增强了贫困劳动力‘造血’功能。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11月24日,和田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焦伟宇说。

克州村民从转移就业中尝到甜头

□亚心网记者张治立

作为民间艺人,今年冬天,吾热古丽·巨麦准备把村里人的就业故事编成小品。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古勒巴格村,包括她在内,从转移就业中尝到甜头、发生变化的村民太多了。

“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我们的收入比以前只种地高多了。今年,村里有像我一样在手工合作社务工赚钱的,有在建筑工地上务工赚钱的,有在饮料加工厂务工赚钱的,有到喀什、乌鲁木齐甚至内地务工赚钱的,有当护边员、协勤员增加收入的……”11月24日,吾热古丽·巨麦说。在“万山之州”克州的三县一市,像古勒巴格村这样有大批劳动力转移就业,并通过转移就业来走“富村”之路的村庄有很多。组织转移就业,鼓励灵活就业,引导自主创业,实施就业援助,已成为克州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克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热木提拉·托合提介绍,新一轮就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克州坚持就业第一、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坚持产业带动、创业助推、就地就近、援疆促进,进一步明确就业扶贫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转移就业专项行动”。去年至今,克州已累计实现脱贫攻坚转移就业12000余人,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63.4%。今年,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800余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以上。

如何让转移就业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克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起草下发了相关实施方案,细化了十二项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措施,确保转移就业脱贫攻坚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都要负责任、人人都要尽责任;在精准识别、摸清底数上,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及时核对完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基础台账。

在精准服务中,克州针对每个贫困户家庭特点开展了“五个一”服务,主动上门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

在精准施策中,克州加大有组织、有规模地向北疆及内地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依托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产业园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在多措并举中,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深入到贫困乡、贫困村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发符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结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人力资源服务等便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就业扶贫的新形势、新任务,扎实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转移就业专项行动’,为克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热木提拉·托合提说。

阿克苏地区奋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亚心网记者张云梅

“没想到今年我们夫妻俩能挣上这么多钱,太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贫困户的关心了。”11月24日,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上奥特贝希村村民木萨江·麦麦提力说,“政府组织我们外出务工,使我们长了很多见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劳动,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木萨江今年31岁,由于家里没有土地,也没有牛羊等养殖产业,他们一家人每年只能靠帮别人打点零工过日子,家里生活一直很困难。2016年,木萨江家被认定为贫困家庭。2017年,受益于乌什县全面实施就业脱贫工程,木萨江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今年3月,乌什县有计划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木萨江听说后,积极报名。将两个幼小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后,木萨江和妻子转移到了阿瓦提县负责田间管理。5个月的时间,他们的赚了1.5万元。9月份,夫妻俩又积极参加政府统一组织的季节性拾花务工,到11月20日,俩人又赚了2.5万元。

拾花期间,木萨江从带队干部那里了解到,县里又在组织大家向阿克苏地区纺织厂和乌鲁木齐的企业转移就业。“我们已经报了名,12月份,如果通过测试,我们将参加阿克苏地区统一组织的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就业集中培训班,培训合格后,我们就可以到企业上班啦。”木萨江高兴地说。

木萨江生活的改变正是阿克苏地区实施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阿克苏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陆绪国说,今年来,阿克苏地区不断拓宽渠道,做好转移就业。“我们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全面推广‘总部+卫星工厂’模式,先后在乡镇、村建立‘卫星工厂’40余家,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652人。”陆绪国说,同时,阿克苏地区还结合棉花、林果采摘用工量大的实际,发掘农林业季节性就业岗位,组织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农林业输送3147人。

组织农村贫困劳动力向疆内其他地州企业转移就业、深化兵地融合,开发兵团第一师就业岗位等,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阿克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12973人。

“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确保阿克苏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能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陆绪国说。为此,阿克苏地区将利用“今冬明春”时机,分2批开展1.5万名城乡富余劳动力集中培训,其中优先保障贫困家庭劳动力,促使其向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转换。同时,阿克苏地区还将拓宽就业渠道脱贫致富。积极开发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整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源,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

陆绪国说:“我们还将降低贫困家庭‘两后生’整建制学制教育招生门槛,优先推荐到内地企业就业,奋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伊犁州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亚心网记者任华

“我家4口人,就我一个劳动力,自从4年前出车祸落下残疾,就再也干不了地里的活儿了。”11月25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贫困户吐逊江·苏里丹说,“这两年来,乡里发展花卉种植产业,我在家里养花就可以挣到钱,生活有了保障,心情也好多了。”

近几年来,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依托花卉种植产业、千亩花卉苗木基地、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绿色、环保、美丽的乡村旅游,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助力精准扶贫,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依托产业,分层分类推进转移,是伊犁州实施就业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伊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文永说,“我们围绕一产上水平,引导贫困劳动力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基地转移,使其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中,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同时围绕二产抓重点,引导青壮年和具备一定技能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到短平快项目、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稳定就业;我们还围绕三产大发展,重点把旅游产业作为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向,引导新成长劳动力、女性劳动力从事农家乐、牧家乐、旅游产品生产销售等岗位实现就业。”

伊犁州还依托项目转移,督促项目主管部门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普通基础工作岗位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比例不低于90%的规定,组织贫困劳动力积极参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同时,依托劳务中介组织,实施“政府+中介组织”转移模式,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奖代补资金,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自今年3月驻村以来,伊犁州政法委驻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博尔博松村工作队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积极为村民寻求务工门路,开辟劳务市场。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努素普·哈力阿仁在家附近一处工地上干活,他说:“过去我就知道种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还能照顾家,生活好多了。”

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今年博尔博松村已稳定输出劳动力320人,实现劳务增收83万元,300户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之路。

“截至10月,我们已投入资金430.82万元,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4740人,深入开展‘就业扶贫百村行’专项活动,今年计划脱贫的38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350人,通过就地就近转移、灵活就业、就业帮扶等形式实现零就业贫困家庭就业283人。”李文永说。

责任编辑: 王建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