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的土坯学校 教师仅月入300元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一个教师的土坯学校 教师仅月入300元

喜德县西河乡书口村小学仅有的教室 陈海 摄

马铃薯,凉山人喜欢叫它“洋芋”,是山里娃几乎已经习惯了的一日三餐葛胜 摄

期待再见,期待见到美好的明天 葛胜 摄

四川新闻网凉山3月10日讯(通讯员 范静苑)3月9日上午9时10分,满载着凉山监狱党委、民警爱心的三辆车从西昌市驶向喜德县西河乡书口村小学。这是凉山监狱与喜德县西河乡确认对口扶贫关系的第六个年头。

据了解,根据凉山州委、州政府“百乡教育扶贫”工作安排,确定喜德县西河乡为凉山监狱对口扶贫乡,自2005年确认对口扶贫关系后,凉山监狱党委就十分重视教育扶贫工作。针对西河乡的实际情况,2010年,凉山监狱特别指派监狱级后备干部、教育科科长、彝族民警毛柏春(研究生)到西河乡乡党委挂职扶贫,并要求他深入到贫困村调研、摸排情况,制定帮扶方案。此外,监狱还多次号召全狱民警职工捐款捐物,在生活上给予村民一些实际的帮助。为积极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在深入调研的情况下,监狱决定为喜德县西河乡书口村村小送去13套课桌椅以及学习书籍、文体用品,用以改善学习条件。

 

午饭,仅此而已 葛胜 摄

凉山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张志刚代表监狱将慰问品一一发放到小学生的手中葛胜 摄

3月9日,凉山监狱的10名民警循着春天的气息,再次踏上了爱心之旅。

从凉山监狱到喜德县西河乡书口村书口小学有36公里的距离。从凉山监狱出发,走过3公里的水泥路面,三辆车便颠簸着一前一后行走在村村通的公路上,这是狭窄、蜿蜒的山间土路,只容得下一辆车行进,好在这里“车迹罕至”。路上不时有塌方堆积物,低洼处还有淤积的烂泥;在急转弯处,路窄得不能一次性转过弯,还需倒一下车,才能开过去。一路上,小货车减速慢行,以降低对课桌椅的磨损。来到半山腰天空中飘起了雨加雪,偶尔开一下车窗,凛冽的空气就让人呼吸不过来。只有窗外不时出现的一树树一丛丛不知名的山花,才让人的思维跳跃到春天的气氛里。

就这样行驶了两个小时,前面的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路面已经跨塌得容不下一辆车了。于是,民警们只好下车并卸下桌椅,搬出体育用具、书本、衣物。这时,几名书口村的村民喜滋滋地赶过来帮忙。飞扬的雨雪飘落在大家的忙碌肩头,融化在彼此满怀爱心的热气里。

 

小学唯一的老师毛尔布,每月代课费300元葛胜 摄

渴望知识能改变眼前的一切 葛胜 摄

拿着各种捐赠的物资爬坡上坎,大约20分钟后,民警们终于看到了没有大门、没有校牌、没有旗杆,只有一间小屋的书口小学。

小屋就是教室,仅十多平米,坐落在山坳里。教室用泥土夯筑,前后两扇门,用瓦片履顶,没有电灯,屋顶的两匹亮瓦和几个窟窿再加上两扇门漏进来的光亮就权当是灯光了。教室里三四张破旧的课桌排成两排,挤着24名学生,小学生们站的站、坐的坐,高矮不一,年级不等,都在一起上课。教室后面的一角堆着一堆柴火,前面正中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识字”。据小学校长马比古介绍,这里进行的是彝汉双语教育,因为生活环境、教学环境极差,没有正式的教师愿意来,只有一名代课老师毛尔布在这里教学,每月3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

 

高矮不一、年级不等的学生都挤在一起上课 葛胜 摄

合影留念 葛胜 摄

看着此情此景,听着老师的介绍,在场民警无不感慨万千。凉山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张志刚代表监狱将慰问品一一发放到小学生的手中,并满怀深情、语重心长地说:“监狱的警察叔叔、阿姨们一定会再来看望、帮助小朋友们,村上、乡上、州市的叔叔阿姨们也一定会想办法让同学们的学习环境逐渐好起来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到知识才能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才能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同学们的眼睛闪着憧憬的光芒,掌声四起、齐声说道:“卡萨萨!”(彝语:“谢谢”的意思。)

“越贫困的地区,教育发展越滞后,脱贫致富难度也就越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帮助贫困山区的人们脱贫致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志刚如是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